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爲什麼要花費大力氣爭搶高考狀元?

盧廣奎

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狀元只是一個名頭,高考狀元並不比全省第五名,甚至第十名的能力高多少。而北大清華如此費力爭搶,其背後更多的是實際的考量。

首先,高考狀元在很多時候有偶然性,很多報道都能看出,一些高考狀元高中三年連全校第一都沒考過(但是不會太差,一般也是前三名),但是高考居然考了個全省第一,可以說,如果再來一次高考,這個人有90%的可能性不是狀元。

其實每年有實力爭奪狀元的,全省大概有500名左右,試題對不對口味,自己的發揮,種種原因都會導致幾分到幾十分的差別,歷史上有太多模考全省第一,高考全省三百名的例子,你能說這些人水平差?實際上全省三百名的這位同學,後來在浙大混的非常好,本科畢業被美國頂尖高校錄取——而當年比她多考幾十分進了清華的,反而達不到這個高度。


因此,生源質量在一定範圍內和分數並不完全掛鉤,那為什麼北大清華要搶狀元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北大清華要的就是這個虛名,這個名聲對於維持它的聲譽度至關重要——換句話說,某個省的高考狀元只是超常發揮,綜合能力不如考全省第二十名的,但是在招生環節中,高考狀元的價值是後者的幾十倍。

其實就是一種羊群效應:如果狀元被隔壁北大招走了,那麼帶來的示範效應,就會使很多前十名,前五十名和前一百名的學生都去那裡而不會考慮清華。而如果全國普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出連鎖反應,清華的聲譽度就會下降。

因此,北大清華每年都會有搶人預算——說白了,就是拿錢砸。

記得2007年重慶有個文科狀元,在兩個學校的爭搶中,好險沒有學上。此人叫黃文帝,本來目標鎖定北大。但是清華招辦的人居然拿鉅額獎金誘惑,讓他放棄北大志願,報清華,入學發20萬獎學金。黃文帝是貧困生,你想想看20萬,2007年對一個學生來說的誘惑有多大。更搞笑的是,據說當年清華在重慶沒有名額,但是招生組的人說,沒事,我給你在別的省調一個指標過來,但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錄取出了么蛾子,黃文帝一度無法錄取——高考狀元沒有學上,險些成為當年高考最大的笑話。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年高考結束,全省前20名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都會被北大清華拿到,接下來就是長達一兩週的你死我活的爭搶。

沒辦法,只要應試教育的體制持續下去,高考狀元就有其對應的市場價值,每年高考過後的狀元搶奪大戰,猶如世界盃之後各大豪門俱樂部爭搶球星,道理是一樣的:皇馬巴薩好像是清華北大,只有擁有C羅或者梅西,才能稱得上是豪門。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生源、生源、生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切都是為了生源。君不見,當武漢大學的畢業生雷軍要捐給學校幾億的金額時,一定不是北大、清華,而是武大,為什麼?自己的母校啊!為什麼京東老闆劉強東給清華幾億,而不是中國科大或者北大等?因為自己老婆奶茶的大學母校啊,這些例子數不勝數......


當然,北大、清華肯定不是為這個選人才,再說當時也無法預見,只是生源的重要性以及拔尖生源的未來成績和水平也代表著學校的水平,就像今天中科大的口號:今天我以科大為榮,明天科大以我為榮。生源和學校的關係那是一種感情脈絡,讓人無法割捨。


還有一個原因是:北大和清華本身地理位置和目前學校排名都是不相上下,只不過有專業重點而已,在中國也都屬於頂尖大學。試想一下,如果這些狀元都進了北大或者清華一所大學,那麼,不要幾年差距就會顯現出來。說得難聽點,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如果沒有匹配的學生,學校的水平或者檔次也會隨之下降。看看985的蘭州大學(以前多厲害)只因為學校位置關係,生源也就相對差了那麼一點,然而,整體水平就沒有那麼理想和匹配。


總之,在大學的生源問題上,北大和清華是絕不敢大意的,狀元的出現一定是二校爭取的對象,因為直接關乎學校未來的前程啊。競爭才能讓社會進步的更快,合理的競爭對社會是有利的。



好媽媽好女兒和好妻子

這個道理非常的簡單,即使是北大清華,如果給他一批最差的學生,那麼北大清華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學子,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為什麼名校都會爭搶優質的學生的重要原因。



好的老師也需要好的學生給他,才能夠發揮出他最大的優勢。這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很多民辦學校,對生源,對家長,挑選這麼嚴格的重要原因。當手握優質的學生,加上優秀的老師和學校的管理不錯,就必然能夠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子,也就更能夠吸引學生和家長。



北大清華兩個重量級相當的選手,誰也不會願意在生源上輸給對方,所以對優質的生源,特別是高考狀元的爭搶,也就在情理之中。其實不獨北大清華,國內外任何頂尖的高等學府,對於優質的學子,都是青睞有加的。會給他們提供高額的獎學金,以吸引優質學子來就學。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好的生源才能培養出人才,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大學,自然會去搶奪一流的人才。不要再天真的以為那些狀元學霸只是會學習的傻蛋,他們真的在各個方面碾壓你的存在感好嗎?

另外,不要以為清華北大隻會花力氣去搶奪高考狀元,他們的招生辦每年,都會花很大的力氣,關注各省各市綜合排名靠前的學生。

我的一些同學,在一些211大學負責招生,為了搶奪人才,甚至在高二時就和各種重點關注考生和他們的家長聯繫,真正有實力的學生會慎之又慎的選擇,因為實力在那裡,主動權掌握在他們手裡!

其實不僅僅是大學,小學,中學,高中,哪個學校不爭奪優質生源呢?優質生源才能有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無限的可能!

對清華和北大來說,他們不僅僅爭奪狀元,各省市成績排在前面的,各位考生都是他們爭奪的對象!


九鬥學生心理

好問題,有人說,中國沒有排名第二的大學,也沒有排名第四的大學,清華北大誰都想當第一,復旦、上交、浙大、南大等誰都覺得自己是老三。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胡亂大學排名,無論是自身實力還是在人們心目中,清華北大都是中國內地最頂級的大學,其他學校難以望其項背,所以最優質的生源競爭只能在這兩所學校裡產生。


然而,一省狀元只有一個,有實力競爭狀元的起碼有幾十個,為什麼兩所學校特別熱衷狀元的競爭,前五前二十乃至前五十不都挺好的嘛。記得有年報道一個狀元說過,考進全省前十是一種實力,考上狀元卻是一種運氣,這話一般情況下很對,但是不包括一些極其厲害的學子。現在有一句話說得好,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能夠考上狀元的人起碼在高考那一年都是有大氣運的,特別是在前些年,媒體都會競相報道,名聲大振。清華北大實力相當,但是都需要更多的名聲和氣運,招納更多的狀元,無疑可以加大學校的氣運和名聲。就好像狀元一出來,人們的焦點只集中在狀元身上,第二名鮮有人關注。兩所學校招生名額都是基本固定的,都是全國的尖子,那怎麼體現誰招的人更優秀,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招收的省狀元數做對比了。

說實話,普遍來講,狀元是有很大運氣成分在裡面的,但也不是絕對的,我親耳聽過幾個狀元的的誕生之路,十分有意思。

一個是在我中考結束時,作為學生代表去聽高考傑出學生的演講。那年我們那高中文科高考大爆發,全省狀元、第二、第六皆出自我校,前一百有十幾個。那年題目簡單,狀元和第二名之間就差了一分。演講的主要是那個狀元,是個小女生,她說她從來沒想過自己能考上狀元,因為平日裡她成績也就班級十幾名(重點班),學習也不是很認真,沒事看看漫畫啥的說了一大堆。好吧,當時聽的我心裡一驚一咋的,超級學霸都這樣?後來上了高中,老師嘴裡經常唸叨的不是狀元,居然是那個第二名,原來那個人才是真的大牛,文理分科以後就沒考過第二,各個老師都認為她有衝擊狀元的潛力,結果沒想到那年題目太簡單,一個班級十多名的學生居然高考比她多了一分,實在是造化弄人。好吧,這是我見過的跟平日成績相差最大的狀元。

到高一下學期,學校又來了一次大爆發,文理雙狀元。這次老師再提起時,都說實至名歸了。為啥呢,原來這理科狀元一進高中就表現不凡,高考成績更是超出全校第二二三十分,他平日很少考第二,老師也認為他有衝擊狀元的潛力。高三第一次考試,不知這大神是睡著了還是咋滴,居然考了個第五名,因為這,全校主要領導和他的任課老師集體開會研究了一下午,後來大神很快恢復狀態,最後是高考狀元。文科那位呢,分科前他理科也蠻好的,總成績十名左右,一般這樣的學生都會選擇理科,可是這位大神思想不同,他認為他選擇理科無法跟前面幾位大神一爭高下,便毅然決然學文,他數學英語都極好,果然去了文科班以後秒天秒地,最後拿了全省狀元。這兩位狀元都是實力極其強悍,拿狀元固然有運氣成分,實力才是更重要的保障。


說到這幾個狀元大牛的例子,我就是想說能拿狀元的絕非一般人物,要麼實力極其強悍,要麼運氣逆天,無論哪種,都是萬里,幾十萬裡挑一的角色。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內地最頂級的兩所高校,為他們展開爭奪是值得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一覽眾河小


謝你約問。

做為中國一流的著名高等學府,在世界高等學院排名中,佔有著名的國際地位和聲譽,是中國的“名片”。

同時兩所最出色的“北大”、“清華”都是佔在最前列的985/211,重點之重的前沿科技實力與一流學術水準的最強桂冠。為什麼北大與清華爭搶全國各省各地區的高考狀元?一是著名大學生員的需求,極需大量的聰明、智商高、學習興趣濃厚、有獨到見解能力、對理科工程類、文科學術類,這兩方面的尖端領域的研發、創新、要後繼有人,要推陳出新,要搶佔科技制高點,要利於培養高科技人才,要期待能有“諾貝爾”世界獎項、人類桂冠的後繼之秀,要中國站在世界民族之林,要振興中華,要實現“百年中國夢”的理想。

基於高考狀元們的普遍性具有,高素質、高智力、高張力、高創新、高理想、高追求、高研發、學術能力與科研精神,再基於是來自全國各個地域的推出的頂尖人才,這使得學生自然而然就成為“北大”、“清華”學府的首選和需求。因為,他、她們是中國的明天!也是人類的奇才之例所選。


前緣31256998

一般高等院校都是擇優錄取學生。做為名門大學的北大、清華爭搶高考狀元也不是新鮮事。古代的科舉皇帝還欽點狀元,北大、清華爭搶狀元也無可厚非,是人才誰都希罕。

導彈之父錢學森你應該不陌生吧!毛主席和周總理可是費盡心機把他從美國接了回來,為什麼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的發展需要他這種科學家。一個抵得上五個師兵力的科技人才,誰都求之若渴。

別說清華、北大,哪個高校都對各地的狀元虎視耽耽,因為誰都想成為教育型和科技型人才的重點培養基地,成為學術界的領航標。只不過狀元更青睞於名校,造成清北忙於爭搶狀元而己。


菲兒

好東西誰都喜歡,用起來順手,看起來也順眼。能夠當上高考狀元,肯定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雖然說,狀元日後也不定都能成為行業領袖,但是總體來說也不會太差,依我的看法,狀元花落誰家,肯定關乎到學校的聲譽問題,再好的學校生員也是頭等的大事,就算美國哈佛,沒有了優質的生員,不也要成光桿司令,再發達的科學,再優秀的師資,沒有學生你教誰去?人才需要培養,更需要尋找,否則再多的伯樂又有什麼意義。伯樂的存在意義就是發現和尋找千里馬的。這是一般的常識問題,不難理解。


老俞177829369

北大清華這幾年爭搶狀元低調多了,但並不是說,這兩所大學不競爭生源了。中國沒有排名第一的大學,當然沒有排名第二的大學了。這兩所隔著一條馬路的大學,每年到招生季,都各顯神通。曾經為爭搶尖子生,鬧出很多不愉快的事件。

高考狀元和拔尖人才雖然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分生出人才的比率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所謂好學校有兩個硬標準,好老師和好學生。雖然出現過高分生後來不可持續的事情,但事實上高分低能的情況並不是普遍,高分生學習能力很強。將來從事科研的比例也很大。不但北大和清華,其他所有大學都會採取各種措施爭搶高分生。

雖然北大清華這幾年爭搶狀元低調多了,但依然會爭搶的。尤其錄取高考狀元,能說明在某地的生源質量。

但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了,因為新高考全面實施之後,沒有現在高考總分的概念,那時,北大和清華會用另外一套標準來招生的。


編外教育參謀

我覺得一方面是為了面子,設想一下,如果清華在全國所有地方的錄取線都高於北大,狀元也都去了清華,北大面子上肯定很難看,下一年填志願的學生看到這種情況,自然覺得清華更難上,也就說明清華比北大好,會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我覺得是這兩所學校對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自信,覺得不能把全省第五十名培養成和全省第一名一樣優秀的人才,所以必須搶佔更好的生源以獲取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