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李根萍

初夏傍晚,應友人之請,決計避開喧囂,去故鄉郊區的山中聚聚。驅車出了市區,沿著319國道一路前行,路兩旁峰巒疊嶂,群山逶迤。過了地標性建築渡槽後,汽車拐進了茂密的山林,路忽然又窄又陡,如盤在山裡的一根羊腸,東彎西繞,會車需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提心吊膽,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掉下陡坡。路旁的樹高大粗壯,如撐開一把把巨傘,遮天蔽日。在這樣複雜的山路上開車,過去很少親歷過。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令我驚奇的是,路邊有一群黃色的蝴蝶,大約有七八隻,在紫色的野花上翩翩起舞。蝴蝶對自然環境要求甚高,在這樣遠離鬧市的深山裡,如此美麗的蝴蝶,肯定是稀有品種,要不是追趕前面的車,我很想停下來,拍個照,或錄個視頻,以留作紀念。

終於下到山腰,前面兀自出現個岔道,前面帶路的車向左疾行,我只好緊緊跟上,要知道在這樣路難行的山裡,掉隊或走錯路是很麻煩的,何況我是首次進這山裡。這時發現路邊有戶人家,房子是贛西常見的農村民居,白牆黑瓦,幾隻戴著紅帽子的大白鵝領著一群雞正在溝邊覓食,瞧見有車子進來,仰著脖子"啊啊"一陣吼叫,似是歡迎的意思,或許告訴主人:山外來客了,來客了!

又往前下一會坡,右邊的山腳下出現一排房子,前面帶隊的車子停了下來,這下總算到目的地了。從房子前面下車,一陣香味撲鼻而來,不應猜,這是在準備晚餐。兩條黃色的土狗臥在門口的水泥地上,見我來了,抬頭瞅了一眼,就再未搭理了,依舊慵懶地趴著,淡定享受傍晚悠閒的時光。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這排房子有六七間,一字排開,同樣是白牆黑瓦。聽友人說,這裡是水庫管理機構,亦是護林員歇腳用膳地方。聽說這深山老林裡藏著個大水庫,還是當地主要供水源,頓時來了興趣,見吃飯還有一會,決定去看看。從平房前面穿過,近頭有條泥巴小徑,極不好走,還要爬坡。見此情景,我並未放棄,堅持向前走了一會,有個白色的水泥大壩映入眼簾。翻過小坡,鑽出林子,裡面果然藏著一個碧藍如鏡的大水庫,四面被青山環繞,夕陽在水面灑上一層厚厚的碎銀,微風吹來,水面盪漾起一道道金色的霞光,令人陶醉。這真是"村醪小飲不成醉,明月推篷初欲生"。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太陽漸漸西沉,夜幕徐徐拉開,鳥兒開始歸巢。在這大山裡,我發現手機沒了信號,只能安靜躺在口袋裡。這時山上野草裡四處如潮水般漶漫出蟲鳴,唧唧唧唧……終日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裡,耳朵似乎失去了聆聽天籟的功能,好長時間無法辨別哪是蟋蟀,哪是油葫蘆子。朋友有些激動,說這山裡真好,空氣好,水好,似乎什麼都是甜的,如果在這裡搭間茅屋,住上幾天都是幸福的……我一直靜靜地聽,山裡此情此景,陡然令我憶起曾經居住的一個叫夏家源的山村,這個時候或許是我放牛或扯豬草、魚草歸回的路上,母親總是站在門口的柿子樹下,大聲地喊我的乳名,讓我快點回家吃晚飯。那聲音常常伴著蟋蟀的吟唱,伴著滿村的蛙鳴,伴著滿天的星光。那時,我像山村的一棵極普通的莊稼,如青菜、辣椒、高粱、玉米,抑或是林中一隻快樂的小鳥;那時,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甚至還沒有煩惱,沒有現代人的孤獨與抑鬱。那時,我聽到的蟲鳴比歌星唱得好,那時我母親年輕有活力,那時我總嚮往山外的世界……

回到這幢房子前,有兩間房裡亮了燈,一間是廚房,別一間顯然就是今晚聚餐的地方。在這莽莽的群山中,這小小燈泡猶如一隻螢火蟲,發出的光十分有限。我們坐了下來,桌上正中擺著一盆熱氣騰騰的山裡的土雞湯,湯上飄著黃色的油和綠色的蔥段,嘗一口果然味道純正,這可是久違的味道。一碗紅白相間的米粉肉,誘人味蕾翻滾。燒菜的師傅解釋,這可是山裡正宗的土豬肉,全是吃野草和泉水長大的。我迫不及待挾塊嚐嚐,味道香甜,和山外的米粉肉太不一樣,吃出了家鄉的味道,品出了童年母親做的味道。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一碗芹菜煎豆腐,據說是山裡的豆子手工磨出來的,再配上泉水,做出來的豆腐口感上乘,又甜又香,嚐了一塊,果然名不虛傳,忍不住又來了一塊。不一會,師傅上了一道熱氣騰騰的竹鞭筍,他說這是他今天上午特意上山挖的。這個季節還有新鮮筍吃?我疑惑地挾點入口,又甜又脆,有點冬筍的味道,但與冬筍有區別,這個味道介於冬筍與春筍之間,也只有在此山中才能品到此美味。

師傅最後上的一道菜是山裡的野蘿蔔,加入新鮮大蒜苗,品相不錯,黃綠搭配,甚是誘人,清脆爽口,唇齒生香……

吃過飯,大家都不想走,這裡沒有手機騷擾,沒有都市喧囂,只有笑聲,只有留戀,與草叢裡的蟲鳴一起成為天籟。如今,不可否認,我們時時被手機牽著;一天到晚,讓名利牽著;一天到晚,讓愛你的或所愛的人牽著;一天到晚,讓網絡上的信息牽著;一天到晚,如老牛被繩子牽著,走來走去,很難停下匆匆的步履。似乎"閒"的時候真的極少,進山聽蟲鳴的機會更是少,經常聽到大家都在說累,都在說"忙",忙工作、忙職位、忙孩子、忙股市、忙生意、忙攻關……何時才能不忙呢?像我們今晚一樣,手機響不了,網絡不通,進山已忘山外事,唯有開心,唯有快樂。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月牙高懸,繁星眨眼,山風輕拂,好不愜意。向山下眺望,原來下面還有個村子,路上有車通過,引來一陣狗吠。讓我不由憶起蘇軾的詩: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詩人用素描的手法,給我們描畫出一幅淡雅的富於動感的水墨畫似的景色: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儷向前。同時,抒發詩人遊南山的感受:中午時分,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間最有味的是這清淡的歡愉啊!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人間有味是清歡",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工作的繁雜,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的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是恰到好處之歡,是點到為止之歡。

當然,今天"清歡"有味,未必要一定遠離城市走進山林、拒食人間煙火。只要我們敢於直面社會人生,少一些人為造作的熱鬧,多做一些盡心的實事;少一些虛偽的笑臉,多一些坦然的真誠;少一些盲目想象,多一些踏實做人做事。得意時不"盡歡",想到成功只是預告新一輪的開始;失意時不"寡歡",感受挫折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遠離都市喧囂,難得偷閒半晚

即使是"清歡"的倡導者蘇軾,在當年也不能完全走進山林忘卻人間。他雖遭受打擊排擠,然而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黃河缺堤,他身先士卒與民共戰抗洪濤;在任杭州太守,帶領民眾疏通西湖,築堤防洪;晚年貶謫荒蠻澹州,仍將先進耕作技術與文化傳播給黎族同胞,以造福於民為樂。

"清歡",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清歡",是一種淡定的生活方式!

又一陣山風拂過,從城裡帶來的熱氣全部在這裡消化掉了,浮躁的心境靜了下來。蟲鳴漸漸減弱,已經很晚了,但都沒有想走的意思。一直這樣說著,想著,聽著,沉默著。有人說了句夜深了,明天還要上班,該走了,我們才上車。

返回路上,感慨頗多,真應謝謝友人讓我偷了半晚閒,品嚐到了"清歡"。什麼時候,再能到這個深山林中聚一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