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速交警大比武:揭祕高速公路事故造堵最大原因

四川高速交警大比武:揭秘高速公路事故造堵最大原因

“三繞231公里處發生交通事故,具體情況不詳,請警組處置。”“收到,馬上到現場。”7月4日上午,蒲江大雨傾盆之中,成都第三繞城高速一段尚未交付通車的路段上警笛大作。當天,四川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高速公路一支隊在此展開一場公安交管業務比武競賽。記者在現場觀摩了交通事故處理比武競賽,揭秘高速交警是如何在15分鐘內處理完一起交通事故的。

交警比拼事故處理

細節精確到警車停放角度

據記者瞭解,這是高速公路一支隊自去年7月成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業務比武競賽。一支隊下屬的12個交警大隊派出骨幹警員,現場比拼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和公安緝查業務。

7月4日上午9點,交通事故處置競賽正式開始。競賽模擬在成都第三繞城高速231公里處發生交通事故。模擬的事故包括兩車追尾事故、單車碰撞護欄、兩車碰刮事故、逃逸事故、二次事故5類,基本涵蓋了經常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事故類型。

“整個過程完全模擬實戰,裁判會對各個處置環節打分。”據高速公路一支隊副支隊長袁壠介紹,處理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一般交通事故,主要包括到達現場報告、現場防護、現場勘查、執法記錄儀使用、撤離現場報告等5個部分。

在競賽中,每個部分又被分為少則2項、多則近20項競賽內容。例如在現場防護部分,包括設置錐形桶、設置交通指揮員、開啟警燈應急燈等,甚至連警車停放位置與車道要呈夾角、停放時車輪與車身要呈夾角,都在競賽評分之列,“這些其實都是非常必要的細節,例如警車停放的位置和方式,要對後方來車起到足夠的警示。”袁壠說。

15分鐘就能處理完一起事故

是誰在高速上造堵?

從抵達現場,到處理事故完畢撤出現場,超過30項工作流程,競賽要求的時間要控制在15分鐘之內。

短短15分鐘內要怎麼能完成事故處置全流程?記者從一個細節找到答案。警組抵達現場後,需要佈設至少150米長的錐形桶,如果從車上搬下錐形桶,走路一個一個的擺,無疑非常耗時間。在現場,3人警組通過默契配合,展示了最高效的佈設方式。一人緩緩向前開車,站在車上的第二人每隔一定距離向路面上扔一個錐形桶,第三人跑步在後方將錐形桶扶正,不到1分鐘時間,150米佈設完畢。

據記者瞭解,高速交警日常工作中處理一起普通交通事故,差不多也只需要15分鐘。但為何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後,經常會發生長時間的擁堵?袁壠告訴記者,一些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毀擋住行車道,需要工程車輛拖離吊離,的確需要較長時間,但這類事故發生的頻率不高。大部分造成擁堵的都是輕微或一般的交通事故。在這些事故中,當事人不及時拍照取證撤離現場,後方車輛佔用應急車道行駛,導致警車無法以最快速度抵達現場,是導致擁堵的最主要原因。“希望廣大交通參與者在高速公路上文明守法行車,不要佔用應急車道行駛,特別是遇到前方事故擁堵時,更不能佔用生命通道。”袁壠說。 (記者 付真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