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傳媒內參導讀:楊文軍導演記者出身,不論是學生時代的吸引還是執導生涯的執著,文學以各種形態充斥並影響著楊文軍的一生。文學,帶給他深度的思考,也引領他探知人性的複雜。對於《扶搖》這個戲的把握,楊文軍導演也一樣融入了比較鮮明的個人風格。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文/陳曦

從《小小生命樹》開始到後來的《離婚律師》《何以笙簫默》《風和日麗》《致青春》《刀客家族的女人》等,楊文軍導演一直以拍體現人文情懷的現代戲、年代戲被觀眾認可,並以細膩的情感戲作為“利器”。在執導20多年後,他做了一個突破性的抉擇——執導古裝女性勵志劇《扶搖》。

談及為何跳出“舒適區”去涉及不同領域,並選擇當下具有“大女主”等熱門元素的《扶搖》作為自己的首部古裝作品。楊文軍在採訪中坦言,在和《扶搖》的總製片人楊曉培聊之前也是存有顧慮的,但是好在總製片人的古裝劇製作經驗豐富,而且“首次拍古裝劇,還是想挑戰一下,並且劇中所展現的格局、武俠情懷以及人性表達都非常有魅力。我不敢說它有多好,但它肯定具有不一樣的吸引。”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保留原著中的那口“氣”

由檸萌影業、檸萌悅心、企鵝影視聯合出品,改編自天下歸元IP《扶搖皇后》,解嬿嬿編劇,楊文軍、謝澤、李才聯合執導,楊曉培擔任總製片人,楊冪和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扶搖》講述了主人公扶搖不甘平凡,奮而踏上五洲歷險之路,在此過程中與長孫無極相識相愛,最終成功對抗不公命運的故事。

楊文軍導演記者出身,不論是學生時代的吸引還是執導生涯的執著,文學以各種形態充斥並影響著楊文軍的一生。文學,帶給他深度的思考,也引領他探知人性的複雜。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對於《扶搖》這個戲的把握,楊文軍導演也一樣融入了比較鮮明的個人風格。“很多人都說我拍戲不僅僅只有故事情節,背後的精神力量和人性探知才最具真正的價值。我覺得這就是文學帶給我這幾十年創作的財富。你可以說我吃老本,但這個老本是吃不完的。《扶搖》不只有傳奇性的故事,還有深刻的人性變化和耐人尋味的情感代入,以及在精神內核上有正能量、有引導力。這也是我們在《扶搖》這部劇中選擇表達的主題。”

對於該劇價值觀的表達,楊文軍有自己的想法與選擇。“小說中有一個故事情節特別打動我,扶搖為救生命垂危的無極而放棄救助他們留宿的李家,致其慘遭滅門。面對指責,扶搖羞愧難當想以死謝罪。面對大義和小義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生命平等,人性脆弱。人生的困境不外如是,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扶搖正是因為揹負著強烈的責任感,因而痛苦不已,這樣真實的情節,也是最現實的道德選擇困境,會出現在扶搖身上,也會出現在所有人身上。”

楊文軍認為,雖然這部分情節並不是關鍵情節,對故事延續性也沒起主要作用,但他認為這一點觀念的闡述非常重要,在改編過程中也一再要求編劇保留那口“氣”。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無可厚非,影視作品承擔著重要的文化社會責任,真正能夠傳遞現實溫度的作品不光要做到感同身受,更應該有借鑑學習的引導意義。扶搖歷經一路險阻,培養出了信念感與使命感,肩負起五洲蒼生的責任。並且始終保持不猶豫、不懈怠、不畏難的心性,這正是我們呼籲的“獨立女性”該有的膽識和氣魄。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楊冪就是扶搖,

阮經天卻是一拍即合

對楊導來說,作品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大眾的產品,而是有文化、有情懷的創作。所以,他也留給了演員很大的創作空間,讓演員們各自展露自己的光芒,豐富角色,豐富劇作。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對於最終呈現結果,導演是滿意的。女主扶搖灑脫自在,面對困難不畏難不膽怯的性格與楊冪本人高度貼合,主創團隊從選角伊始已經明確“楊冪就是扶搖”。

而男主長孫無極這個角色是五洲傳說中風采絕倫的絕世英才,不僅睿智多謀還武功蓋世,所以對演員的自身魅力和演技都有很高的要求,為了選擇合適的演員,總製片人和導演都頗費了一番周折,選擇阮經天出演卻是在偶然中的一拍即合。“當時偶然間提到阮經天,正巧我剛看了他的電影《艋舺》,覺得他非常有靈氣,超級喜歡他的眼神和個人味道,所以大家就一致贊同由他出演男主角。在拍攝過程中,他也非常敬業,很快領悟要點的同時又極具爆發力。”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楊文軍在執導時不僅保留演員們的獨特風格,還會不斷與演員溝通,希望演員在每部戲中都有突破,共同尋求更好的表達。

比如,高偉光在最終決定飾演暴烈明朗的戰北野之前,本來是劇中白天懸壺濟世的神醫,夜晚冷酷的殺手宗越的人選。但楊導就希望高偉光能挑戰一下快意恩仇又有異域風格的戰北野,雖與之以往的角色均有較大差異,但高偉光最終決定接下挑戰,劇中也確實做到了與人物角色完美契合,情感戲也表現得非常飽滿動人。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首次喚醒對東方美的認知

一部影視作品想要吸引觀眾,不僅需要血肉豐滿的情感、故事和人物,還需要高水準的質量來提升劇作的整體品相。首次執導古裝劇的楊文軍就坦言《扶搖》與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在美術設計上,為了讓《扶搖》更有質感,楊文軍導演和他的團隊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眾所周知,天下歸元原著中的五洲大陸恢弘遼闊,想要還原並非易事,但從之前已播出劇集的呈現來看,縹緲雲海、靜謐山川、蒼茫大漠、錦繡宮殿悉數囊括在內,劇中五個國家在展現東方美感的同時又有一定的區分度。楊導說,“大家有時候會被《權力的遊戲》《魔戒》等外國作品所影響,但我們也很警惕,一有這個苗頭就被我們‘按’下去了(笑)。最重要的就是突出美輪美奐的中國傳統美學。”

“拍之前有人跟我說,你拍了這部劇絕對會喜歡上拍古裝劇。拍之後,我覺得他說的對。”楊文軍笑說。從最開始建立新的世界框架,逐漸添加血肉使之變得豐滿,到整個世界成型,楊文軍坦承這個創建新世界的過程令人激動,從中獲得的巨大滿足與東方美的藝術呈現也是現代戲中所沒有體會過的。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導演”兩字已經足夠

事實上,舞美和選角雖有坎坷,但也在楊文軍的把控下順利過渡。談到全劇最難的部分,導演坦言是劇本改編。

《扶搖》改編自天下歸元的小說《扶搖皇后》,只要是改編就必然逃不過原著粉審視的目光。由於文學和影視分屬於不同的藝術領域範疇,基於表達手法的差異,要將讀者的想象藝術處理成“看得到,聽得見”的影像,就意味著要平衡兩種藝術形式之間可能存在落差的觀眾共鳴問題。

楊文軍坦言劇本改編的抉擇上也犯了難題,“小說雖然看得過癮,但過渡到劇本非常艱難,不僅要考慮現今社會環境,劇本還需要比小說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細節內容量。”為了與當下價值觀結合,楊文軍與編劇對劇本進行了章節和故事的合理拆分,讓觀眾喜聞樂見的同時也保留了原著中的精神內核。

劇本是一劇之本,在楊文軍看來編劇就是劇作的核心。“編劇是一項非常神聖、艱難的工作,在劇本創作中,我們會有意見或者爭論,但我對他們極度尊重,他們每一個字都是用心血鑄成的。所以除非每個字都是我寫的,不然絕不掛編劇的名號。編劇兩個字我撐不起來,導演兩個字已足夠。”

採訪中楊文軍回顧自己接手過的劇本,他表示至少都要經歷半年時間的修改,即使在這之前已經修改過了很多遍。“然而修改好劇本也並不意味著編劇工作的放鬆,拍攝中和演員磨合探討的結果,我也會拿去與編劇繼續商量修改,這樣劇本才是越來越好的。”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楊文軍正在執導的大型古裝劇《鶴唳華亭》在改編上也是如此。“該劇編劇屬於學院考據派,對每個細節的把控都有理可依,有據可考,她對自己非常嚴格,她自己會改五六遍才交上一份滿意的,劇本已經改了兩年,現在還在隨組改稿,壓力之下比之前胖了幾十斤,後來我們給她買了一隻小橘貓緩解壓力(笑)。”

目前,《扶搖》正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熱播,該劇一經開播就領跑電視劇網絡播放量榜單,收視率也穩居衛視周播劇場同時段第一。相信楊文軍下部作品《鶴唳華亭》也將在不遠處傲立,值得期待。

專訪楊文軍導演:《扶搖》於我,最重要的是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