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他的家被永久沉入三峽江底,如今靠賣葛粉羹供孩子上大學


2018年6月16日,湖北秭歸縣城廣場夜市上,盧元紅正在用一把龍嘴大銅壺為遊客沖泡葛粉羹。只見他一手端碗,一手掀壺,一股熱氣騰騰的沸水從壺嘴裡衝出,不偏不倚地正好注入裝有葛粉的碗裡,再配上桂花、白糖,一碗晶瑩剔透、甜潤香濃的葛粉羹就出來了。

與盧元紅聊天才得知,他是1993年從秭歸縣老縣城歸州古鎮搬遷到現在的新縣城來的一位三峽移民。歸州鎮是屈原的故鄉,自西漢元始二年起,歷朝歷代均在這裡設縣置郡,是一座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重鎮,這裡的主要建築幾乎全部都在三峽工程175米蓄水線以下。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蓄水,歸州古鎮如今已全部沉入了江底。

盧元紅說,修建三峽大壩時,他曾在葛洲壩水電二公司幹過,後來大壩建成了,他也下崗了,搬到新縣城後便幹起了賣葛粉羹的營生。從剛開始騎著三輪車沿街叫賣,到後來隨著來秭歸旅遊的遊客增多,改用汽車拖到固定的地點,以前用為火爐,現在用煤氣,這把龍壺已跟隨自己走了二十多年。


盧元紅跟我算了一筆賬:平均一天能賣出葛粉羹100碗,除去食材、煤氣等費用,一個月下來能落入口袋的純收入大概有5000元左右。依靠這份收入,孩子上學,老人看病,一家人的起居生活便有了著落。

從1992年開始,秭歸縣城由歸州古鎮開始遷往茅坪,是三峽庫區整體搬遷第一縣。這裡距三峽大壩只有4公里,因此也成為了三峽庫區壩首第一縣。

盧元紅說,雖然已經搬到新縣城整整25個年頭了,但是當年搬遷時的場景就跟發生在昨天一樣。每每想到老人們眼中的淚水,盧元紅還是難掩內心深處的那種對故土的不捨和牽掛。1994年1月,三峽庫區開始蓄水,和盧元紅一樣家在三峽岸邊的上百萬鄉親們,收拾起自己的家當,淚別家鄉,搬遷到了現在移民新村。

“年年端陽風兼雨,聲聲鑼鼓喚子歸”。每年端午節,秭歸人踏著龍舟,在江上集結,遊江招魂,以此撫慰屈原忠靈,這種習俗世代相傳並延續至今。當《我哥回》的號子響起,詩人的悲憫之心,就如同這浩浩長江一般,奔湧而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懷抱芳香投江而眠的您可知否,今人同舟共濟揚帆起,百舸爭流競飛渡,亦由君出。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從交通不便的破舊山村來到到乾淨整潔的移民新城,從他們的笑臉中就可看出來,生活遠比搬遷前好了很多。

心安處,他鄉亦是故鄉。愛旅行,愛攝影,我是泡魚兒,更多旅行圖文,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於三峽,你有哪些難捨的記憶?歡迎大家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