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都在研究的生死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原来早有答案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没有人不怕它,尤其人越老越怕这个问题,因为眼看着时日无多,却不知道死了会怎么样,死了到哪里去?

全人类都在研究的生死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原来早有答案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研究人类的死亡问题,比如研究人死亡后体重是否有变化?人的意识到底是否附着在人脑中?人死后意识存在的形态问题等等,到目前都是一个未知数,可根据南怀瑾先生的研究,生死问题在中国文化中就不成问题,为什么呢?

1、《易·系辞上》中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简译: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真懂了《易经》就懂了生死,生死本来是两头的现象,像早上太阳上来了,晚上太阳下去了。

2、有传上古时候距离现在几千年前,大禹王就说过“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好比生是来观光旅游的,死就是回去,回去休息后再来。

全人类都在研究的生死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原来早有答案

3、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天地就是万物的旅店,所谓光阴就是时间,从宇宙看世界几千年,也不过是个小孩子,是很幼稚的、很短暂的。宇宙又何止几千万年?这种思想跟我们老祖宗《易经》的思想,是秉承一气来的。所以死生不成问题。

4、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当一个人的生命,宇宙万物的生命,当你刚刚生出来,那个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方生就方死,你认为是死亡的时候,恰恰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此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全人类都在研究的生死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原来早有答案

5、《金刚经》偈颂:“悟到死生如旦暮,信知万象一毛轻。”

“悟到死生如旦暮”,真正的了解了,悟了,悟到死生如旦暮,人生出来等于天亮了,睡醒了是活著,死了呢?夜里到了,应该去睡觉了,死生一条,没有什么了不起。

“信知万象一毛轻”,宇宙万有在庄子的观念中是,“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个天地就是这一指,整个宇宙万有也就是这一指,就是这么一点;万象万物就是这么一马,整个的宇宙万有像一匹马一样,有马头,有马尾,有马毛,所以说宇宙万有轻如鸿毛。

6、佛说这个世界的生死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分段生死”

我们由婴儿到老死,这只是生命的一个分段,是生命的现象,不是生命的根本。比如看一朵花,花开、花落、结果,明年又是花开、花落、结果,它是轮回永恒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生命,由生到死,释迦牟尼讲的名称最准确,叫“分段生死”,不是“永恒生死”,这是我们借用他的话。

全人类都在研究的生死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原来早有答案

很多时候,中国文化不站在死的一面看问题,而站在生的一面,认为人生是生生不已。固然太阳有落下去的时候,但太阳天天都要再升起来,因此中国文化很少提死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