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屬於「高邊疆」領域,是未來戰爭離不開的主戰場


太空屬於“高邊疆”領域,是未來戰爭離不開的主戰場。如今,想成為一支具有全球行動能力的軍隊,任何行動幾乎都離不開太空中運行的航空器的支持。軍艦在全球水域航行需要導航衛星、通信衛星的支持;精確制導彈藥需要導航衛星的支持;遠距離的精確打擊還需要天地間的數據鏈支持,離不開高傳輸速度的先進通信衛星。而要實現反航母作戰,需要對航母及時發現、不間斷鎖定,更是離不開太空武器的支持。

正因為如此,對太空的爭奪顯得至關重要。有的國家無力發展龐大的太空武器系統,但卻可以發展反衛星武器,比如用彈道導彈反衛星、用高能激光武器反衛星、釋放誘餌衛星捕捉敵國衛星等,這讓太空中運行的衛星像面對武裝直升機的坦克裝甲車輛一樣,變得很不安全。在戰時,衛星被擊落的概率非常之大,如何快速補充衛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戰爭持續能力的關鍵指標。

發射衛星的成本是非常昂貴的。目前,美國發射一顆衛星的成本高達上百萬美元/次,這讓美軍變得承受不起。2010年4月,美軍敦促NASA研製一種廉價的運載工具,將航天器發射入軌。同年9月,NASA工程師提出使用電磁軌道炮和超燃衝壓發動機組合發射航天器的方案,以便節省上百萬美元的推進劑成本,實現更高的發射頻率。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可回收火箭技術,16年4月,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第一級首次成功實現軟著陸。


中國同樣正在研製可重複利用火箭,未來會有多便宜呢?航天科技楊保華近日給出了一個預期:每公斤約5000美元。目前,中國在國際上最具優勢的快舟一號甲火箭,其發射成本約為每公斤1萬美元。如此預期的根據是什麼呢?那就是可重複使用火箭,實現了可重複運載火箭的技術大跨越,就能大幅降低發射成本。當然,即便是目前中國每公斤不到10000美元的發射成本,就已經是全球最低之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