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寧遠縣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總面積2510平方公里,總人口85萬。寧遠縣是革命老區縣,是湖南省旅遊強縣、文明縣城、衛生縣城。

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營道縣,治今縣城東;又置泠道縣,治今縣城東南。元朔五年(前124年)置舂陵縣,治今柏家坪,均屬零陵郡。

2、隋並泠道、舂陵二縣入營道縣,屬零陵郡。隋末蕭銑置梁興縣,治今縣城東南。唐武德中改唐興縣,遷治今縣城。長壽初改武盛縣,神龍初複名唐興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延唐縣,屬道州或江華郡。五代楚改延昌縣;唐同光中復為延唐縣;晉天福七年(942年)改延喜縣,屬道州。

3、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始名寧遠縣。元屬道州路。明、清屬永州府道州。

4、1914年屬衡陽道,1922年直屬省。1928—1931年,縣境北部曾劃歸陽明縣。

5、1949年屬永州專區,1950年屬零陵專區。1952年屬湘南行政區。1954年屬衡陽專區,1962年屬零陵專區。1968年屬零陵地區,1995年改屬永州市。

二、地名來歷

《郡縣釋名》湖廣卷下:寧遠縣取“遠人綏寧之義也”。

三、風景名勝

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1、九嶷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寧遠縣境內,寧遠縣城南60裡,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北連衡嶽。素以獨特的風光,奇異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動人的傳說,馳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水經注》雲:“蒼梧之野,峰秀數邵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2、舜帝陵。位於寧遠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九疑山,是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廟。舜帝陵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分為兩個自然院落,九個單體建築,從外入內有玉帶橋,儀門、神道、山門、幹門、拜殿、正殿、寢殿、左右廂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宮牆環繞;氣勢恢宏,結構嚴謹,是我國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稱為“華夏第一陵”。

湖南省寧遠縣,古稱泠道,唐興,革命老區縣,湖南省旅遊強縣

3、寧遠文廟。寧遠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宮殿式建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十分顯目,它就是名聞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重要人文景觀——寧遠文廟。寧遠文廟,原建在距寧遠縣的城東11公里的冷道縣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縣城易名遷址,隨縣城遷建於今地,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文化的神聖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