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業率上升了 工資怎麼就不漲?

在全球經濟持續增長背景下,很多國家的就業率創下記錄新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工人們的工資增長卻停滯不前。。。。。。

7月4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了2018年就業展望報告。

尷尬!

OECD多國就業率上升,工資卻不見漲

OECD報告指出,在該組織的35個成員國中,15-74歲年齡段人口的就業率在2017年底達到61.7%,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OECD預計,到今年年底,該組織的就業率將達到62.1%;到2019年第四季度,就業率將進一步升至62.5%。

相比之下,工人們的工資增長率卻不及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報告顯示,去年底OECD的工資漲幅僅為十年前的一半。在2007年第二季度,該組織成員國的平均工資漲幅達到5.8%,而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工資漲幅則降至3.2%。

多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业率上升了 工资怎么就不涨?

更糟糕的是,工資增長停滯對低薪工人的影響遠遠大於高薪階層。近年來,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實際勞動收入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普通全職工人的增長速度,這強化了一個長期存在的趨勢。

OECD秘書長古里亞表示,當前這種就業率上升但工資增長卻放緩的趨勢凸顯了全球經濟結構性的變化,意味著全球危機正在加深。各國需要幫助工人們實現工資增長,特別是低技能的工人。

三大因素導致工資增長停滯不前

對於整體工資增長停滯不前的原因,OECD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目前只有少數的“超級明星”公司做到了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生產率來上調工人們的工資。對於大多數普通企業來說,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沒有能力或不願意在科技創新方面進行投資,而缺乏創新往往會導致較低的生產率,這也是大多數工人工資無法上漲的原因。

OECD強調說,技術進步可能會強化“贏家拿走多數”的局面,該組織表示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繼續受益,政府也應該警惕反競爭力量。

其次,儘管全球經濟正在復甦,但金融危機時期帶來的失業陰影仍揮之不去。為了保住工作,很多人不願要求加薪或換工作。

另外,很多國家的失業救濟金覆蓋率下降、長期失業率也可能是工資增長放緩的原因。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求職者獲得失業救助金。事實上,自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國家的福利保障覆蓋率仍呈下降趨勢。

因此,OECD呼籲,各國應建立高質量的教育和培訓體系,為工人們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有證據表明,低技能人員接受培訓的可能性比高技能工人低三倍。各國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克服這一差距,為有可能陷入低工資、低質量工作或失業的工人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培訓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