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7.西海苑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海苑入口牌樓前,請大家先看看這座牌樓。這座牌樓建成於2007年10月,牌樓長15米,寬2.5米,高11.5米。為隋唐建築風格,採用福建優質白色花崗岩石材。頂沿圓雕“二龍戲珠”,柱身正面雕刻祥龍圖案,兩則柱側面雕刻鳳凰圖案,中匾雕刻“西海苑”三個大字,鎏金裝飾,邊緣以松鶴、逐鹿圖案點綴。兩側匾雕刻麒麟圖案。裡外臺階各有浮雕花鳥圖案4方。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現在請大家隨我向裡面走,一邊走一邊數一數腳下的臺階,外面有幾級,裡面有幾級。(走進牌樓)大家說說裡外臺階各有幾級(外面九級,裡面五級)大家想想,這寓含著什麼意思?(九五之尊)對,它寓含“九五之尊”之意,彰顯皇家風範。走進牌樓,我們就享受到皇家待遇了。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我們首先看一下腳下玻璃地板下面的規劃示意圖,這個示意圖是建設西海苑的指導規劃,設計的規模和隋唐時的皇家花園是一樣的。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西海苑位於縣城西部,主要包括西海苑綠化工程,西海湖水上游樂工程、鳳凰山廣場及隋唐歷史文化走廊工程四部分,佔地面積約15萬㎡。按照“留住記憶,保護古城”的主題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歷史溝通”的思路,堅持“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傳統”的原則設計建設。園內綠地率95.8%,栽植以雪松、紅楓、銀杏、梅花、櫻花等為主的綠化景觀樹木33種23.2萬株,種植草坪,硬化鋪設路面,安裝30米高杆燈一盞,製作安裝大理石護欄400米。穿行園中,綠樹成蔭,百花爭豔,百鳥爭鳴,空氣清新,給人們清新怡人,賞心悅目之感。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8.點將臺

前面映入我們眼簾的這座小山丘是隋唐離宮附屬建築“點將臺”遺址,它是進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的南大門——永光門內的第一座標誌性宮殿建築。1978年——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隊對該遺址作了全面發掘考古。認為,這是一組建在禁苑內規模龐大的群體性建築,由殿、閣、閣道等三部分組成,背靠西海,遙對青蓮山,以雙出闕的宮殿形制,顯得巍峨壯麗。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臺上南側存有四塊石墩,臺上有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樓閣遺址,臺北面殘存隋唐兩代修建的青磚包砌牆面的廊道,向北通往杜水岸邊,廊道的基部寬16米,上寬15米。從開掘時發現的大量瓦板和筒瓦推斷,廊道上部有頂。形成“五鳳樓”的雙出闕宮殿組合體,巍然高聳,華貴莊嚴,構成了一組重點突出、左右對稱、高底參差、錯落有致而又自成一體的建築群落。在“點將臺”東側和南側也有廊道、亭、榭之類的建築。河上有橋與廊相接,通往宮中。與鳳凰臺、天台山鼎足而立於杜水兩岸。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點將臺”遺址由於人為毀壞和自然銷蝕,現狀為東西長34米,南北寬20餘米,高出地面12米。臺下,就是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是隋唐時將士出征調兵點將和平時訓練兵馬的校(jiao)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上點將臺,以體驗一下統軍大元帥的感受。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現在,大家可以在園內自由活動(半個小時),觀賞或者拍照,半小時後,我們去“鳳凰山廣場”。

9.鳳凰山廣場

現在我們去“鳳凰山廣場”。(經過鳳凰臺)大家看,這座小山叫“鳳凰臺”。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大家向南看,離我們不遠處有一座山,他的山勢酷似一隻傳說中的神鳥鳳凰,山的主峰便是鳳凰龐大的身軀和尾部,稱“鳳凰山”。其餘脈向東北延伸至杜陽河水中,像是這隻鳳凰伸著長長的脖子正在杜陽河裡飲水。餘脈的末端凸起,露出參差嶙峋的岩石就是鳳凰的頭部,就是我們眼前的“鳳凰臺”。“鳳凰臺”三面環水,像座島嶼,所以又叫“鳳嶼”。每當雨季,杜陽河水猛漲,洪流洶湧澎湃,沖瀉而下,拍擊“鳳嶼”,回浪翻卷,蔚為壯觀。這就是被譽為《麟山十二景》之一的“鳳嶼回瀾”。麟鳳公路改線時,斬斷了鳳凰脖子。使它與主峰分開了。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就是“鳳凰山廣場”,佔地面積1.5萬㎡,綠化面積1.5萬㎡。栽植塔柏、雪松、櫻花等綠化風景樹木1萬餘棵,以十二生肖、迎君亭為主體造型,植物造景72處,孔雀開屏、熊貓含笑、大鵬展翅、三羊開泰、龍騰虎躍,各種植物造型栩栩如生,體現了美觀、大方、和諧自然的景觀效果。整個廣場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曲徑通幽,各種雕塑精刻細縷,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情趣萬千。夜幕降臨,造型各異、五彩紛呈的景觀燈、霓虹燈與夜空中的星月交相輝映,會使人產生身臨仙境的感覺。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廣場中央是觀賞石,頂天立地,文理清晰美觀,正面形似天外飛瀑,一洩而下,上書“鳳凰山廣場”五個大字,出自書法大家鍾明善之手。背面紋理酷似麟遊的版圖,又似海豚戲水,自然天成,巧奪天工。大家可以在這裡自由活動(十分鐘)。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10.屏山噴玉

接下來,我們去“西海湖”。(走到拱橋南端)大家看對面這座折摺疊疊的山,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看它像什麼(屏風),對,它像一具巨大的屏風。它就叫“屏山”。好,我們一邊走一邊看。這座屏山蒼崖峭壁,折褶如屏。在高高的山體石縫間,多有清流噴滴而下,迸為水珠,晶瑩如玉。這就是“麟山十二景”之一的“屏山噴玉”。(邊講邊走過拱橋,來到舞臺處)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11.舞臺

這座舞臺是為大型實景文藝晚會《印象九成宮》的演出搭建的,那次演出,特邀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朱軍主持,盛況空前,對提高麟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從今年開始,我縣籌劃利用這個舞臺、以及水面舞臺,依託山水,燈光電效果,為遊客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皇家歌舞。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12.醴泉銘碑文崖刻

唐貞觀六年(632年),太宗李世民駕幸九成宮避暑。時逢久旱不雨,九成宮所在地官民生計維艱,農田乾涸,莊稼枯死。唐王十分焦慮,親自出城尋找水源,一日信步西城之陰,視其土潤,以杖導之,有水出,遂在此掘泉築渠,引水入宮。因泉水奇清若鏡,味甘如醴,賜名“醴泉”,《九成宮醴泉銘》所記即此泉。2012年,整修水泉,建起亭子,並在崖壁上鐫刻《九成宮醴泉銘》全文。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13.西海湖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海湖畔,我們可以通過這座九曲橋到達湖心島。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在湖心島上)這“西海湖”就建在隋唐離宮附屬建築“西海”的原址上。隋唐時的“西海”彙集了西邊的杜河水,北邊的北馬坊河水,還有南邊的慄川河水。比現在的“西海湖”規模大得多,湖上有畫舫,供皇家遊湖觀景。現在的西海湖橡膠壩,2008年4月10日10時關閘蓄水。湖面面積110畝。現在,我們也可以坐上游船享享皇家的福了。大家自由購票乘船,半小時後在碼頭聚齊。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14.天台山

族潑水節

(走到玄武門前)

大家向東看,眼前這座突兀的小山就叫“天台山”,山雖然不大,但卻不失雄偉。它就是隋唐離宮的核心區。建有九龍殿、排雲殿、御容殿、咸亨殿、丹霄殿、大寶殿及雙闕、畫廊等。山崖上松柏茂密,柏枝倒垂崖下,隨風擺盪,這就是“麟山十二景”之一的“天台松濤”。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大家再往北看,那座氣勢雄偉的山,叫“碧城山”。隋唐時山上建有殿宇,山頂築寥城。每到深秋,野草滿布山上,如碧如藍,這就是“麟山十二景”之一的“碧城秋草”。

這裡是麟遊,我來做導遊——麟遊導遊詞連載之三

(下一個景點:石印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