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

用戶68852507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了。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很多人從小就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你可能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在戰國時代就基本形成了。

古人不知道地球繞太陽運轉,但隨著太陽在天上軌跡的變化,出現寒暑的週期變更,卻是太明顯不過了。人們把這種寒暑的週期叫作“年”,在商周時代以前,古人把一年分為春秋二季,所以一年也叫“春秋”。後來,古人又增加了冬、夏兩個季節,有了春秋冬夏四時的說法。大約在西周時期,四時的順序被確定為春夏秋冬,這種約定一直流傳到今天。

“土圭”是古人用來測量日影長短和方向的儀器,古人用土圭測影的辦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在《尚書·堯典》中記載了這四個節氣,不過名稱寫作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古人起的這個節氣名稱是十分直觀的,那就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日子和白天最短的日子,還有兩個是日夜長度相等的日子。

土圭

到了春秋時期,古人又進一步測定出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時刻,並把它們和前面測定的四個節氣放在一起,統稱為“八節”。在春秋時期成書的《左傳》中,記載了這“八節”,還有和“八節”相對應的物候的描述。

在戰國時期成書的《逸周書·時訓解第五十二》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甚至連名稱都已經和現在沒有差別了,只是其中,驚蟄節氣放在了雨水節氣前面,而穀雨節氣放在清明節氣前面了。

經過對物候的細緻觀察,古人對節氣的順序做了一些微調,在西漢初年的《淮南子》一書中記載的二十四節氣,全部名稱和順序都和今天完全一樣了!


洪良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也是中國最傳統時間認知體系,千年以來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十四節氣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經過後人的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了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西漢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中,二十四節氣被正式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我們先看看24節氣:分為四組,每組又可分為前後兩部分,

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通常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八個節氣稱為四季八節。

古時人們要需要確定四季的準確概念,當把四季概念納入曆法的時候,人們發現不能僅僅根據氣溫來定四季。因為自秦漢以來,中國可以說的上是幅員遼闊了,這就導致在同一時間,各地氣溫是不一樣的,在不同年的同一歷時,氣溫也不總相同。所以這就需要找到一種最為穩定且普遍適用的確定四季的標準。我們那偉大又聰明的祖先,在不斷的觀測與總結中找到了這個標準,那就是看太陽的南北位置。這是個天文標準。太陽的南北位置雖然不是決定一個地方溫度的唯一標準,但能大體上有規率的影響一年中的溫度變化。24節氣中上述八個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曆法四季。而四季八節就是24節氣的主幹,也是其曆法的主幹。其它十六個節氣則是這主幹上的枝條。枝條的用處是天文四季通向氣象四季的橋樑。

按天文學慣例,以春分點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分360度。我國古人把太陽黃經的360度劃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為一個節氣。兩個節氣間相隔天數為15天左右,這樣全年就被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二十四節氣不是陰曆,它是算是2農曆的一部分,本質上是陽曆,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太陽一年的位置來劃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