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30歲,對於頂級聯賽的鋒線球員來說,已經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而C羅在30歲以後卻比之前更加開掛:俱樂部層面率皇馬三度蟬聯歐冠冠軍;國家隊層面帶領葡萄牙豪奪歐洲盃冠軍;五座金球獎加身,赫然已是當今足壇第一人。

到底是什麼成就瞭如今的他?以下,Enjoy:

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今年5月份,接受媒體採訪的C羅說:“如今的我,有著23歲的身體。”

33歲的年紀,依然擁有不輸23歲的體能和競技狀態,C羅到底是如何越活越年輕的呢?

籃球界的詹姆斯,足壇的C羅,是當代職業運動員的楷模!越是站在世界之巔,越懂得自律的意義!

01 把自律死磕到底

關於C羅的自律,有兩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1、據英媒爆料,C羅在曼聯效力時,每天最少花一個小時鍛鍊腰腹肌肉,轉會皇馬之後更加瘋狂,每天3000個仰臥起坐。

2、安切洛蒂(前皇馬主教練)此前表示C羅甚至會訓練到凌晨三點,將嬌美的女友伊蓮娜(前任)扔在家裡獨守空房......

歐冠客戰尤文做出驚天倒鉤後,C羅在ins上發了一句話:“hard work pay off” (努力鍛鍊,終有回報!)

即使是休賽期,C羅也會在家健身擼鐵,而堅持健身之外,C羅的自律還體現在生活方式。

據報道稱,C羅每天的睡眠都不低於10小時,中午則會進行一個兩個小時的午休。

除非有比賽任務,否則他極少在晚上11點之後才睡覺。

自律還體現在C羅的飲食上。

他所有每天攝取的食物都是低糖、低脂,而且他從不飲酒。偶爾的“放縱”就是吃上幾片自己最鍾愛的葡萄牙烤鱈魚。

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在皇馬,工作人員喜歡用“瑞士手錶”來形容C羅的規律性,而這隻手錶過去20年一直走得很精準。

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對的事,天天做。

說白了,就是告訴我們,要想讓夢想照進現實,就必須行動起來,把自律死磕到底。

否則,你連自己都管不住,生活憑什麼優待你?

02 自律到變態的人,人生就像開了掛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你認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什麼?

理由很簡單,自律的人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種“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讓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前段時間,被說多年花瓶的韓雪又刷屏,因為上了一期真人秀節目《女人有話說》,許多人紛紛對她路轉粉。

為什麼呢?因為她的高度自律,讓她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活成了不少人期待的樣子。

首先,韓雪的每日時間清單,就規律到令人咋舌:七點半起床;三分鐘洗漱;五分鐘化妝……

所有事情都有嚴格的時間區間。

而這份清單也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節目中,頭天晚上很晚到家的韓雪,早晨到點,鬧鐘一響,仍然一刻不耽誤地就爬了起來。

所有的這些,她都雷打不動地堅持了十幾年。

再比如學英語這件事,她可以每天堅持一邊給自己做早餐,一邊戴著耳機和英語老師通話交流英語。

甚至拍戲中途休息的時間也不放過,常常在片場也帶著耳機學習英語。

印小天還曾在節目裡說,韓雪是個“奇葩”,竟然在片場學英語。

正是這樣的自律和努力,讓她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

也才有了她一段脫稿15分鐘的TED全英文演講,口語地道流暢、語法準確無誤,讓人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韓雪每晚11-12點的閱讀充電時間,也一如既往地堅持了許多年。

所有的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認知的高度才真正決定了一個人自控力的強度。

閱讀,正是提升認知高度的最根本途徑。

韓雪十幾年如一日每天堅持閱讀,造就了其成熟的認知能力,又反過來促進了其自律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正是這樣自律到變態的生活,讓她活出了開掛的人生。

03 “關鍵20秒”,是自律的開端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說好要瘦成一道閃電,卻總是忍不住多夾一塊肉,因為世上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說好今晚不熬夜,10點就關燈上床的你,還是刷微博到了半夜,因為故事太精彩;

說好一個月內要讀完一本書,結果書籤夾在了第三頁就再也沒動過,因為工作了一天實在太累。

堅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個,但放棄的藉口卻可以有千千萬萬。

養成自律,首要的功課之一就是,破除找藉口的傾向。

正如法國作家佛朗哥所說:“我們所犯過的錯,幾乎都比用來掩飾的方法更值得原諒。”

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你有幾個令你無法自律的理由,你就必須要認清,它們只不過是一堆藉口罷了。

其實,要破除藉口並不難。

心理學家肖恩認為,意志力是一個極其有限的資源,我們運用意志力越多,意志力就消耗得越厲害。

許多時候的藉口,往往都是意志力不足導致的。

因此,要破除藉口,形成自律,就要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美國積極心理學實踐者肖恩·埃科爾提到一個“關鍵20秒”法則,能夠有效促進自律的行為。

他曾在自己身上做過一個實驗:在21天裡養成每天彈吉他的習慣,結果失敗了。

他總結道,實驗失敗的關鍵就在於啟動能量的“20秒”。

吉他被放在壁櫥裡,既看不見,也觸摸不到。

雖然壁櫥的距離並不遠,但從臥室走到壁櫥取出吉他這20秒的額外努力,卻成了他彈吉他的主要阻礙。

曾努力用意志力克服這一障礙的他,只堅持了4天,能量就耗盡了。

後來,他把原本放在壁櫥裡的吉他取出來,花點錢買個吉他架子,把它放在臥室的正中間,使吉他變得觸手可及,彈吉他的習慣便如願養成了。

“20秒規則”的關鍵就在於,減少啟動時間,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因此,如果你決定第二天要早起鍛鍊,又怕自己做不到,就乾脆穿著運動服睡覺,並把運動鞋放在床邊。

當你第二天起床時,必須做的就是翻身下床,把腳放進鞋裡,然後出門。

啟動一個積極習慣所花費的精力越少,習慣就越有可能堅持下去。

亞里士多德說:要成為優秀的人,我們不能只有優秀的想法和或者優秀的感覺,我們必須優秀地行動才行。

“關鍵20秒”,就是促成我們優秀行動的開端。

04 結語

為什麼自律的人,總是能夠散發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氣質?

楊絳先生在她的《百歲感言》中說過: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

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這番話很好地解釋了:氣質,是怎樣通過自律煉成的。

你是自律還是放縱,都會在你的談吐、處事、舉手投足間自然顯露。

要修煉這樣的氣質,無論何時,都要能堅持要求自己,而不是刻意展現給別人看。

33歲的C羅,23歲的身體:一個人自律到極致,究竟有多可怕?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慎獨”,意思是:

獨處的時候,沒有他人的干涉和監督,憑著高度自覺,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的事。

真正高級的自律,就是要能做到慎獨。

不是把家裡收拾乾淨的同時,卻在離開酒店時留下一床的狼藉。

不管環境多麼縱容你,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保持自律的氣質。

或許它暫時不能改變你的現狀,但假以時日,它回饋給你的一定讓你驚喜。

網絡上看到一句話: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並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正所謂“做到極致,清風自來。”

願每個人都能修煉出一個高度自律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