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先鋒」高新區(新市區)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風采展示系列報導之一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真情鑄民情 真心聚民心

——記南緯路片區青海路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芳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在高新區(新市區)這片生機勃勃的沃土上,有這樣一批基層黨組織書記,他們用辛勤勞動和忠誠睿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他們恪守信念,建強基層戰鬥堡壘;他們作風過硬,闖出一條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同步加強、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積極發揮著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為進一步宣傳和選樹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先進黨組織書記典型,弘揚紮根基層、幹事創業的工作精神,高新區(新市區)於今年4月起組織開展常態化向“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推薦、評選出政治素質好、工作落實好、黨員管理好、作用發揮好、群眾基礎好、班子團結好的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在各基層黨(工)委迅速展開學習,在學習中總結、進步、提高。

為此,從即日起特開設《時代先鋒》欄目,積極弘揚典型人物、謳歌先進事蹟,體現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時代性、先進性和代表性,在全區樹立幹事創業的價值導向,營造爭先爭優的濃厚氛圍,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努力向先進典型看齊,爭創卓越業績,展現新區風貌。

在青海路社區居民們看來,王芳是他們最貼心的老朋友。在王芳看來,青海路社區也不只是自己管轄的居民區,而更像是一個家。“只要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為大家解決難題,老百姓就會相信你。”南緯路片區管委會青海路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王芳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心心相待的堅持,早就將這個卓然不群,充滿魅力的“新時代女性”和社區牢牢凝聚在一起。

夯實信仰之基、築牢思想之魂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與結對認親親戚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送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商戶活動

“要不斷加強學習,增強政治定力,做到對黨絕對忠誠,補好精神之鈣,築牢思想之魂。”這既是王芳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所有社區幹部的要求。她始終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地與“三股勢力”作鬥爭,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狠抓幹部隊伍建設,堅持以制度約束隊伍、管理事務,形成以制度管人的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

以穿針引線模式,繡和諧穩定之花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為流動人口開展服糖丸送上門活動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寧領千軍,不領一社”,有人曾如此評價基層社區工作。

為啥?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事務雜、頭緒多、攤子大、人手少、經費缺、群眾工作難做都是基層社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難題。王芳通過不斷摸索,結合轄區實際,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以黨建為“繡花針”。通過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堅持定期組織黨員學習,開展5+X主題黨日活動,以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豐富黨日活動內容,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內在活力,樹立良好形象。聽到有人說“黨課很枯燥,不願意參加”,王芳就改變上課方式,請身邊的黨員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讓黨員幹部在聽“故事”中不知不覺受到啟發。王芳還將黨課從會議室搬到社區廣場上、企業裡……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別開生面的上課方式,讓社區居民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從而自覺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穿社區治理“千條線”。王芳通過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將創新理念融入社區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搭建“黨建+五員”壯大隊伍助穩定、“黨建+六進”提高組織核心力、“黨建+七優”創新服務樹品牌、“黨建+八送”立足群眾聚民心的社區工作模式,極大地增強了社區黨總支的細胞活力。在強化文化活動陣地和便民服務建設方面,通過在社區找精英招名人,組建舞蹈、書法、繪畫、戲曲、太極拳等隊伍,定期舉辦“鄰里守望模範單元”、道德模範評選、鄰里節等活動,吸引了大批社區居民積極參加,大家叫好之聲不斷,大大提升了各族群眾滿意度。

繡和諧穩定“幸福花”。社區的工作就像繡花一樣,需要耐心、熱心和恆心,尤其是面對維穩工作,王芳更是充分發揮了女性特有的細膩和堅韌精神,她帶領社區領導班子和全體工作人員緊緊圍繞總目標,打好維穩組合拳,嚴格落實自治區黨委、市委和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市委“黨建+治安”網格一體化建設,使得社區各項工作一直在“深、實、細”上下功夫,同時組建了流動人口服務員、居民事務聯絡員、政策解讀宣傳員等“五員隊伍”,進一步壯大了社區的維穩力量,積極動員社會各界,發揮社區“大黨委”的作用,不斷提升社區掌控力,切實築牢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夯實了轄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

以真心換民心,匯聚信任“長城”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關愛老年人,真情暖人心

「时代先锋」高新区(新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示系列报道之一

“相親相愛一家人,團團圓圓一家親”冬至包餃子活動

如何能更加貼近民心呢?就必須想民所想,為民解憂。

王芳在工作中不斷改進摸索中創新了“五必訪、五必問、五必記”的工作方法,即新遷居民家庭必訪,待業人員必訪,弱勢群體必訪,居民婚喪住院必訪,“兩新”組織黨員必訪;戶籍變動情況必問,社區結親對象必問,居民家庭糾紛必問,再就業人員情況必問,70歲以上老人生活必問;群眾思想動態必記,困難家庭情況必記,解難設想措施必記,居民互助情況必記,居民意見建議必記。

想到就要幹。王芳每個月至少要走訪50~100戶居民家庭。目前,她已經跑遍了社區的每家每戶,無論是老居民,還是新來的租戶,王芳和社區幹部總是主動上門,幫一下忙,聊一段家常,問一聲需求。哪家有什麼實際困難和需求,有什麼喜事和煩心事,她心裡基本上都有一本清楚的賬,正因為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讓青海路社區真正成為了居民的“大家庭”。

社區居民阿曼古麗·海依提和臥病在床的母親及2歲的孩子一起生活,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對家人照顧的比較少。一天,阿曼古麗·海依提母親的腿骨折了,在入戶走訪中,王芳瞭解到家裡的情況後,每天下班都會去阿曼古麗·海依提家一趟,幫助她的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書記真是比我的親閨女還親啊!”阿曼古麗·海依提的母親說起王芳時這樣評價。

“群眾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以後我將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王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