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布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

【相關背景】

建設“數字政府”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要加快推動電子政務,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助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這為新時代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指明瞭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圳公佈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

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國家關於統籌發展電子政務和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把推動電子政務、建設“數字政府”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改革任務來抓,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的重要突破口來抓,作為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任務來抓,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為深圳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走在“四個全國前列”的最前列提供有力信息化支撐。

近年來,深圳先後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政務信息共享示範市和國家首批信息惠民試點城市,被稱為“最互聯網的城市”,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信息社會指數深圳超過了0.85,是國內唯一進入信息社會中級發展階段的城市。

今年5月2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佈的《中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18)》顯示,深圳市互聯網服務能力在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政府排在首位。但是,對標國內國際一流城市,深圳市在政務服務等方面還有很多差距和短板。當前,深圳市正在按照“數字中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在深圳市開展“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市政府辦公廳按照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的“打造一流智慧城市”、推進“智慧城市+政務服務”改革的部署要求,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大力統籌協調,優化政務服務,努力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深圳政務服務再上新水平、邁上新臺階。其中,“不見面審批”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不見面審批”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現代物流服務,重構審批業務規則,通過全程網上辦理,實現申請人和審批窗口工作人員不需要見面就能審批辦結的審批服務模式。

一、目的意義

“不見面審批”服務通過優化流程、簡化環節、精簡材料、數據共享等改革創新,為企業、市民帶來公平辦事、高效服務和過程順暢的辦事體驗,體現的不僅是政府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竭誠服務企業的宗旨,也體現了政府自身建設、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和企業辦事,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二、主要做法

這次推出的100個“不見面審批”事項,是在近年來既有政務服務改革成果基礎上,依託我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借鑑上海、江蘇、浙江、福建、貴州等兄弟省市的先進做法,遵從“便利、規範、高效、共享”的理念,通過業務流程優化,進一步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實現審批事項全流程網上申辦、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網上籤發電子證照、線下快遞送達紙質證照等審批結果,推動行政審批服務事項“100%網上申報、100%網上審批”,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降低市民和企業辦事成本,努力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零跑腿。主要做法如下:

(一)構建集成化電子政務平臺。按照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建設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通用的市公共服務綜合信息系統,包含統一申報系統(網廳系統)、網上辦事大廳手機版、一窗式綜合受理系統、統一審批系統、市權責清單系統和“兩個網頁”等六個系統,實現政務服務統一申請、統一受理、集中辦理、統一反饋和全流程監督等功能。

(二)全面推行“一網通辦”。統一服務入口,將深圳網上辦事大廳建成政務公開、行政許可、投資審批、公共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社會信用等行政審批服務的統一門戶;統一身份認證,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做到線下業務線上辦,群眾辦事只需登錄網上辦事大廳即可全流程網辦。

(三)多渠道“不見面辦事”。進一步完善網上預約、網上申報等服務渠道,開通“掌上辦”“自助辦”,不斷提高全流程網上辦理事項比率。

(四)優化辦事流程。以事項標準化為基礎,加強標準業務建設,重塑業務流程,進一步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跑動次數。

(五)強化物流快遞服務。支持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申請材料、審批結果均能通過物流快遞送達,實現網上支付與物流對賬對接。

深圳公佈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

三、突出亮點

著眼市民和企業辦事體驗,集中在市場監管、人力資源保障、公安、交通運輸、住房建設等領域推出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尤其是小汽車搖號、網約車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保安員資格證核發、商事登記、建設工程施工許可、港澳通行證、應屆畢業生接收、留學回國人員引進、博士後服務、養老保險金領取等11類事項,均屬於日常業務量大、市民期望快速辦的高頻服務事項。比如:

推出“秒批”服務。對於流程相對簡單的事項,實行不見面“秒批”服務,目前已在應屆畢業生人才引進中實行。應屆畢業生落戶實行全流程網上辦理、系統自動審批,畢業後即可直接來深辦理落戶。

推出“自助”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建設自助服務終端、手機終端,通過自助辦、網上辦,實現“不見面審批”。寶安區開發了全國首個全口徑手機辦事大廳“寶安通”APP,實現756個事項在線申報和材料上傳,審批業務流程實現全流程電子監察,各辦理環節責任清晰,審批業務“人過留跡、事過留痕”。福田區與市政務辦合作建設了可自助收取材料的自助服務平臺,內容涵蓋民政、衛生等民生服務事項,群眾可選擇就近自助服務,暢快辦事,覆蓋全區22個部門474項(佔實體大廳辦理業務的98%),以及34個市直部門1488項政務服務(佔市直部門業務的92%),水電煤手機生活繳費等19項公共服務均可自助辦理,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

這次公佈的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只是個開始,下半年深圳市將陸續發佈“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圍繞市民和企業辦事堵點難點問題,繼續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推動更多審批服務事項全流程網辦,實現“零跑動、不見面”審批,讓改革成果惠及面更廣、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

深圳公佈第一批100個“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