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補貼如何發放?

我們都知道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126萬事業單位,而其中下屬職工數量已經高達3000多萬人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還有大概900萬的離退休人員。所以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牽動著將近4000萬人的心, 其實說到底更是直接關係著這部分人的切身利益,那麼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後的補貼如何發放呢?

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補貼如何發放?

一、首先相關政策制度明確規定未來可以在一定原則上維持現有補貼方式,但是條件僅侷限於目前按照報銷公務交通費用保障公務出行的相關人員哦。

二、其次相關政策制度明確規定在規定區域內公務出行不再報銷進行交通費用,而是未來將開始試點並且逐漸實行通過社會化方式進行保障的方法。

三、然後相關政策制度明確規定原符合配備公務用車條件的人員取消原配備的公車後,也就是這部分人在參加公車改革後可以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四、最後相關政策制度明確規定確因環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參改的,可以保留實物保障工作用車但是必須嚴格規範管理,未來將不再領取公務交通補貼或報銷公務交通費用。

公務交通補貼標準怎樣制定?

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以工作崗位所承擔的任務、性質和公務活動量為依據確定。一般來說,分為領導幹部、中層幹部和一般幹部三大類。一個地區一線領導和一個部門的一線領導,雖然級別不同,也基本屬於同一補貼檔次。

標準計算的總原則是小車可以公私兼用,費用必須公私分明,即用於公務的費用由公家補貼,用於私人的費用由自己負擔。領導幹部每月補貼費用與每月養車費用接近。換句話說,領導幹部用車自己買,養車費用由公家補貼。據分析測算,一輛15萬的車每月補貼2000至2400元比較恰當。

哪些人員不能領取車補:

1、退休人員;2、合同工、臨時工;3、超編人員、非在崗人員;4、身份不符合的人員:比如公務員單位中的未過渡人員,違規調入人員等。

行測答題技巧:言語理解題備考

一、言語理解題型介紹

1.閱讀理解。每道題給出一段短文,短文後面有一個不完整的陳述,要求考生從四個備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幹要求的一項。

考查方式主要以片段閱讀為主,以理解文章主旨為基本考點,重在剖析文段的邏輯結構,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以及熟悉一定的行文套路會事半功倍。

【例】鐵路新線路的開闢與否往往必須在建路花費盡可能少的要求與新建路線的貿易運輸量儘可能多的要求之間取得妥協。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新建鐵路的線路( )。

A.應該是一造價最低的線路

B.其選擇決定了新興貿易中心的位置

C.決定於是否與終點之間的距離最短

D.不會總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線

【解析】D。從這道考試大綱中的樣題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1.閱讀理解中的大部分題並不難,關鍵是做題速度和質量;2. 基本原則是先看設問,再結合給定文段,最後結合選項。

2.選詞填空。每道題給出一句話,但是其中缺少一個或幾個詞,要求考生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使之符合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一般包含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要求考生選出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項。

考查方式主要以考查實詞的辨析應用為主,兼以少量的虛詞與成語理解。實詞考查包括語境、詞義、固定搭配等;虛詞的運用需要通過語感的累積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需要多加練習;成語的運用關鍵是掌握成語的背景,並有一定的類比能力。

【例】只要方向正確,任何一點積極性都應當得到( )和支持。

A.尊重 B.肯定 C.表彰 D.重視

【解析】B。從這道考試大綱中的樣題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1.大部分題並不難,關鍵是做題速度和準確率;2.結合給定文段的文意和選項是始終都要堅持的原則。

二、言語理解題型複習策略

1.心態是制勝的法寶,對於考試而言,最重要的是臨場發揮,與其在之前就開始緊張兮兮,倒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利用考前的寶貴時間,再次按照考試規定的時間段做一遍真題,系統地查缺補漏。

2.專注重點,有的放矢。把握考試言語部分重點題型,重點關注言語部分的主旨概括題、觀點題和意圖推斷題。

行測答題技巧

秘籍一: 片段閱讀之關鍵句定選項

在片段閱讀作答中,如果能迅速找準關鍵句,就能從整體上把握文段的大意,從而快速找到答題的方向與角度。

秘籍二: 片段閱讀之主體排除法

在片段閱讀作答中,理解文段的主旨大意,一定要從核心的句子裡面抓住文段的主體,如果選項中連主體都沒有提到,那麼這樣的選項首先是要排除的。

【例題】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學典型一樣,是說不盡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側面去解讀它。甚至同一個讀者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它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這些不同的解讀和理解構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這部接受史沒有終結,也永遠不會終結。

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阿Q的形象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豐富B.對阿Q的解讀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

C.對阿Q的解讀與讀者自身閱歷有關D.未來的人民對阿Q會有更新的解讀

【解析】A。文段論述的主體是“阿Q的解讀”,B、C、D均圍繞阿Q的解讀展開,只有A項論述主體不是阿Q的解讀,A錯誤,故本題選A。

秘籍三: 選詞填空之看詞語定選項

【例題】信念是人的生命得以閃光的火花,信念的火花一旦熄滅,人的生命就不再有閃光點了。人的生命如不以信念為________,就會逐漸萎縮以至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前提 乾涸 B.依託 枯槁C.基石 枯竭 D.基礎 消亡

【解析】B。由“以至”可知,第二空所填詞語語意程度應比“萎縮”更深。“枯竭”與“乾涸”一般用於形容精力、靈感、財力等方面的斷絕,排除A、C;“消亡”在語體風格上明顯與“枯萎”不一致,排除D。故本題答案為B。

常考的條件複句是充分條件複句和必要條件複句。充分條件複句和必要條件複句都是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根分句說明滿足這個條件出現的結果,但充分條件中的條件不是唯一的,換個條件也可能出現同樣的結果;而必要條件中的條件則是唯一的、必不可少的,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能出現特定的結果。

如:只要每天堅持鍛鍊身體,就能少生病。(充分條件關係)

只有具備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才能在殘酷的商海戰爭中站穩腳跟。(必要條件複句)

常考的條件關係關聯詞:

①單獨使用:“就,便”等表示充分條件關係;

“才,否則,要不然”等表示必要條件關係;

②成對使用:“只要…就…,一旦…就…”等表示充分條件;

“只有…才…,惟有…才…,除非…否則…”等表示必要條件關係。

【例題】依次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告訴我們,( )堅持不懈努力,( )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獲得事業的成功。

②( )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 )不可能勤奮的探索和實踐,( )就不會有事業的成功。

A. 只要/就 如果/就/因而 B. 只要/就 如果/也/也

C. 如果/就 只要/就/因而 D. 只有/才 即使/也/

【解析】先看第一句,“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這句諺語本身的含義是隻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義為“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由此可知,需要填入虛詞的句子也應是由“只要…就…”連接的條件複句。再看第二句,“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是前提,“不可能勤奮的探索和實踐”和“不會有事業的成功” 是前提導致的必然結果,可知該複句表示的是假設關係,因此應當選擇表示假設關係的關聯詞“如果…就…”。故答案為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