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爲白帝城「菇」舟護航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7月2日,“走出楊凌看示範”全媒體採訪團沿著詩仙李白的足跡,來到了被譽為“詩城”的重慶市奉節縣,在汀來公司的食用菌栽培示範推廣基地,見到了當地下崗創業明星——汪麗平,瞭解了她的創業“菇”舟如何在楊凌科技的護航下,從白帝城出發駛向世界的。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汪麗平,是奉節縣本地人,本來是國企職工的她生活過得穩定、安逸,直至2007年,她所在的國企由於效益不穩定而面臨破產,這個時候,汪麗平選擇返鄉種植食用菌。“剛開始小規模種植還可以,後來隨著規模越來越大,遇到的技術問題也越來越多。”創業起步階段,由於汪麗平缺乏技術支撐,險些將她的“菇”舟帶向了絕境。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船在險灘,掌舵一人。汪麗平的“菇”舟在最困難的時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杜雙田教授參與了進來,並很快成為了“菇”舟的舵手。汪麗平說:“由於剛開始種植食用菌技術不規範,導致規模化發展後種出的菇經常不達標,後來是杜雙田教授為我們統一了生產標準,同時還協助我們引進了十餘種食用菌新品種,將我們企業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順水行舟一人易,逆水行舟十人難。而相對於汪麗萍的“菇”舟而言,楊凌的農業科技就是水,能讓“菇”舟行駛得更遙遠。在杜雙田教授幫扶下,汪麗平的“菇”舟感受到了楊凌農業科技的力量,“菇”舟在每年楊凌農高會都會駛進這一國際化大港灣,它在這裡開拓眼界、學習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同時,它還藉助農高會搭建的平臺,不斷擴充自己的“人脈圈”。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走出楊凌看示範」楊凌科技為白帝城“菇”舟護航

如今,“菇”舟經過16年的高速行駛,基本形成了以原料種植、產品加工、內外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鏈,並加入到楊凌發起的“秦巴山區科技特派員創業扶貧聯盟”中,採用“公司+基地+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帶動當地近萬戶農民參與到食用菌初加工產業中。隨著產業的擴大,“菇”舟滿載著楊凌的科技,駛向了美國、加拿大、日本等海外國家,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能感受到楊凌農業科技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