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臨沂市臨沭縣以“作好山水文章,實現紅綠結合,挖掘文化底蘊,打造休閒樂園”為總體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做好“旅遊+”結合文章,大力發展鄉村遊、研學遊、低空遊、休閒遊等旅遊產品,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抓頂層設計,推進旅遊管理全域覆蓋。臨沭縣按照“縣城—特色鎮—特色村”旅遊發展思路,先後編制完成了全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全縣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個特色鎮總體規劃、2個特色村、4個扶貧村建設規劃。2018年,將編制完成《臨沭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全縣旅遊開發建設確立科學可行的規劃指導。出臺《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支持旅遊發展的政策文件,建立全域旅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構建縣鄉兩級全域旅遊發展工作體系,制定考核辦法,明確責任分工,加強考核督辦,為發展旅遊產業“保駕護航”。按照“景城融合、城鄉一體、全域佈局、產業互補”的思路,把全域旅遊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打造沿沭河現代農旅複合產業帶、北部山區旅遊休閒產業集聚區為重點,推進旅遊產業、城鎮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多規合一,防止亂鋪攤子、亂搞建設。深入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加強節假期間的旅遊安全保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5·19中國旅遊日”“最美遊客”“最美導遊”評選等一系列宣傳活動,倡導文明出行、文明經營。

抓產業融合,推進旅遊產業全域聯動。做好“旅遊+”結合文章,依託柳編產品加工、肥料生產、老區酒業等特色經濟產品平臺,開發集製造、展銷、體驗於一體的“旅遊+工業”項目;依託茶葉、藍莓、葡萄等特色農業產業,開發農業觀光、農事體驗、水果採摘等“旅遊+農業”項目;依託剪紙、葫蘆烙畫、泥塑、呂劇和莫式絨繡等富有特色的民間文創項目,開發文化體驗、旅遊紀念品等“旅遊+文化”項目;依託最美縣城、蒼馬山遊憩區、環城郊慢遊區等特色區塊,開發融合新型城鎮化的“旅遊+城鎮”項目,推動旅遊業與農業、工業、文化等行業領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店頭鎮迦南農場、鄭山街道佳柳生態園兩個精品農旅融合旅遊項目,加快億龍水上風情園、天醁山莊、蛟龍航空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夾谷關、沭河古道、朱村等旅遊景區。做大做強休閒農業、低空飛行、健康養老等旅遊新業態,形成特色化、多樣化、全域化的旅遊產品體系。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發展特色採摘、農家樂、漁家樂等生態休閒農業,建設一批要素齊全、業態豐富的鄉村旅遊特色村。

抓品質服務,推進全域旅遊品牌營銷。按照政府主導、媒體跟進、企業聯手的“三位一體”營銷模式,多渠道塑造臨沭“好客山東 樂而思沭”地域旅遊形象品牌,以節慶活動為平臺,成功舉辦蒼馬山春節廟會、夾谷關滑雪節、沭河古道國際氣球嘉年華、三月三柳毅廟會暨第一屆柳編小鎮文化節、蒼馬山槐花節、佳柳田園綜合體推介會等旅遊主題營銷活動。加強同媒體合作,推介臨沭旅遊精品項目和線路,提升臨沭旅遊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打造特色鮮明的全域旅遊目的地。同時,加快全域旅遊諮詢體驗服務中心和遊客集散中心建設,構建縣、鄉、村三級旅遊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停車場、生態綠道以及各類休閒設施建設,打通旅遊交通“最後一公里”,投資1.02億元完成九龍匯大道、夾谷關旅遊路等7條旅遊道路工程;投資1.58億元建設了全長32.5公里沭河東岸濱河大道,打通南至沭河古道北至億龍水上樂園旅遊線路,全面優化景區道路景觀,讓每條道路都成為最美的“車窗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