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小法庭,奏響司法服務新樂章

——南寧市江南區法院蘇圩法庭黨支部為民服務紀事

走山路、下村屯、入農家,只為調解糾紛定分止爭……南寧市江南區人民法院蘇圩法庭距南寧市中心40多公里,是不折不扣的鄉鎮小法庭。自2017年12月20日恢復掛牌以來,蘇圩法庭充分發揮黨支部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打通了司法為民的“最後一公里”,展現出鄉鎮法庭黨支部的新風貌,奏響了司法服務新樂章。

小法庭演繹大和諧

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糾紛,是蘇圩法庭不變的司法信條。

3月6日,蘇圩法庭的“流動法庭”在延安鎮延安社區居委會辦公室,現場開庭審理村民梁某和覃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20餘名村民參與旁聽。最後,在該庭法官的主持調解下,梁某和覃某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其實,像這樣的下鄉審理或調解案件,已成為蘇圩法庭的工作常態。“目前,我們基本形成以法庭為圓心、巡迴審判點為半徑的扇形輻射巡迴審判格局,努力構建集巡迴審判、普法宣傳、法治教育等內容為一體的司法服務網絡。一句話,只要是人民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積極去做好。”法庭負責人劉紹鋒如是說。

小法庭助推大振興

蘇圩鎮是國家(廣西)小城鎮建設示範項目鎮,素有“甘蔗大鎮”“瓜菜明星鄉鎮”之稱,產業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

蘇圩法庭在做好審判工作的同時,立足基層、面向農村,有效銜接黨建工作與訴訟服務工作,將黨組織的建設融入到司法服務之中。建立黨員24小時聯繫服務機制,通過印製聯繫卡,向轄區的黨委、政府、村委會、各調解組織、各社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公佈24小時服務熱線和主要黨員幹部的手機號碼,發動他們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6月4日,蘇圩鎮定計村的駐村工作隊員帶著一名貧困人員來到蘇圩法庭辦理法定繼承事宜,法庭幹警僅花費20分鐘便將該事處理完畢,獲得當事人稱讚。原來,早在一個星期以前,該庭幹警便通過蘇圩鎮扶貧駐村工作隊員之間的聯絡群,瞭解了該貧困人員的基本情況,並提前準備好了所需材料。該貧困戶來法庭辦理各項事務,通過綠色通道短時間內就能辦理完結。

平日裡,蘇圩法庭不僅為民調解糾紛,還拓展司法服務職能,對鄉鎮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提供法律諮詢,既優化了企業的司法環境,也為蘇圩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司法保障,真正做到將司法觸角延伸到“最後一公里”,切實為鄉鎮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小法庭服務大執行

5月22日,蘇圩法庭幹警對轄區的被執行人蘇某進行強制執行,標誌著江南區法院“執行局+人民法庭”的執行新模式拉開了序幕。

“已經是下午6時了,沒想到你們執行法官還會找上門來。”錯愕的蘇某忍不住說道。

法庭幹警亮明身份後,依法向蘇某送達相關法律文書,並告知其拒不履行的嚴重後果。蘇某覺得案件交由蘇圩法庭執行後其再無處躲藏,最終主動將款項打入法院賬戶。這起歷時2年的執行案件,在江南區法院執行局和蘇圩法庭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圓滿執行。

為避免轄區鄉鎮的被執行人與執行局幹警玩“躲貓貓”,江南區法院充分利用派出法庭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率先在全市法院推行“執行局+人民法庭”的執行新模式,以本院執行局為主導,以吳圩法庭、江西法庭和蘇圩法庭三個派出法庭為依託,形成統一指揮、相互配合、全體聯動的執行新機制。

江南區法院蘇圩法庭的成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訴訟,有效緩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壓力,充分體現了黨組織的先進性,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橋樑紐帶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如今,蘇圩法庭法官已經成為群眾極為可親可信的人,不論是化解基層糾紛,還是進行農村普法,這個小法庭已經成為鄉鎮經濟發展的‘調節器’、社會穩定的‘穩壓器’。”蘇圩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綜治辦主任莫有健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