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復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一、三國第一大嘴王:曹操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但若論哪位最大嘴,自然是咱的奸雄曹阿瞞。《三國志》也好,《魏晉春秋》也罷,《三國演義》就更不用說了,曹操都堪稱大嘴王,評論過無數人物。

比如他評價手下時,荀彧來投,曹操張口就道:“哎呀,你就是我的張良!”比如評價郭嘉,曹操說:“使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你了!”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但最搞笑的就是曹操評價跟自己同級別的人物時,戲稱袁紹是自己的“庫房”,因為袁紹的所有一切都是“適足以為吾奉也”。評價劉備,兩人喝酒時,曹操稱:天下英雄,就咱哥倆。但漢中之戰時就翻臉了,叫:“那個織履販席的小商販”

在曹操評價同級別人物時,最經典的則屬評價孫權。因為孫權年歲小,等於曹操的兒子輩,又在赤壁大戰中,揍得曹操慘敗而逃,所以曹操一直很重視孫權。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公元213年時,曹操率兵又來報仇,可惜孫權戒備森嚴,軍陣整齊,是你也打不了我,我也不敢輕易去揍你,就在濡須口,兩人互相“瞪眼怒視”了一個多月,瞪的曹操眼睛都酸了,還是沒發現孫權有啥漏洞。

於是,曹操便說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這句可謂刁毒,因為無論怎麼解釋都對。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你能說是沾孫權便宜嗎?不能,但細琢磨卻覺得彆扭。可你若說,曹操就是如阿Q一般,打不過你,就從輩分上是沾你便宜,也不對。因為這話裡話外的,還有誇讚的意思。

所以就因為這一句“太內涵複雜”,所以成為了曹操最經典的評價言論之一。如今,對這一句,我等都如此感覺彆扭和難受,可想而知當時的孫權,是何等感受了。那麼孫權回擊了嗎?別說,《吳歷》中還真記載了孫權很快便果斷回覆了,卻堪稱是三國時最無厘頭般的回覆……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二、三國喜劇之王:孫仲謀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有一句經典、搞笑、有深度的臺詞,當他被吳孟達幾次刁難後,終於說出了一句心裡話:不管你看得起我看不起我,我都要拿回屬於我的三個便當。

這句臺詞,只看前面半句,都會以為後面,他會說出何等豪言壯語,但哪料畫風突變,僅僅是為了“拿回三個便當”,卻一下子,勾勒出了小人物“執著堅韌中深埋的心酸”。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但周星馳的這類經典臺詞,其實在三國時就已經出現了,這便是孫權回覆曹操的言辭。當時孫權聽聞曹操如此評價自己後,便給曹操寫了封信,然後又在信裡夾了張小便箋(小紙條類),派人送去給曹操。

曹操拿出那封信後,只見上面有八個大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曹操這個奇怪,孫權作詩呢?也太無知了,敢在我曹操面前賣弄詩文。可旋即便發現了那個小紙條,連忙展開,同樣也是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同樣,前八個字一看,都認為孫權會接著說出,何等美好寄語,哪料後面八個字,簡直就相當於張口罵人了,很直白的告訴曹操,你怎麼還不死啊?你死了,我也就安生了。

現在,完整來看孫權回覆曹操的這16個字,所構成的意思,即:春天多美好,小溪潺潺,鳥語花香,曹老大你應該趁此良辰美景,趕緊離開——去死吧,你死了,我孫權也就能安心欣賞此等春光美景了。

為何稱孫權是三國的喜劇之王?看這16個字回覆,真是即搞笑、又有內涵,還坦白得讓人讚歎。但問題是,孫權和曹操是何等人物,雖你來我往中盡顯真性情,但他倆真就無聊到這樣互相鬥嘴玩嗎?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三、相約一起“思考人生”

曹操面對孫權這16字的回覆,當時傻了半晌。這事,其實還真不能怪人家孫權,是他曹操率先挑釁,說出那句讓人難受的“生子當如孫仲謀”。

如今孫權這等搞笑、內涵,卻又坦蕩直白的“祝福”他,自然曹操也會很難受,卻又無可奈何。終於曹操說話了,就五個字:“孫權不欺孤!”於是撤軍回家!怪了,這回曹操怎麼不大嘴了?按理說,以曹操那文采,隨口就能再大嘴出一句經典到爆的反擊言詞,可為啥變得這麼實在了?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孫權不欺孤——孫權是不會欺騙我的。曹操之所以老老實實地說出這五個字,顯然是明白了孫權的真實意圖。因為濡須口這一仗,實在沒法打下去了。兩人都瞪眼怒視了一個多月了,要是有把握,無論曹操還是孫權,早就嗷嗷叫著攻擊了。所以,孫權這16個字的回覆,除了“鬥嘴”外,其實是他深思熟慮後的一個態度,用這種“鬥嘴”的方式,傳達給曹操,相約一起“思考人生”。

即孫權的真實意圖是:曹老大,不是我孫權怕你,而是我實在不想,再這麼“瞪眼怒視”下去,我“眼睛受不了,想回去治療”,可又怕你理解錯了,所以想問問你的“眼睛受得了”嗎?是想“回去治療”,還是準備繼續這麼瞪眼怒視,死在這裡?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果斷回覆16個字,相約“思考人生”

曹操認真思考完畢後,確信孫權的態度很誠懇,所言屬實,所以說出“孫權不欺孤”,然後撤軍離開,兩人就這樣相約著,回去“治療眼睛去了”!

縱觀曹操和孫權這次兩軍對陣中的“鬥嘴插曲”,不得不說,牛人就是牛人。打仗兩人打了個平手,這鬥嘴同樣也不分高低。不但留下了歷史名言,還讓我等後人領略到了兩人的真性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