青島品質鄉村旅遊步入快車道

鄉村旅遊作為一種新型旅遊業態,一方面可以利用鄉村生態景觀、民俗文化、古蹟遺存等資源開發農產品採摘、休閒度假、科普教育、鄉村民宿等多種旅遊產品,滿足日益多元化的旅遊需求,是全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夠推動農村產業重心轉移,促進農村居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整體提升,也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自2014年開始,青島市鄉村旅遊便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青島市鄉村旅遊專項規劃》《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旅遊業率先科學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等相關規劃和政策文件陸續出臺,構築起青島鄉村旅遊發展的大格局。同時,通過推進一批重點鄉村旅遊項目的建設,使青島市鄉村旅遊發展步伐更加穩健。截至目前,青島市已經培育國家級、省級、市級鄉村旅遊品牌630餘家,其中,國家級品牌56個,涉及漁家風情、休閒山林、濱河生態、溫泉養生、田園休閒、歷史民俗等多種業態。

挖掘旅遊資源

在青島黃島區王家臺後村,以“漁家風情”為特色的旅遊產品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住漁家屋,吃漁家飯,遊千古名勝琅琊臺,看臥龍山莊生態園,趕海撿螺拾貝,享受漁家生活的樂趣。面對旅遊帶來的難得機遇,該村利用近靠琅琊臺和龍灣海水浴場西岸的優越條件,積極引導該村村民從事旅遊關聯產業開發,積極發展以家庭旅館、漁家宴為重點的有著農村鄉土風情的海濱旅遊業,目前該村家庭旅館已有60餘家,其中三星級漁家樂達十幾家,床位700餘個。

像王家臺後村這樣的案例在青島還有很多。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青島市近年來不斷加大旅遊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在完善村容村貌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村中旅遊資源,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建設下,形成了張家樓油畫小鎮等鄉村旅遊典範。

正是在深挖鄉村旅遊資源的行動中,鄉村旅遊才逐步從單一觀光采摘轉變為多元化旅遊業態。在即墨區的玫瑰小鎮農業生態觀光園,原本單一的觀光采摘被玫瑰產品深加工、旅遊購物、婚紗攝影基地、地下文化長廊參觀等紛繁多彩的項目所替代,不僅遊客停留時間延長了,旅遊收入更是增加了不少。

創建旅遊品牌

青島市堅持以創建鄉村旅遊品牌為牽引,在全市開展鄉村旅遊品牌創建活動,按照創建標準對相關旅遊鎮、村、示範點、農家樂、採摘園進行服務指導,規範提升各鄉村旅遊接待點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形成了漁家風情、休閒山林、濱河生態、溫泉養生、田園休閒、歷史民俗等六大旅遊產品體系,培育了“山海人家”“山裡人家”“茶鄉人家”“惜福人家”“膠東漁家”等鄉村旅遊品牌,推出了嶗山綠茶、北宅櫻桃、金鉤海米、沙子口鮁魚等30多個特色產品。

在擴大鄉村旅遊品牌影響力方面,鄉村旅遊節會活動的作用不可小覷。按照“整合優勢資源,提升整體形象,推動旅遊發展”的宗旨,青島市積極創辦嶗山茶文化節、北宅櫻桃節、宮家村葡萄採摘節、紅島蛤蜊節、紅石崖草莓採摘節、青島國際藍莓節、田橫祭海節、中國秧歌節、大澤山葡萄節、萊西湖捕魚節等節慶品牌,實現季季有節會、月月有活動的目標,發揮節慶活動的形象傳播與客源聚集效應、經濟效益拉動與關聯產業帶動效應。運用市場手段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培育企業作為承辦主體,策劃舉辦民俗性、參與性的旅遊活動、文化活動和商貿活動,將節會打造成“市民的節日、遊客的盛會”,大大提高了地方知名度和美譽度,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調整,為農民轉產增收開闢了新途徑。

提升旅遊品質

隨著優質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品質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為了進一步提高鄉村旅遊發展品質,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青島市多措並舉。

一方面,制定標準規範市場秩序。2013年12月《青島市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頒佈實施,標準規定了鄉村旅遊特色業態評定要求及條件,給鄉村旅遊特色業態的建設及經營管理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為進一步規範和指導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同時,逐步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鄉村旅遊等級劃分和星級標準規範引導體系,全面落實廚房衛生、食品衛生安全,廁所配置抽水馬桶、熱水淋浴,住宿場所設置與接待能力相適應的消毒間、儲藏間,公用客具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等質量要求。

另一方面,開展從業人員培訓工作。青島市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契機,加大鄉村旅遊培訓力度,促進鄉村旅遊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先後組織舉辦了全市領導幹部鄉村旅遊培訓班、鄉村旅遊從業者免費培訓班、山東省鄉村旅遊骨幹培訓班以及旅遊接待、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專題培訓班,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素質。

青島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崔德志表示,青島市非常重視發展鄉村旅遊,堅持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惠民富民的重要手段,通過完善政策、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創建鄉村旅遊品牌等措施,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生機和活力。如今,鄉村旅遊逐漸成為農民增收和群眾就業的主渠道,並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近期發佈的《青島市全域旅遊規劃綱要》提出,下一步青島市將圍繞“品質鄉村旅遊”,通過優化空間佈局,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條,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精品項目,培育品牌,創新服務,壯大規模,豐富業態,提升品質,建成一批精品集群片區和精品民宿帶,構建以鄉村休閒度假為主導、新型業態為特色、精品線路為依託的鄉村旅遊新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