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發現,甲午海戰鄧世昌船撞向敵艦,真正原因不是書上所學那樣


我們中學歷史課本上都有講過中日甲午戰爭這一課,隨著時間的流逝,今天我們可能對這一課講了個什麼已經記不得了,但是我們卻永遠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鄧世昌。我們知道了鄧世昌在彈盡糧絕,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放棄了逃生的機會,而是命人開船撞向敵人的艦船吉野號,打算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是鄧世昌撞向敵艦的目的果真如此嗎。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其實對鄧世昌在戰場上的行動的爭議一直是存在的,就在戰爭結束不久,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刊物上就描寫了戰爭經過,並且說鄧世昌有勇無謀,因為當時,鄧世昌致遠號的情況是本身裝甲力量不行,重量也一般,而且已經毀壞,速度也跟不上,即使是馬力全開撞上去也不會對吉野號造成什麼傷害。

這種爭議在當代也是一直存在的,就算鄧世昌撞向了吉野號,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傷害,但是鄧世昌卻還要往上撞,這是他魯莽嗎?這種觀點更是站不住腳,因為鄧世昌雖說不是北洋水師最出類拔最的,但是也是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也足夠的優秀。在這種情況下,撞向吉野號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呢?


2013年,致遠號被發現,專家在對致遠號進行勘察的時候,發現了致遠號的彈藥消耗很大,船體受損嚴重,但是一個細節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那就是致遠號的魚雷管裡面已經裝上了魚雷!以前的魚雷不像現在,制約條件比較多,而魚雷是要發射的時候才會裝填的,根據鄧世昌留下的作戰海圖,當時致遠艦離日軍是比較遠的,想有效的攻擊日軍,發射魚雷是一個好辦法,但是距離太遠,所以致遠號不是要撞向吉野號,而是要縮短距離發射魚雷。

這也就回答了上面的爭議,鄧世昌那是不是有勇無謀也因此做了有力的回擊,一百多年的謎團也就此揭開,甲午海戰鄧世昌船撞向敵艦,真正原因不是書上所學那樣,而是要發射魚雷。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有成功的予以回擊,不過,無論怎麼,它還是不能改變鄧世昌在人麼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讓我們對英雄致敬,更不能忘了為國犧牲的英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