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李根萍

盛夏,遊覽素稱"江南小桂林"的贛西萍鄉古鎮——東橋,吸引我的不是當地"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峰山、飛瀑成群的翡翠谷、山色秀麗的老虎山和馬腦寨,而是界頭村下榨山下的一尊撞擊靈魂的雕像。

這尊雕像的主人公叫賀竹英。披著晨曦,她滿臉英氣,信念如磐挺立在家鄉風景秀麗的山水間,雙手緊握拳頭,目光炯炯眺望紅軍來的方向,身後的山上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每當旭日東昇,界頭山上山下的竹林裡紅光閃耀,染紅了溪水,染紅了村莊,染紅了彎彎曲曲的山路,當地人都說這是紅軍回來了,是賀竹英回來了……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時光倒回至1926年6月,革命的火種傳到了地處湘贛咽喉之地的東橋。第二年9月,黨組織了當地上萬名農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萍西秋收日暴動,有效地策應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之後,黨在此成立了蘇維埃政府,紅軍游擊隊長期在此活動,領導群眾與敵人進行英勇鬥爭。紅軍撤離蘇區長征後,湘贛邊界的烽火併未熄滅,反而愈燃愈旺。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家住東橋界頭村芋葉坡的賀竹英,出身貧苦人家,為人正直、善良、寬厚仁慈,但對國民黨反動派卻疾惡如仇,常常為紅軍游擊隊帶路送情報。經黨組織的嚴格考察, 1934年她正式參加了革命,凝聚在了紅色的黨旗下。

東橋四面環山,中間盆地,東、南、西、北四門自然形成,易守難攻,更利於隱藏,是紅軍游擊隊活動的理想之地。芋葉坡地處大山深處,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進出,而賀竹英家又住在坡的頂頭,不易被敵人發現,有情況也方便撤退。紅軍便將她家設為秘密聯絡點,賀竹英也就自然成了紅軍的接待員和聯絡員。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1938年9月的一天,山風呼嘯,陰雨連綿,紅軍在她家開完會後,就在後面坡裡守野豬的棚裡休息。誰知敵人聞訊進山,直奔賀竹英家。他們以收"義倉谷"為名,捉拿紅軍為實,強行闖進她家進行搜查。賀竹英心急如焚,擔心後面坡裡休息的紅軍被他們抓住,跑去通知又來不及了,於是她置個人安危而不顧,在門口的坪裡大喊:"來了兵啊,走哇!"

可坡裡未見什麼動靜,莫非紅軍睡著了?她進屋後,又悄悄跑出來,對著坡的後面喊了幾聲。敵人聞聲跟了上來,幸好紅軍聽到她的聲音早轉移了,但掉了一隻套鞋被敵人撿到,還發現野豬棚裡的被子是熱的,於是認定賀竹英私藏紅軍了,當場把她抓了起來,反綁雙手,肩上還揹著義倉谷趕路。

山高坳陡,賀竹英揹著沉重的谷,艱難地走了近20裡,才到達山外敵人的據點——楊源賀家衝。此時的她已是又飢又渴,疲憊不堪。

審訊開始了,敵人以為賀竹英是個婦道人家,又在山裡沒見過什麼世面,肯定好對付。他們用威逼利誘的手段叫她說出村裡那些人參加了紅軍,誰是頭目,開過些什麼會,說了些什麼?但賀竹英只回答3個字:"不知道!"敵人惱羞成怒,把賀竹英才半歲哭得死去活來的兒子抱來,威脅賀竹英說:"你是要紅軍,還是要兒子?"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要紅軍,也要兒子!"

"要兒子,你就得老實地回答我們的問題!"

"不知道!"沒等敵人提出問題,賀竹英毫不猶豫地說。

"啪"的聲,她的臉上出現了幾個手指印,接著就腫了,鼻血和牙血一齊往下流,分不清那是鼻子,那是嘴巴了。可以想象當時有多痛,有多難受。

"你想死,還是想活?"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吼叫著。

"掉在你們手裡還能活下去嗎?"

敵人暴跳如雷,把賀竹英的辮子挽在樓樹上兩手反綁向上,雙腳離地,用皮鞭朝她身上一頓猛抽,單衫薄衣的賀竹英全身被抽得青一塊,紫一塊。

"念子切切悲痛生,為母皆有舔犢情。"天下哪個母親不疼兒?兒子的哭聲讓賀竹英揪心般的痛,似乎在挖她的心頭肉,可她還是咬緊牙,沒哼一聲,未吐半個字,不久就暈過去了。

一桶冷水從頭上澆下,賀竹英從痛苦中慢慢地清醒過來了,殘酷的審訊在繼續進行,且更慘無人道了。

一個劊子手拿來了兩把香,另一個劊子手將賀竹英的上衣脫下,一把吊在她的背上,一把掛在她的胸前,並威脅說:"如果你還是不說,就叫你要死不得死,要活不得活,怎麼樣?"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一個人一旦有了崇高的信仰,就知道自己應該朝著哪個方向走,知道自己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即使是關乎生死,甚至骨肉分離,也不會輕易放棄。賀竹英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人,其實紅軍躲藏在哪裡,有多少人,叫什麼名字,她清清楚楚。可是,自從參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她就決心為自己的信仰而死,就是兒子淒厲的哭聲也不會動搖。

"怕死不當革命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殺要剮由你們!"賀竹英斬釘截鐵地回答。

慘無人道的劊子手點燃了掛在賀竹英頸上前後的兩把大香,每把足有100根。她被煙熏火燎活活折磨了一個多小時,雙眼被燻得看不見了,嘴唇也乾燥開裂,且向上翻起,整個臉上的血跡由紅變黑了,背心上的肉烤熟了,胸前的皮也沒了。可敵人還是不肯放過她,因為他們還沒遇到過如此堅強的女性,何況還是地道的山裡農戶。他們不相信在酷刑下,賀竹英不會不屈服。否則,對於全副武裝的敵人來講,將大失面子。

又是幾瓢冷水把賀竹英潑醒了,此時此刻的賀竹英已不成人樣了,敵人滅絕人性的審訊卻繼續升級。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捉只貓來,把她的褲子脫掉,看她說不說。"敵人在瘋狂叫囂。此時的賀竹英嘴裡連口水都沒有了,喉嚨也嘶啞了,還能說些什麼呢?不一會,劊子手捉來一隻貓,把賀竹英的褲子解開,將這隻貓頭朝上尾朝下放在她的褲襠裡,然後上下紮緊,用竹枝朝褲腳管從下向上猛抽,貓就在賀竹英褲襠裡死命地向上亂抓,霎時她下身的血和碎肉一齊往下流,小肚子以下只剩下血肉模糊的骨頭了。

敵人的這種審訊方式可說是喪盡天良,慘無人道,比重慶渣滓洞中的審訊還要兇殘好多倍。賀竹英就這樣被活活折磨而死。

上榨山中女英傑,視死如歸守紀律。賀竹英到死都未出賣黨和紅軍半點秘密。

界頭村的村長王庚華告訴我,賀竹英面對死神大義凜然的壯舉和崇高的革命氣節,她就是萍鄉的劉胡蘭,是頂天立地的真英雄,是我們村永遠的驕傲,將激勵著我們戰勝任何困難!

賀竹英慘死後,敵人怕激起民憤,為掩人耳目,就設法泡製她"跳跑"假象,當夜把賀竹英的屍體從柴窩裡拖到賀家衝橋上,並把她半歲的兒子也抱了過去,然後朝賀竹英身上放了幾槍,肚子裡的腸子全流出來了,她可憐的兒子誤把流出來的腸子當奶吮吸,哭聲傳出好幾裡遠……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面對如此悲慘場景,青山垂淚,溪水嗚咽,蒼天動容,陡然狂風大作,地動山搖,下起傾盆大雨,賀竹英半歲兒子不幸掉到河裡,差點被淹死,幸好天亮時被村裡一個好心的婆婆發現,把他救了起來,才倖免於難。村裡老人回憶,那晚的風雨十分罕見。

賀竹英犧牲時年僅45歲,留下四男二女六個孩子 。因家中貧困,沒錢買棺材安葬,只能把半歲的小兒子賣了,換來兩擔谷,草草辦了喪事。

賀竹英犧牲後,她驚天地泣鬼雄的犧牲精神傳遍湘贛邊界的山山嶺嶺,激勵了紅軍游擊隊的革命鬥志,配合大部隊打了多個勝仗。她的名字中有竹字,巧合的是,芋葉坡至下榨山口,生長著成片的竹林,密匝匝的,粗壯挺拔,生命旺盛。村裡的鄉親看見竹子,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竹英;每當朝陽噴發,竹林裡霞光閃耀,鄉親們似乎就看見竹英正在竹林裡奔跑,為紅軍帶路送情報……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無論時光如何變幻,當地政府沒有忘記賀竹英,當地鄉親沒有遺忘賀竹英,在她曾居住的芋葉坡進口的下榨山下,專門為她塑了尊雕像,建了個忠烈亭,亭子的兩邊柱子上寫著:竹海英姿挺拔赤膽忠魂鑄史冊,芋葉翠色慾流英烈浩氣頌古今。雕像旁一面長長的白牆上,有文字和插圖介紹她感天動有的革命事蹟,將她當年的英雄壯舉刻畫得栩栩如生。儘管她的雕像立於偏僻山村,她英勇無畏的事蹟也未被廣為傳頌,可我覺得她的名字早就深刻在了家鄉崇山峻嶺、村村寨寨,早已刻在了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她的雕像立在偏僻鄉村,可她視死如歸的精神卻傳遍山山水水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啊……啊……絨花,絨花…… 一路芬芳滿山崖……"這首歌似乎就是為賀竹英所寫,為她所唱,她燦爛的人生之花,芬芳家鄉滿山崖!

有人說,雕像是靜止的,不會說話,只是讓人欣賞的藝術品。可我不這樣認為,久久佇立在賀竹英的雕像前,忽覺它似一隻火把,熊熊燃燒,為我們驅趕黑暗,迎來黎明;它像一面鏡子,映照著過去和未來,燭照我們前行的方向;它像一個號角,激勵著我們不完初心,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