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歐洲重騎兵攻擊六萬蒙古騎兵,卻沒打贏,兩天後剩下不到萬人

13世紀,歐洲的重騎兵已經發展到了顛峰!高大的戰馬,從小就接受嚴格格鬥訓練的職業騎士,加上覆蓋人馬全身的厚重金屬護甲和一把雙刃劍,使歐洲的重騎兵就象德軍的坦克一樣縱橫無敵。公元1241年4月2日,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把從法國,日耳曼和捷克來的條頓騎士一起組成了一隻10餘萬人的重騎兵軍隊,佈置在佩斯城!當拔都和速不臺的6萬蒙古騎士來到城下時,貝拉四世的重騎兵率先發起了進攻。按照歐洲騎士的想法,面對幾萬人的重裝騎兵的衝鋒是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抵擋的住的,他們相信這一擊必然一舉擊潰蒙古騎兵,解決戰鬥。

十萬歐洲重騎兵攻擊六萬蒙古騎兵,卻沒打贏,兩天後剩下不到萬人

果然面對條頓騎士的金屬風暴,蒙古騎兵開始逃跑,歐洲騎士看到了以往他們經常看到的場面,對面的蒙古騎士不過又是一群逃跑的牛群而已。當雄獅一樣的歐洲騎兵接近蒙古騎兵的時候,他們發現蒙古騎士並不是在逃跑,他們一邊後撤一邊回身開弓放箭。蒙古人的弓箭威力是以往這些歐洲騎士沒有碰到過的,蒙古人的弓是複合弓威力遠大於後來讓法國重騎兵吃虧的英格蘭長弓,加上蒙古騎士回身射擊的“漫歹古”絕技,不是馬被射中就是人被射死,大量的歐洲騎士倒在了衝鋒的路上。厚重的盔甲雖然可以保護歐洲騎士在搏鬥中不被輕易砍傷,這也是重騎兵成名的因素,但是此時卻成了他們的累贅!厚重的盔甲使歐洲騎士不能長時間的衝鋒,他們需要休息和重新列陣,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不斷遭受蒙古騎兵的射擊,而他們的長劍卻連蒙古人的毛都碰不到。

十萬歐洲重騎兵攻擊六萬蒙古騎兵,卻沒打贏,兩天後剩下不到萬人

憤怒的歐洲騎士不停的追擊,希望貼上去和蒙古人白刃戰,於是他們被引到了紹約河畔。長時間的苦苦追擊已經讓歐洲騎士無力過河攻擊,於是歐洲騎士在河上的唯一一座石橋端利用輜重車馬建立了一個橋頭堡,打算休整後再做攻擊!然而第2天黎明率先發起進攻的卻是蒙古重騎兵。蒙古重騎兵揮舞著狼牙幫和馬刀,在後排弓箭的火力掩護之下,衝過了石橋衝破了歐洲騎士的橋頭堡,和歐洲騎士展開了白刃戰,這是歐洲騎士希望看到的。但是歐洲騎士發現即使是白刃戰他們也沒有佔到便宜,他們的長矛由於是倉促迎戰沒有足夠的衝鋒距離用不上,長劍雖然可以割開蒙古騎士的盔甲,但是蒙古騎士的狼牙棒這種重型鈍擊武器在馬的衝擊慣性下也會給有厚重盔甲的歐洲騎士致命一擊再加上馬刀的配合使用,雙方騎兵在河邊展開了一場大混戰。

十萬歐洲重騎兵攻擊六萬蒙古騎兵,卻沒打贏,兩天後剩下不到萬人

昨天還象牛群一樣被追趕的蒙古騎士,此刻卻勇猛的象一群雄獅。其實蒙古騎士是在苦苦支撐,因為這支負責吸引和主動攻擊的蒙古騎士只有3萬騎,而對面的歐洲騎士足足10萬騎。拔都所率領的這3萬騎背後又是紹約河,僅僅3萬人的部隊也不可能在激戰中同一時間過河展開,再加上面對昨天被自己弓箭戲弄的10萬憤怒的歐洲鐵騎,拔都這是把自己的這3萬人送到了絕境,看上去是破釜沉舟了,其實他們是在等待。貝拉四世也看的很明白,眼前的這3萬的蒙古騎兵是在苦苦堅持。到了下午貝拉決定把幾萬歐洲騎兵展開給對面的蒙古騎士最後一擊,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在歐洲騎兵的背後卻出現了由速不臺率領的另外3萬蒙古騎兵,就這樣10萬歐洲騎士被6萬蒙古騎士包圍了。

十萬歐洲重騎兵攻擊六萬蒙古騎兵,卻沒打贏,兩天後剩下不到萬人

原來前一天夜裡,速不臺率領3萬蒙古騎兵趁夜色迂迴了幾百裡,度過紹約河來到了歐洲騎士的背後!即使是到現在這也算是世界軍事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迂迴包抄!面對從四面八方射來的重箭和衝過來的蒙古騎兵,貝拉的這10萬歐洲騎士崩潰了。突然他們發現西面有缺口,於是幾萬人的歐洲重騎兵拼命的向西方衝去,可惜這卻是蒙古人運用的在中國古代軍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圍三闕一”戰術。此戰歐洲騎士不足一萬人生還,開戰之前貝拉四世還製作了巨大的十字架,希望用這個在十字軍東征裡屢見奇效的一招能保佑自己的軍隊,卻依然慘敗,也許上帝管不了東方人吧!無論是從戰略戰術還是從陣前激戰上看,歐洲重裝騎兵面對蒙古騎兵完敗!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