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水鱼儿欢

青山延绵,潺潺溪水流淌,清澈见底,石斑鱼、宽鳍鱲、中华倒刺鲃等特色小鱼儿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欢游……六月的徽州区山乡,一幅“生态水乡”的醉人美景。

“像小河里这么多小鱼,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见到过,” 正在家门口漕溪河洗菜的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的谢大娘满心欢喜地对笔者说,“你看,鱼群就在咫尺,游来游去,看着都舒服哩。”重现鱼儿欢的背后是徽州区河长制的落地见效。在富溪乡,笔者了解到,自实行河长制以来,该乡实施了最严格的禁渔管理,除了乡、村河长常规巡河之外,还聘请7名专职护渔员,联合乡、村、组干部、群众志愿者20余人成立巡逻小分队,对乡内漕溪河、新田河等5条河流进行全天候巡逻,对发现的渔网、地笼等一律予以没收。“象地笼啊、电瓶啊,危害非常大,连小鱼都不放过,所以我们对这些违规渔具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取缔,”富溪村河长谢汉勇说,“仅今年以来,我们共制止非法捕捞行为10起,查获渔网、电瓶、渔笼等捕鱼工具50余件。”除了禁渔,富溪乡还注重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实施了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农村改水改厕和卫生保洁常态化、建起了美丽富溪垃圾兑换超市……一系列的有效举措使河流水质得到根本改善,让山乡特色鱼类得到繁衍生息。

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战略,自实行河长制以来,徽州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对境内的丰乐河及其13条支流明确了100名河长,出台了《徽州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重拳出击,铁腕治水,全力保护好河道水环境。以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农业面污染治理、工业点源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治理、城乡污水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统筹推进丰乐河流域综合治理。据统计,两轮试点期间共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47个,累计治理河道16公里、建设生态长廊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面积达28.04万亩、投放各类鱼苗495万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半数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总氮总磷排放量约减少一半,丰乐河水质持续稳定向好,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一河清水鱼儿欢,绿水青山带笑颜色。得益于徽州区丰乐河生态环境的改善,沿河两岸的农家乐悄然兴起,仅山区洽舍乡农家乐就达50家。在丰乐湖畔洽舍乡车门滩“寨上相约”农家乐,笔者了解到,入夏以来,每天几乎都有前往关顾的游客,到了周末几近顾客满盈,“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着土菜,望着美景,感觉非常的惬意。”来自宣城的程先生乐呵呵地说。不仅是农家乐包括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还催生了皖南中蜂、皖南花猪、泉水鱼、覆盆子等一批新兴特色种养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今年,徽州区正按照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持续深化河长制,深入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朝着“水质清澈、川流不息、灵动秀气、充满活力”的治河新目标继续前行;同时,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加快绿水青山乡向金山银山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