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最長情的莫過於陪伴,朋友圈再煽情的言語,都抵不過常回家看看——題記。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對我而言,我的母親似乎是我認識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見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從未遇上像我母親那般優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話,這要歸功於她。對所有人而言,媽媽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人,沒有之一,沒有媽媽,就沒有我們的一切。媽媽的愛,就像是那燭光,燃燒她一生的時光,無私地給予我們光明,來照亮我們一直前行的路,媽媽給予了她所有能給的。我們每個人第一次的味蕾感受,都來自於媽媽。我們從小到大,一直都在吃媽媽所給予的,媽媽所煮的味道,都深深刻畫於腦海中。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媽媽正在剁雞 準備做好吃的

媽媽是家庭主婦,總有幾道拿得出手的好菜,無論是日常的加餐,還是平時過節別緻用心做的大餐,又或者招待客人的精心大餐,媽媽總能做出很多道好吃的美味,也是我們一定惦記,難忘於心頭的美味。在記憶裡,媽媽做的每一道簡菜,都成為經典,任何人都煮不出這種美味。

媽媽的巧手,總能將各種普通的食材,做得有味道。我們小時候,就特別愛吃媽媽炒的菜,總是能做到鹹淡適中,口感適宜。或許我們從小習慣了媽媽煮的味道,即便是日常簡單的一道炒小白菜兒,媽媽也能夠炒得恰到火候,入口回甘,味道自然,鮮嫩爽滑。即便是小時候最為討厭的鹹菜乾,也能在媽媽手上,做成一道美味,鹹菜乾配上絞碎的五花肉,蒸上半個小時,簡簡單單,又是一道美味,特別能下飯,菜沒吃多少,我們就能吃下2碗飯了。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炒白菜兒

小時候家裡很窮,逢年過節,才有大餐吃,因此過節的大餐,成為小時候再為盼望的美味。我們兩廣地區,無雞不成宴。每當過節的時候,都會殺雞,然後會祭拜神靈,感恩上天賜予美味,又或者祈求豐收,一切平安順利等。那時候一直雞,每個部分都很珍惜,甚至雞屁股,奶奶也會捨不得丟了,我們最愛的無疑是雞翅。尤其是白切的雞翅,都是姐姐和妹妹吃的。在媽媽的巧手上,一隻雞,就可以做成4道美味。清甜的雞湯滾時蔬,酸辣雞雜炒酸豆角,嫩滑爽口白切雞,濃油赤醬的醬油雞,又或者爆炒香菇炒雞。每一個口感都不同,都能勾起滿滿的食慾,小時候總能一餐就可以把所有的菜吃光。現在想起,口水都流出來。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雞雜炒酸菜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香菇炒雞

每次回家,媽媽都能做一桌我最愛吃的菜。無論是多遠回來,無論是多晚回來,都會有一桌我們最喜歡的菜,等著我們。記得去年從廣州回來,晚上9點半下的動車,坐爸爸的摩托回鄉下,到家的時候,已經是12點了。媽媽雖然很早吃過飯,她知道我還沒吃飯,說過要減肥,晚上不吃東西了,她還是提前醃製好了牛肉,洗好了菜心。12點到家,剛進門,油爆菜心的聲音就傳來了。一道我最愛吃之一的牛肉炒菜心,牛肉鮮嫩爽滑,肉汁滲透入菜心中,化解了苦澀的味道,花生油裹著,滑而不膩,清甜的菜心,夾著牛肉的香味,最配上家裡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媽媽造吃過飯,還是陪著我一起喝點小酒,吃點小菜,一起聊天。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深夜到家 熱騰騰的牛肉菜心 瞬間感動

上個週末,正好我和老婆都有空,提前2天預約了媽媽。很久都沒有回家去了,因此,我們都很期待,至少會有一頓豐盛的大餐等著我們。每次回家,爸媽都不希望我們拿著大包小包回去,能回家吃飯,住上一晚,就好了。這次也是厚著臉皮,什麼都沒拿,說好我們買菜的,結果一再叮囑我們不要買菜。她都準備好了。回到家,就一直在廚房裡面,和她聊怎麼做菜,怎麼弄得好吃,順便嘮嗑一下家常,關心一下人情世故,做飯一個多小時,一直嘮嗑個不停,她很開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一頓豐盛的家常晚餐

她知道我愛吃魚,做了一道糖醋魚。裹上蛋液和吉士粉的魚肉,用油炸至金黃,香酥脆。再配上紅醋,酸梅醬,紅糖調的色,辣椒,糖,鹽,生抽調的味,簡直是人間美味,也是最下飯的菜之一。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糖醋魚

每次回家,雞肉必不可少,鄉下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養雞圈,這次宰的雞,是去年養的,12斤重的公雞,肉很老,老媽選擇用高壓鍋煮,簡單的只加入了薑片,紅棗,香菇,鹽,就這幾種簡單的食材,一道煲雞就做好了,雞肉在高壓蒸汽下,軟化,吸入了紅棗的香甜味,香菇特有的香味,薑片將肉腥味糅合,盛出鍋的一瞬間,四周香氣四溢。吃起來口感也非常好,一咬就開了,滿嘴都是香濃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香菇燉雞

每次離家,車上都裝滿了媽媽的愛。每次從家裡出來,我們城裡的冰箱,都是塞得滿滿的。

鄉下的土貨,其實都是媽媽精心準備的美味,我們最愛的土雞蛋,她捨不得自己吃,都給了我們。媽媽種的青菜,豆子,番薯,玉米等雜糧也是我們的最愛,都會用袋子提前裝好,我們走的時候,硬是要塞滿我們的後備箱。冬天的時候,還有臘肉,臘腸,等臘味,媽媽將一切能給我的,都給了我們。一輩子無私的付出,卻從不會向我們索取任何東西。媽媽越來越老,所期待的,也就是我們堂堂正正做個有出息的人,生活過得更好,我們要懂得回報,要孝順,或許我們一個電話,就能讓她高興半天。

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難忘的美味:媽媽煮的味道——致敬母親節

塞滿的冰箱 滿滿的愛

或許媽媽不會表達愛,但跟媽媽聊做好吃的,是從來不會過時的話題。或許我們前進的步伐越來越快,而媽媽會逐漸落在身後,與我們交流的東西越來越少,甚至形成了很多衝突。特別是離了家,因為工作關係,又或許因為家庭關係,我們與媽媽的溝通次數,越來越少,話題也可能越來越少,甚至,每次打電話,可能都不超過3分鐘。禮節性的寒暄之後,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但是有一個話題,卻是從不會寂寞的,那就是跟媽媽聊怎麼做好吃的!可能別的噓寒問暖的話題,聊不到5分鐘,就會成為尬聊。但是你向媽媽請教怎麼做一道她的拿手菜,她可以跟你滔滔不絕地聊上半個小時,並且非常開心,並且會特別叮囑你,要注意一些什麼樣的事情。最後面,她總會樂呵樂呵地說,等你回家了,我親自教你,給你示範,做你最喜歡吃的。電話中,媽媽的言語充滿著關懷,滿滿的愛,都希望我們能過上更有質量的生活,至少吃得更好!

母親節快到了,給媽媽最珍貴的禮物不是你買了多少保健品,不是你給了多少錢。而是陪伴,即使我們要在城裡工作,但是週末,多少有會有時間回去。即使遠在外地,打一個電話,很簡單的事情。朋友圈再煽情的言語,媽媽也許看不到,但是你一個電話聊上半個小時,又或者回家一趟,一起吃一頓飯,就是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