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烏江百里畫廊歷史悠久

文化積澱極為深厚

泛舟烏江畫廊

追尋故人故事

感受烏江畫廊的

歷史變遷與文化發展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這一期

走進烏江畫廊進一步瞭解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創4A成功的背後

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歷史文化積澱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烏江發源於貴州西部山麓

全長約1037公里

重慶境內流經

酉陽、彭水、武隆、涪陵

水位落差竟達95米

共有大小灘險222處

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處

而彭水境內有65處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烏江重慶段地質結構為砂岩和石灰岩

因河流襲奪峭壁聳立形成箱狀河谷

有的河段甚至像渠堰一樣

谷深水急,險灘相連

素有九堰十三峽之稱

其中彭水境內就佔了五堰九峽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自古船工哀嘆:枯水怕堰,洪水怕峽,半年走一在趟,十船九打爛。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烏江江畔

邂逅“背水漢子”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明朝年間,烏江船工在險灘上游的岩石上鑿一個大孔洞,插入一根比人還高,腰一般粗的木棒,棒中橫穿一個短木,把灘下木船的纖藤纏繞在木棒上,推動木棒旋轉,纖藤牽引木船上灘了。此法稱為“天車絞灘”。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抗戰期間,烏江彭水段磨寨、沿灘等岸坡高處,插一根竹竿,竿頂懸掛小塊篾編席,指示上下船隻會讓。這是最早的信號臺。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再往前走

看到橫跨烏江的石橋

這些古老的橋

曾經是連接烏江兩岸往來的重途徑

只不過現代人建設了更便利的交通通道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有些就成為了歷史駐立在那裡

隨歲月泯滅,但讓人看到很是動情

這兩岸的山上有的還住著當地的人

土地都是自己家的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遊在烏江

除了那些古老的悠遠的暢想

現代人的聰明才智

也給了我們旅遊烏江的無限樂趣

走在兩側的崇山之間

那偉岸巨大的山戀給我們了無限想象

這座山像一個獅子

前面的山上綠樹加上禿石又像極了大象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你看不出時在努力尋找

這些曼妙的想象

也許就是旅遊的最直白的樂趣吧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彭水烏江畫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解讀之歷史文化篇

烏江畫廊沉澱多年曆史文化

散發出自身特有的魅力

也是其創4A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