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我們也曾輸掉底褲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人類的貿易史上,各個國家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其他國家獲取貿易順差。因此,貿易戰自從國家間有貿易往來開始,一天也不曾間斷。

貿易戰爭誰是贏家?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回答就是,沒有贏家。

19世紀末,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爆發了貿易戰爭,這導致加拿大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大幅下降,美國出口到加拿大的商品也大幅下滑,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在這個時候抓住機遇,向美、加兩國傾銷自己的商品,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我們也曾輸掉底褲

19世紀末,剛剛統一的意大利為了刺激國內工業的發展,開始對從法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當時法國實力遠遠強於意大利,採取了貿易報復政策,意大利出口到法國的商品銳減。即使後來,意大利取消了對法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後,法國依然對意大利徵收懲罰性關稅好多年。在這場貿易戰爭中,法國獲勝了,意大利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法國也好不到哪裡去。

20世紀初,美國與加拿大還在大打貿易戰的時候,許多西方國家把蘇聯發展成為自己的貿易伙伴,比如,意大利放棄從美國進口商品,轉而從蘇聯進口商品,並強化了貿易關係,這種關係甚至一直持續到今天。

美國愛荷華大學教授John Conybeare在《貿易戰爭》一書中有一個觀點:對於貿易戰有一個一直存在的教訓,那就是發生貿易戰的兩個國家,如果經濟模式不一致,經濟實力強的那個國家會在貿易戰爭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美國相當一部分政要將這一理論奉為圭臬。一戰後,一些國家實行了一種進口替代戰略,通過關稅來保護和發展本國的民族工業,從而實現進口替代。其次,他們使本國貨幣升值,以降低進口商品的成本,減輕外匯不足的壓力。這些政策,引發了發達國家、特別是新興大國美國的強烈不滿。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我們也曾輸掉底褲

在這一背景下,1930年,美國總統胡佛簽署了《斯穆特霍利法案》,決定對20000多種進口商品徵收高關稅,全球30多個國家向美國提出書面抗議。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一法案真正扣響了1929-1933年全球大蕭條的“扳機”。

不久,以加拿大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短短五年,全球貿易規模萎縮了大約66%,大批企業紛紛倒閉,失業者不計其數。而作為挑起事端的美國,殺人八百,自損一千,本身也遭遇重創。1933年與1929比較,進口額降幅高達66%,出口額降幅高達61%,GDP總量下降了一半。

天怒人怨,《斯穆特霍利法案》於1934年被廢除了。

近期,特朗普對中國頻頻出手,意圖通過貿易戰手段,絞殺“中國製造2025”,遏制中國的崛起。

但特朗普註定是要失敗的,今日的中國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忘記了歷史和John Conybeare教授的忠告。

對於市場較小、實力較弱的國家來說,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或許是對的,但是如果和中國這樣的大經濟體發生貿易戰爭,結果就不好說了。John Conybeare認為,兩國之間如果實力相差不大,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兩個國家在貿易戰爭中都是輸家。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我們也曾輸掉底褲

在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和歐洲爆發了著名的“雞肉貿易戰”。當時德國和法國聯合起來對從美國進口的雞肉徵收關稅。美國則通過對其它從德國和法國進口的一系列商品(包括法國的品牌、小型卡車和大眾汽車等)增收關稅以示報復。美國甚至威脅稱,減少在歐洲的駐軍數量。儘管美國給出的壓力很大,但是新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並沒有作出絲毫讓步,在這次貿易戰爭中,美國失敗了!

在貿易戰爭中,最大的輸家是歐洲和美國的普通消費者。他們在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商品類別減少了,商品的價格也提升了。他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但是生活的質量卻下降了。

  另外,貿易戰爭還帶來一些非常意外的影響。比如,在美國對歐洲汽車徵收高關稅的時候,美國的汽車免遭來自外界車企的競爭,最終喪失了快速實現現代化轉型的機會。也沒有抓住機會提高汽車質量、降低汽車成本。最後美國車企出現了數十年的下坡路。最終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不得不宣佈破產。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爭沒有常勝將軍,最大的受害者是消費者,就是佔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特朗普選擇性忽視普通美國老百姓利益,讓美國老百姓花更多的錢,卻買不到質量更優的商品,最終必將付出沉重 代價。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我們也曾輸掉底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