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爲奢侈品!

知不知道什麼是神?

神原本也是人。只是因為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才成了神。

最近口碑好到爆的影片《我不是藥神》生動詮釋了這句話。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聽聞這是一部“15年以來最棒的華語片”,昨天下午小編跟同事就一起去看了一下。

印象中,以往電影放映結束後,不等片尾字幕播完,大家就開始起身離場了。

然而這一次,隨著演職員表的滾動,整個影院竟無一人起身。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沒有散場時的喧囂和嘈雜,有的只是低聲的啜泣和無聲的嘆息。

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重重地擊打著人內心深處的柔軟與脆弱。

作家韓寒在微博中寫道:

“我們看了很多喜劇鬧劇,很多都市愛情,很多魔幻鬼怪,很多故弄玄虛,但是我們的現實主義題材在哪裡呢?”

“那些窮苦、困頓、疾病、卑微,那些社會矛盾、衝突不公、無解之症、無妄之災,都在哪裡呢?”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所有的這一切,都在這部電影裡體現了,也都在影片主人公的真實原型——陸勇的身上體現了。

這個故事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它不僅能讓人看見黑暗,還能讓人看見光。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01

2015年,中國爆出了一樁轟動全國的倒賣藥品案。

被告人陸勇被涉嫌倒賣“假藥”,以“銷售假藥罪”被檢察機關起訴。

家境殷實的陸勇是一個針織外貿廠的老闆,2002年,他被診斷出患有慢粒白血病。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電影主人公原型 陸勇

慢粒白血病,如果在發病前期找不到合適的骨髓配型的話,就只能依靠藥物來終生維持。

而適用於這種疾病的特效藥格列寧,在數年前一盒的市場價是23500元。而一盒藥只夠吃一個月。

這樣昂貴的藥價,讓千千萬萬慢粒白血病患者望而卻步。

靠格列寧來維持生命,用不了一年,就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傾家蕩產。

然而不吃,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死亡。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為了幫助病人脫離死亡邊緣,陸勇在“違法”的道路上行走了13年。

作為一名私企老闆,陸勇的家境要好過絕大多數病人。然而,在吃了兩年進口格列寧之後,他花了七十多萬,眼看著就要把家底給吃破產。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一天(藥費)就要花八百多塊錢,看看存款,只能掰著手指頭數剩下的日子。”

陸勇這樣說道。

2004年,陸勇發現了印度的一款仿製藥。這種藥的藥效和正版格列寧幾乎一樣,可價格卻只有正版藥的1/20。

陸勇隨後聯繫了印度當地的製藥廠,開始從印度購買仿製格列寧。他還通過QQ群,將這一消息告訴了更多吃不起正版藥的病友們。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隨著中國病人的用藥需求越來越多,印度賽諾公司的藥品價格也逐漸降低,最後低至每盒

200元

這讓那些對“天價藥”望而生畏的病人們,又有了生的希望。

為了自己活著,也為了更多人活著,陸勇扛起了走私仿製藥的重擔。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他冒著坐牢的風險,將這種特效藥帶給身邊的病友們。

這本是一條致富的商機,可陸勇卻從沒因此賺過一分錢。

甚至當有些人手頭拮据之時,他還會主動貼錢去幫他們買藥。

那些因他而活命的病患們,把他稱之為“藥俠”。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電影《我不是藥神》

為了方便病友給印度製藥方匯款,陸勇花了500塊錢從網上購買了3張銀行卡。

這一舉動被警方察覺,2013年8月,警方對陸勇實施抓捕。

在隨後的調查工作中,陸勇倒賣仿製藥的事情也被警方發現。

2014年7月21日,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倒賣假藥罪”起訴陸勇。

牢獄之災,就這樣降臨到了“藥俠”的頭上。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02

後來,面對記者採訪時,陸勇回想起當年被拘捕的那段日子,表示自己從未後悔過。

很多人對他的舉動不甚理解,想不明白,他這麼做,到底圖什麼?

陸勇看了電影之後,給出了一個答覆。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在影片中,病人呂受益在慢粒白血病進入急變期後,為了不拖累妻子和兒子,最後選擇了自殺。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電影《我不是藥神》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悲劇,曾經多次在陸勇的眼前上演。

對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病人來說,沒錢了,命就沒了。

陸勇之前的病友群裡,經常會有人在群裡說,覺得自己不行了,要撐不下去了。

不斷地有人在群裡跟大家作最後的告別。

然後那個閃爍的頭像便從此永遠熄滅。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因為疾病而聚集在這樣一方網絡天地,未能謀面便天人兩隔。這種殘酷的事實敲打著每一個病患的內心。

陸勇也是其中之一。

印度格列寧確實是便宜又好用的藥,但因這種藥屬於侵權正版藥品,故而在《專利法》的限制下,在國內屬於不合格藥品。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私自倒賣藥品本就是違法,再加上該藥品還是未列入醫保手冊的“假藥”,一旦被抓,個人的命運幾乎可以看成是就此毀滅了。

然而,陸勇還是奮不顧身地去做了。

只有曾經墜入過深淵的人,才能理解他人的痛苦。

只因對這種痛苦太感同身受,所以他選擇做一名為大家擋風擋雨的英雄。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古希臘神話中,天神宙斯為了懲罰世人,拒絕給人類提供火。

而普羅米修斯懷著悲天憫人的善心,為人類盜取了“天火”,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

他自己則遭受了宙斯的懲罰,被捆綁在山石上,被惡鷹啄食心臟三萬年。

在我看來,陸勇正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於風雪。

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於荊棘。

當陸勇遭到檢察機關起訴之後,曾經受他恩澤的白血病群體一片譁然。

超過千名白血病患聯名上書,請求檢察機關撤訴。

在他們眼中,陸勇就是他們的大救星。陸勇一旦出現意外,他們的命,就沒了。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裡有一個場景,至今回想起來仍舊催人淚下:

警察將一群白血病人帶回派出所調查,一位老奶奶抓住了警察曹斌的手:

“領導,我求求你們別查了。4萬一瓶的藥,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也吃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不生病嗎?”

“你們都說這是假藥,它假不假,我們病人還不知道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為了活命,他們放棄了尊嚴,與死神苦苦地掙扎搏鬥。

而那個幫助他們活命人,又有什麼錯呢?

最終,檢方在經過多方考慮後,認為陸勇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向法院撤回了公訴。

有網友說,電影看得人很揪心。可現實卻給了人一絲寬慰——當陸勇踏出看守所的那一刻,無論是病患還是公檢法機關,人性的光芒都蓋過了一切。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電影《我不是藥神》

03

在電影裡,假藥販子的一句話,讓很多人難以忘懷:

“我賣藥這麼多年,我發現中國只有一種病——窮病。”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窮人的一大問題。

沒有錢,即便有治療疾病的方法,很多人也只能望塵莫及。

甚至於,窮人為了治病,不惜以命換命。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有兄弟二人在同一個建築工地上打工,後來弟弟悲劇檢查出患上了癌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命將不保。

後來有一天,哥哥從塔吊上摔了下來。

臨死時,他告訴工友,把他的賠償款,全部用來給他弟治病。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故意死亡騙取補償金——包括工地老闆。

但所有人都不忍心戳破——那種因為貧窮而以命抵命的絕望,任誰都不能無動於衷。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人,因為一些煩悶的小事,就有了輕生的念頭。

然而,真正與死神謀面的人,卻往往對生的願望最為強烈。

在格列寧發明出來之後,慢粒白血病已經不算是致死疾病了。

可他高昂的要價和獨家壟斷權,讓那些錢袋空空的病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生存的希望而等死。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有很多人在觀影后反思這一問題,他們認為醫藥公司是沒錯的。

作為藥品定價方,他們投入巨資研製新藥,勢必要收回成本。這樣才能繼續研發新藥。

這種說法,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醫藥公司又不是慈善機構,總歸是要以營利為目的的。

只不過,照這樣說下去,難道,是那些病人錯了嗎?

窮是原罪,你們不該窮。

窮而得病,就該死嗎?

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從醫藥公司的研製成本和售價中間找平衡點,我只是覺得,人命,不應該成為一種奢侈品。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04

顧城曾寫過這樣一句詩: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最值得慶幸的,莫過於當人們對生活感到痛苦和絕望時,有陸勇這樣的人敢為天下先,為世人謀求生存的權利。

在電影的結尾,主人公程勇在庭審階段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吧。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慢慢變好。”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而事實也正如程勇所說的,有了一個完美的結果。

“陸勇案”轟動全國,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7年2月,慢粒白血病的主要藥物“格列衛”被納入國家醫保範圍。

2018年5月1號起,我國實際進口的抗癌藥物全部實現零關稅!

陸勇說,之前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一年的醫藥費需要幾十萬元,“一套房子很快就吃沒了”。

現在,他們每個月吃藥的費用只需1000多塊,已經很少再有人來找他賣藥了。

陸勇說:“找我買藥的人變少了,這說明社會變好了。”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徐崢與陸勇

陸勇的故事,讓更多人相信了“善有善報”這四個字。哪怕在最黑暗的時刻,都不要放棄尋找光明的希望。

社會不會越變越壞的。只是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陸勇式的英雄。

我記得影片中,身為病患的劉牧師,經常會說一句話:

“願主保佑你。”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而當仿製藥交到病人手上那一刻,我相信,主就在他們的身邊。

那一刻,上帝的名字,叫陸勇。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相:人命最不該成為奢侈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