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鳴」一聲響徹天谷,1萬人準備了182天,美國:中國準備幹什麼?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航天領域我國也是非常的重視。因為地球上的能源有限,其發展過程中能源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對於地球之外的探索成為許多國家都在努力的方向,一旦能夠在航天領域掌握主動權,那麼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無疑奪得優先位置。因此,不少的國家都會對航天事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希望能夠提前探索未知的領域。因為和泰國、普吉島有所不同,它可以藉助遊船和旅遊發展。

“轟鳴”一聲響徹天谷,1萬人準備了182天,美國:中國準備幹什麼?

當然,我國依靠著科技一直續寫著中國的神話。截止到2003年,中國的長征火箭已經發射了60多可人造衛星,其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這比其他國家中國航天都踏實認真。最近,有關媒體報道稱在中國的秦嶺深山之中又傳來一聲"轟鳴",美國國防部長表示中國肯定又有了新的動靜。特朗普對美國實行保護主義政策,在貿易戰下我國的發展更加困難,關稅之下中國發展自己更有先導性。

“轟鳴”一聲響徹天谷,1萬人準備了182天,美國:中國準備幹什麼?

秦嶺地區一向都是我國神秘地方,在秦嶺裡隱藏著一個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在這裡,其中每兩天都可以組裝成功一臺發動機。就在前兩天就研發出來了一箇中國最強發動機——泵後襬樣式。而在目前掌握這一技術的很少,中國又在幹什麼大事情了呢?對此很多的媒體都在猜測但又不知道具體是什麼。

“轟鳴”一聲響徹天谷,1萬人準備了182天,美國:中國準備幹什麼?

這個發動機在一瞬間的壓力能夠達到驚人的1200噸,其最高的工作溫度能夠達到3000度,它具有強大的推力。據報道稱這臺發動機是經過了一萬多科學家的刻苦鑽研,在經過了182天的自主研發之後才最終完工的。因為採用了泵後襬的技術,這就使得這個發動機不僅可以採用最小的擺動獲得最大的推力,而且還可以使得整個發動機的機身更加緊湊,這就為以後的一個火箭搭載多個燃料或發動機打下基礎。對此華盛頓時報表示很驚訝,中國能夠擁有如此技術實在是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