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風靡全國夜市的美味小龍蝦,需警惕「洗蝦粉」


小龍蝦原產自墨西哥,上世紀三十年代由日本傳入我國,而後迅速成為人們口中的美味。雖然許多外來物種都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生物災難,但小龍蝦卻被稱為“史上最失敗的生物入侵”,因為它們都被吃光了。圖中是寧波市民正在參與吃小龍蝦比賽。

小龍蝦最初被稱作“河道清潔工”,生命力極強,甚至能夠摧毀堤壩,但在中國卻淪為供不應求的美食。圖中是長沙蝦鬧節上,商家用挖掘機來翻炒小龍蝦。

每當夜幕降臨,如潮的人群就會湧進夜市,搜尋著小龍蝦的身影。小龍蝦的火爆讓廚師們分身乏術,不得不同時翻炒數鍋的小龍蝦。

圖中為夜市中,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洗蝦。小龍蝦體型較大,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許多夜市商家看準商機,專門經營龍蝦生意。

圖中長沙市一次啤酒音樂節上,四位廚師正在用一口直徑達到3.2米的大鐵鍋來烹飪1000斤口味蝦。食客們越來越多,廚師已經快要累癱。

隨著小龍蝦生意的越來越火,許多商家都想出了新的營銷方案。圖中為江蘇一商家請來外國模特為自己店的龍蝦進行宣傳。

現在是吃小龍蝦的旺季,很多人晚上去吃小龍蝦。

由於小龍蝦抗汙染能力很強,在許多重汙染水域都能夠存活,使得它的產量常年較高,養活了一大批的漁業養殖戶。圖中為養殖戶正在撒網捕蝦。

圖中是衛生檢疫人員正在檢查市場上小龍蝦的衛生情況。由於“洗蝦粉”能夠讓小龍蝦色澤鮮亮,許多商家都會違規添加危害人身健康的“洗蝦粉”。

圖中是湖北潛江市矗立著的一座巨型小龍蝦雕塑,並獲得了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認證。據悉,湖北單單武漢一市市民每年就要吃掉近兩千噸小龍蝦,將盛蝦的鐵鍋連起來可以達到300公里,是武漢市二環線總長的六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