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他斗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爲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一、難兄難弟雙鬥刀

水滸108將,命運不一樣。有的高開低走,比如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老婆漂亮,生活滋潤,卻最終瞬間人生改變,啥也沒了。

還有低開高走的,比如燕青,本是盧俊義的私僕,卻看這經歷,不但同宋朝的老大宋徽宗說過話,還跟宋朝第一美女李師師對過曲,最後的歸宿是“瀟灑人間去,紅塵兩袖風”,何其灑脫。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當然也有一生鬱悶的,這個人就是青面獸楊志!一出場就是被赦免的逃犯身份,且最妙之處就是,此刻還跟林沖,打了一架。

當時林沖初上梁山,被王倫刁難,讓他獻上“投名狀”,林沖不忍心殺害無辜,最後看楊志不順眼,提著朴刀就來了,楊志也揮朴刀迎敵,一番龍虎對刀後被王倫制止,邀楊志上山。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但楊志卻牢記自己輝煌的家史,祖上是北宋初期赫赫威名的楊家將,所以謝絕,然後回了京城想再現祖上榮光,被朝廷重新任用,被高俅一腳踢出“大宋官場圈”。

現在回到前面,為何小編要說“最秒之處是還跟林沖打了一架”?這是有兩點造成的。第一個就是觀察林沖!他被踢出“北宋官場圈”是因為他買了把寶刀,持刀誤入白虎堂,直到風雨山神廟後,才徹底死心。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楊志鬥林沖時,是弄了些財物,要回京城做活動經費,想重回“大宋官場圈”,這就等於是用隱語告知:楊志你想也別想了,瞅見林沖沒?這就是你的下場,果然到了京城後,就被高俅一腳踢出圈。

其二是觀察“寶刀”,在楊志是被踢出圈後,賣祖傳寶刀殺了潑皮牛二,重回罪犯角色中。一個買寶刀犯事,一個賣寶刀犯事,而兩人打鬥時,也都是用的朴刀——這就叫難兄難弟。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二、能戰索超,卻戰不過“壞事的家屬”

但倒黴的楊志,卻不久後便迎來了一段順心歲月,被髮配到梁中書手下後,很快便展現出高情商——早晚殷勤聽候使喚,梁中書見他勤謹,有心要抬舉他。在考核楊志能力時,遇到了索超,大戰索超後,連索超都佩服,楊志被提拔上來了。

可隨後,便是楊志丟生辰綱!其實那生辰綱,不是被晁蓋等劫的,而是被梁中書“送”出去的。因為在運送生辰綱地隊伍中,有一位叫老都管的人,他是梁中書老婆的 “奶公”,這個身份可太牛逼了!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即:這位老都管,是梁中書老婆的奶媽的老公!等於從小看著梁中書老婆長大的。而梁中書能當這麼大官,則是因為娶了這位老婆所致。

雖楊志有防範,請梁中書告訴所有人都聽他的。但有句話叫“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正是由於有這位老都管,讓楊志“有志不得伸”,做個什麼事,都要考慮他的面子等,最終在老都管的鬧騰下,中了晁蓋和吳用的套兒,丟失了生辰綱。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所以才說是被“梁中書送出去”的,跟楊志幾乎沒關係。楊志可以當面大戰索超,卻有勁使不出,戰不過樑中書 “壞事的家屬”,憋屈的要尋死,但最終在“祖先榮耀的照耀”下,決定活下來。

為何又提楊志 “祖先榮耀”,因為這其實是,楊志憋屈的根由所在,即,楊志致死都試圖重回“大宋官場圈”,所有動力皆來自於此。正如楊志自己所言:“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三、楊志能敵魯智深

楊志頑強活了下來,被林沖徒弟曹正指點後,投奔二龍山時,遭遇到了魯智深!倘若說楊志鬥林沖,是兩位官場難兄難弟之間的比慘,那麼再鬥魯智深,卻是明白無意的言明瞭:楊志看看當年魯提轄,你就從了吧。

因為魯智深,也曾是官場之人,卻主動退出了“北宋官場圈”,雖用世俗眼光看,也混得比較慘,卻實則卻是另一番“風景獨好”!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楊志和魯智深一番打鬥後,從各自招數中辨別出:呦,我倆曾屬同一圈!同是天涯淪落人,便抱團取暖,在曹正的幫助下,奪了二龍山,成了二龍山上的“雙龍”。

哪料這種情況在武松來後卻改變了,在三山聚義打青州時,武松儼然後來者居上,壓住了楊志。這種情況在108將大排名中,也體現出來。魯智深是第13,武松第14,楊志卻是17。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且更加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是,自上二龍山,再到聚義梁山,再到受招安等等等待,楊志除了被沒羽箭張清一石子打跑外,幾乎就消失了,這是為何?

其實,從楊志的最終結局便看出來,水滸天罡星中病死的有兩人,一是林沖,另一位就是楊志!又是這對難兄難弟,連死都一般模樣。但楊志卻跟林沖有所不同,若說林沖是窩囊致死,他則是憋屈而死,有三點理由。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四、一生鬱悶,憋屈而死的楊志

其一,前面提過的“祖先榮耀”,楊志一直試圖用自己的努力,重塑楊家將的榮耀。可惜落草為寇,這對其來言是巨大的心理煎熬,這便是為何,武松上了二龍山後,楊志就痛快的躲一邊去了原因。

其二,梁山上有三位名門之後,但楊志卻跟關羽後代關勝、呼延贊後代呼延灼大不同!關勝和呼延灼是怎麼投降的,受到了何種禮遇?可楊志呢?同為名門之後,這差距可謂天上地下,所以楊志不鬱悶才怪!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其三,是最重要的,楊志根本不受梁山老大重視。晁蓋時期,由於是晁蓋奪的生辰綱,造成楊志落草為寇,晁蓋再粗線條也懂得不能重用楊志。那為何宋江也不重用呢?

別忘了,宋江是曲線得來的梁山之主,不是晁蓋臨死前指定。即,宋江就得位不正!換個說法就是,楊志等於被先皇否定的,而新皇上由於得位不正,必然極力維護自己的正統形象,這種情況下宋江敢重用楊志嗎?

水滸中他鬥林沖,戰索超,能敵魯智深,卻為何鬱悶一生,憋屈而死

縱觀水滸中的楊志,在“大宋官場圈”混得慘兮兮,最終被一腳踢出,在“水滸江湖圈”同樣混的慘兮兮,給個天罡就靠了邊!這種鬱悶,全書唯楊志一人!

因為哪怕難兄難弟的林沖,好歹還風光地參與過樑山兩次易主,不是動手,就是代表梁山元老,來了番重要談話,力挺宋江。所以這種一生鬱悶下,楊志不得病那才不正常,所以才說,與其說楊志是病死,不如說是被“憋屈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