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近日來就職於互聯網大廠的朋友因年終獎就位、升職加薪、長假激勵的“三連擊”而倍感興奮,對此,他一度認為選擇北上廣深是當下的小幸運。

頓覺恍然大悟:原來好老闆壞老闆就在一線之間……

01 到底什麼是好老闆,什麼是壞老闆?

喬布斯脾氣不好,任正非則以嚴格著稱。

他們是好老闆還是壞老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重視人際關係和諧,你會認為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壞老闆,但如果你更認可他們確實做出了一些改變世界的事情,讓公司得到了顧客和社會的尊重,讓員工享受到了與公司一起成長的快樂,你會給他們貼上好老闆的標籤。

尺子不同,衡量同一件事或者同一個人,得到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

一個老闆要具備哪些特質及風範,才能成為員工心目中的好老闆?

英才和投資人都想尋覓到一個擁有慧眼的好老闆。

不管是徐晃、龐德、張遼,還是郭嘉、荀彧、許攸,沒有誰不害怕明珠暗投,在一個碌碌無為的集團裡白白虛耗心力和芳華。

強極一時的袁紹集團為什麼最終被曹操集團兼併重組?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漢末群雄逐鹿中原,若以其實力而論袁紹集團本可以稱雄於世。然而,在與曹操集團的交鋒中,袁紹一敗於官渡,再敗於倉亭。

原因何在?被史書譽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袁紹禮儀太多,曹操自然得體,這是道勝;

袁紹以反叛力量爭奪天下,而曹操則以復興漢室用來統帥天下,這是義勝;

漢亡在於對待豪強過於寬縱,袁紹仍沿用,而曹操以嚴治政依法行事,這是治勝;

袁紹表面寬大實則多疑,任人唯親,而曹操任人唯才,這是度量勝;

袁紹謀多少斷,失敗在執行很慢,而曹操有計謀就當機決斷,這是謀略勝;

袁紹沽名釣譽,而曹操以誠待人,這是道德勝;

袁紹目光短淺,缺乏長遠韜略,著眼於小恩小惠,曹操宏圖大略,立足大事,這是仁勝;

袁紹部屬爭寵獻媚,派系纏鬥不休,曹操以德服人,部屬管理有章有法,這是智勝;

袁紹不辨是非,曹操用“禮”推行正確的事物,錯誤就用律法糾正,這是文勝;

袁紹善虛張聲勢,不知兵法,曹操擅長少剋制多,用兵如神,士兵信賴,這是武勝。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為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奠定了基礎,十勝十敗論一目瞭然講明白了袁曹雙方老闆的優缺點。

在今天看來,袁紹集團和曹操集團都是在創業中發展壯大的,最終的結局卻和老闆的領導力以及企業文化願景分不開,我們試圖從十勝十敗論中提煉一些有助於現代管理實踐的事例。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02 好老闆(明主)做5件事情

1.正確描述公司的願景和使命,並詳細解釋每個員工如何適應這一願景和達成使命

曹操以“復興漢室”為名爭霸天下來實現自己立君為民的理想。這一理念吸引了原漢室眾多文臣武將來建功立業,如荀彧、荀攸等。

2.指導和激勵員工,寬恕下屬的失敗;鼓勵諫言,不以成敗論英雄

曹操贏得官渡大戰後,欲穿越沙漠西征,一舉剿滅袁氏殘部。曹洪等人反對。曹操未接納反對意見,領軍西征,歷經艱險後取得勝利。

班師回朝的曹操,沒有冷待那些反對自己西征的人,反而是第一時間重賞他們。

此舉讓諫言的下屬們感受到自己的一番苦心能夠得到尊重,以後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是否與曹操的想法一致,不用擔心自己的意見被證明錯了以後會捱罵。

3.主動與員工分享管理和工作經驗;以身作則,紀律嚴明

曹操的戰馬因受驚而踐踏了麥田。他很嚴肅地讓執法官為自己定罪,執法官對照《春秋》上的道理,認為刑不上大夫。

曹操卻說: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卻違反,怎麼取信於軍?即使是全軍統帥,也應受處罰,於是拿劍割發,傳示三軍。

4.有肚量有氣魄;任人唯才;尊重員工,善待人才

陳琳曾替袁紹起草檄文筆伐曹操,辱及曹操祖先。攻破冀州後曹軍俘獲陳琳,眾人勸曹操殺之,曹操愛其文才,釋放了陳琳還拜為從事。

官渡之戰後,曹操繳獲了一批袁紹的書信,其中有不少是許昌和曹軍中人士暗中與袁紹往來的信件。

有人建議嚴查,曹操不同意:“袁紹強大時,我都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他當眾燒掉全部信件。眾將無不感激涕零,從此死心塌地,死而後已。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曹操聽說許攸來投,欣喜若狂,來不及穿上鞋子,赤腳相迎。曹操把許攸迎入帳內,跪地向許攸就拜。

許攸忙扶起曹操說:“曹公乃是漢相,我一介布衣,何謙恭如此?”曹操大笑,說:“朋友哪能以名爵相分上下!”

陳壽《三國志》評價:“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5.賞罰分明,處事公正

曹操賞罰分明,極少貪功,戰事一了,常會在慶功宴上作一番點評,將分屬於各位謀士武將的功勞逐個指出,此乃“蕩寇將軍張遼之功也”,“此乃賈詡之功也”,“此乃鍾繇之功也”,不一而足。

荊州大戰時,徐晃趁關羽舉棋不定一舉衝殺很多敵人。關羽損失慘重,樊城之圍遂解。

當消息傳到曹操那裡時,曹操立即讚賞徐晃在重重困境下不僅全勝而歸,更是勇猛過人。

後曹操親自到七里之外迎接,慶功宴上還稱讚保全樊城、襄陽全是都是徐晃的功勞。

曹操厚待有功之人,不僅是加官進爵,給予物質獎勵,而且還做出姿態,給其禮遇,讓其感覺受到重視。從而下屬立功之心更加強烈。

一個老闆成為了壞老闆,又是哪些舉止言行為人所指責詬病 ?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03 壞老闆(庸主)有5大特徵

1.缺乏願景,持有一個方向偏離的理想

袁紹缺乏遠大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未能樹立明確的奮鬥目標將部下的思想統一起來,又不注意與部下的感情聯絡,致使集團內部缺乏向心力。

2.認為自己很聰明,任人唯親;不能識別人才,氣量小,聽不進意見

官渡前線,曹操使節被袁紹軍捉住。

許攸搜出了曹操缺糧的告急信,就向袁紹彙報說:“曹操屯兵官渡,與我對峙已久,許昌必然空虛;若乘此良機分一軍星夜偷襲許昌,則許昌可破,曹操可擒,現今曹操糧草將盡,可乘機兩路夾擊之,獲得全勝!”

袁紹卻說:“曹操詭計多端,這封告急信也許是誘兵之計,不可輕信。”許攸說:“曹操南來與我決戰已經這麼長時間,糧草告急肯定屬實,今如若不乘機取許昌,必然反受其禍害。”袁紹不理。

3.缺乏戰略眼光,經常只顧自己喜好

袁紹雖野心大,卻不能審時度勢,“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

在打公孫瓚時,謀臣們勸他迎天子定都鄴城以號令天下,袁紹覺得皇帝在身邊,事事要奏請,反而不自由。後來見曹操捷足先登,把天子迎到許昌,他又很後悔。

曹操兵進徐州,劉備前來求救,田豐向他建議,趁曹操東征,許昌空虛,如果以義兵乘虛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萬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是,袁紹卻這樣回答:“小兒患了疥瘡,我哪還有心思考慮別的事情!”

袁紹集團內部三股勢力爭鬥不休,相互拆臺。袁紹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事態缺乏控制力,以致在袁紹病逝後,三方纏鬥不休,最終內耗整垮了袁紹集團剩餘的資本。

好老闆VS壞老闆,你是哪一種?

5. 縱容小人,不能正確認識下屬;聽信讒言,驅逐異己

破公孫瓚後袁紹急於攻曹,田豐認為連年興師動眾老百姓已經疲憊不堪,曹操兵雖少但能征善戰,此時應該以逸待勞,不宜與曹操開戰。

袁紹不聽,還把田豐關進監獄。田豐的對頭逢紀又趁機進讒言:“主公征伐曹操,是仁義之舉,田豐為什麼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呢?”袁紹大怒,就想殺了田豐,眾官苦苦哀求,方才作罷,他還是憤恨不休。

袁紹的謀臣審配來信說許攸在冀州時濫受民間財物,而且縱令子侄們收取民間雜稅為己有,已經把他的子侄下獄。

袁紹大怒,指著許攸大罵道:“濫行匹夫!還有面目向我獻什麼計!你與曹操是朋友,想必今天你是受了他的財賄,為他做奸細來騙我!是不是,嗯!本當斬首,今權且留一顆頭,快滾出去,今後不許見我!”

做一個好老闆不容易,做一個壞老闆卻很簡單。

讀完了《十勝十敗論》,我們不應像袁紹一樣:“我可以變得有多好?我可以走得多遠?”

正確的提問方式是如曹操:“我周圍的人可以走得多遠?我能給他們帶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