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論道|前沿動態!一文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進展

观察论道|前沿动态!一文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展

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好文,文章集結了當前國內不少學者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見解和系列研究成果。瞭解理論前沿動態,對我們真正學懂弄通這一偉大理論成果大有裨益。

1

偉大思想理論從何而來?

學者何毅亭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發展起來的,是從習近平總書記幾十年艱苦磨礪和從政實踐中積累得來的,是從十八大以來五年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中總結出來的,是從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中成長而來的。這個總結比較全面,尤其突出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創立者習近平長期的從政實踐與歷練這一個人因素。

學者韓慶祥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邏輯提煉為“四大邏輯”

理論邏輯——以新版本傳承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譜系”;

文化邏輯——深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歷史邏輯——中國已步入“發展起來”時期;

現實邏輯——基於對世情國情黨情社情的科學研判。

2

科學體系與主要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一個主題、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三者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框架和理論體系。

其內在邏輯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八個明確”從理論層面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十四個堅持”從實踐層面回答“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

2018年5月出版的《強國時代》一書以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為權威的邏輯起點、總體框架和理論基礎,從中進一步提煉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大要點”

歷史方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民族復興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人民中心論——民族復興的價值取向;

發展理念論——實現強起來的根本之道;

兩大布局論——實現強起來的總體方略;

戰略安排論——實現強起來的“兩步走”戰略;

強軍戰略論——實現強起來的軍事保障;

命運共同論——實現強起來的國際戰略;

深化改革論——實現強起來的強大動力;

強大政黨論——實現強起來的政治保證。

作者還進一步把這一思想的理論精髓概括為“實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為核心內容和主要依據,分30個專題全面、系統、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

3

理論特色與主要特徵

學界普遍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傳承性、時代性、人民性和創新性等理論特色。除此之外,還有革命性、鬥爭性、實踐性、價值性、系統性、辯證性等特徵。

學者秦宣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色具體化:

一是政治立場的人民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二是指導思想的科學性——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三是目標體系的全面性——始終把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結合起來;

四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起來;

五是戰略部署的系統性——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結合起來;

六是行動綱領的創新性——創造性地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七是國際戰略的開放性——以寬廣的視野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學者靳諾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體現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相統一;理論繼承與理論創新相統一;時代特色與實踐特色相統一。

學者郝立新在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等三大邏輯相統一的背後發現了這一新思想蘊含的更為深層、更為獨特的邏輯是“中國邏輯”,其主要表現為:以當今中國和世界面臨的時代問題為導向;以實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世界的和平發展為目標;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基礎;以中國優秀文化為根基;以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為載體。

4

5

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什麼偉大?因為這一新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

一是重大的政治意義。學者何毅亭認為,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形成、確立、鞏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提供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思想保障和理論基礎。

二是重大的歷史意義。學者何毅亭認為,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展和廣泛實踐,使中國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策源地、實踐創新地、發展引領地,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三是重大的理論意義。學者陳學明認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權威的“馬克思主義定位”是十九屆二中全會所提出的: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四是重大的實踐意義。學者吳新文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方位、目標、戰略、實現路徑和領導保障,描繪了一張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它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五是重大的世界意義。學者李慎明認為新時代新思想的世界意義主要體現為:從中國發展大角度看,提供中國自信;從人類發展大潮流看,提供中國理念;從世界變化大格局看,提供中國方案。學者鄭冬芳認為其世界意義體現為: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意義,對發展中國家的意義,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6

目前國內有關研究的特點與評析

國內不少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上述研究初步構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理論範疇、研究框架和話語體系,這對進一步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依然存在一些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總的來看,國內有關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研究成果以報紙宣傳闡釋為主,缺乏深度的學理分析。除了學者韓慶祥著的《強國時代》、趙劍英著的《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系統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專著較少。

第二,開展跨學科協同研究的比較少。國內相關研究者大多是馬克思主義、黨史黨建領域的專家,學界很少從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生態學、國際關係學等角度開展研究。關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思想、法治思想、經濟思想、生態文明思想、文藝思想等方面的專題性研究成果也比較少。

第三,缺乏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整體性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間整體性、空間整體性、實踐整體性有機地納入理論整體性”,還需深入研究。

第四,研究缺乏問題意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重大問題關注不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髮展的指導思想。它最核心的思想和精髓是什麼?獨創性的理論貢獻有哪些?科學體系的結構層次和內在邏輯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還需深入研究,方能真正學懂弄通做實這一偉大理論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