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放棄博士後甘做赤腳醫,他被人民日報點讚

清流!放棄博士後甘做赤腳醫,他被人民日報點贊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從名校剛剛畢業的女孩子,不顧家人反對,選擇到西藏做了一年的志願者。

在她即將畢業的時候,別人都在忙著投簡歷,她卻做了一個讓家人和朋友都覺得意外的事情,一個人孤身前往西藏。在那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穿越在西藏的大山裡面撿垃圾。接受採訪的時候,鏡頭裡的她,一個從小在城市嬌生慣養長大的白白淨淨的姑娘已經變成了一個被風吹的臉蛋發紅頭髮幾天才能洗一次的山裡女孩。她說,洗澡更是一種奢侈,但是她不怕。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在廈門大學讀書的朋友。在大學畢業之後,自己去了新疆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做志願者,在那裡教書。有一天,她給我發消息說在新疆,我被嚇到。因為我一直以為她還在大學讀書,沒想去了新疆。剛開始聽到有一些驚訝,但是仔細琢磨,她的確是那種內心有著與他人不一樣信仰的人。

不可否認,當下的人們功利心都太重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找工作,要找離家近的、工資高的、上班不累的。嫁人要嫁有錢的、條件好的、最好能一輩子榮華富貴的。似乎人們都希望跳過奮鬥的過程,放下內心的信仰,直接開啟享福模式,總之就是怎麼輕鬆怎麼來,而心底那份初心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然而,幸好生活裡並不都是那樣,保持信仰、尊崇內心的人還是大有人在,他們總是用自己異於他人的舉動,感動著他人也推動著社會。正所謂,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有時候,地獄並非地獄,而是一種崇高的信仰。

比如,被人民日報點讚的這位小夥。他叫胡馗,一個八六年的小夥,從農村走出來一路攻讀到博士後,在6月29日從復旦大學畢業之後,本可以選擇到國外攻讀博士後或者留在上海做更好的工作的他,選擇回自己的家鄉貴州。原因很簡單卻很崇高,他說,因為貴州比上海更需要我。

沒錯,正如他所說,面對更好的機會的時候,也有糾結,但是在上海或者在國外,他不去幹那份工作,會有其他人去做。但是,在貴州那裡,他能做的事情是很多人可能做不了的。哪怕是一點點促進的作用,那也是有意義的。他覺得除了生和死,其他的都不是問題,拯救生命是有挑戰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他最初的想法,就是畢業之後回到貴州。當踏上回家的列車的時候,他內心有一些激動,但是更多的是一種安穩,他選擇了最初的夢想,與相戀10年的戀人一起回到貴州,在那裡開始人生的旅途。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麼豐富多彩,但是他們選擇了更有意義的事情。

如人民日報所評,每一種選擇都是個體權利,都值得尊重,而一句“貴州比上海更需要我”,則讓人肅然起敬。他們放棄更好的機會,選擇回到貴州,去更需要他們的地方,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活著的信仰。它看似遠不可及,其實就在我們眼前。

好男兒志在四方,只要心懷天下,在哪裡都能綻放出青春的生命之花。世界之大,機會之多,你偏偏選擇家鄉的熱土,這樣的舉動令人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