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爲中國演員鍍金?

文| 跳跳虎

隨著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以及電影製作資金和技術的全面升級,華人演員們以前普遍存在的好萊塢情節,正在逐漸淡化。

不過,與過去相比,好萊塢卻越來越重視中國電影市場,並不斷向中國演員拋出橄欖枝。相比較過去中國演員只能在好萊塢電影裡擔任打醬油、跑龍套的小角色,現在華人演員在好萊塢電影中承擔的戲份則越來越重、番位也越來越靠前。

隨著好萊塢對中國電影市場的重視與日俱增,相信在未來,由華人參與出演或是擔任主演等重要角色的好萊塢電影會越來越多。不過,好萊塢真的能捧出一位“華人巨星”麼?而參與好萊塢電影又真的能為中國演員鍍金嗎?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近年參與好萊塢電影的華人演員及表現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不論是風頭一時無兩的甄子丹,還是躍躍欲試闖蕩好萊塢的李冰冰,又或《雲圖》裡的周迅,《鋼鐵俠3》裡的范冰冰,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好萊塢藉助華人演員開拓中國市場的佈局。由迪士尼出品的真人電影《花木蘭》更是啟用劉亦菲作為電影女主角(此前曾有10萬海外華人,簽字抵制花木蘭用白人),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啟用白人或日韓等其他亞洲國家的演員去扮演中國人角色。

說起目前在好萊塢發展最好的中國演員,就不得不提甄子丹。之前一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海外票房與口碑都不俗,不少粉絲稱他“打入了好萊塢核心”,而在之後的《極限特工:終極迴歸》中,他與範·迪塞爾的精彩對打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一個新的特工,這是作為華人演員非常大的突破”,甄子丹曾在其他採訪中表示,“這次是真真正正讓你有一個平臺,可以演一個比較立體、比較討好、比較有型的角色”。而甄子丹對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位置也有著自己的期待:“比起十幾年前我拍過好萊塢的片子,當時坦白說沒有這個發言權,因為你的作品沒有證明你的實力,市場也沒有到今天,我們有那麼重要的位置。但是我覺得這個空間也還不夠完善,還要不斷去突破我們華人演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可能性。”

作為一名早就成名的內地女演員,李冰冰依然堅持走好萊塢路線。最近幾年李冰冰的電影作品產量不高,以合拍片為主。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雪花秘扇》之後,李冰冰在好萊塢的發展主要都是商業大片中的配角,比如《生化危機5》《變形金剛4》等。如果想要在國際化之路上能夠有更大的話語權和發揮空間,自然是在影片中擔當主演,顯然李冰冰也做到了這一點。不過,在李冰冰參與的好萊塢商業影片中,大多都是扮演女科學家的角色,例如《變形金剛4》《謎巢》以及未上映的《巨齒鯊》等。

她曾在其他媒體採訪時提到:“我覺得一個演員國際化與否並不重要,你可以不在乎,但不能被忽視。但是當好萊塢需要這樣一箇中國演員的時候,你得讓他們知道你可以。”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除了演技派之外,為了最大程度打入中國市場好,萊塢片方也已經開始啟用具有粉絲效應和吸金能力的中國明星,例如吳亦凡、Angelababy等流量明星,甚至在片中沒有角色的藝人也以演唱主題曲或擔當影片宣傳推廣大使等方式參與進來。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不過,即使是好萊塢影片,也往往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在近年華人演員參與的好萊塢商業片中,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有周迅參演的《雲圖》、范冰冰參與的《X戰警:逆轉未來》、陳數參與的《火星救援》等,而低於6分的影片卻有很多。由此可見,即使好萊塢商業片中啟用華人演員,如果影片質量不過關內地觀眾也很難買賬。另外,華人演員在當中時常出現的“臉譜化”、“刻板化”角色設定也往往並不會給影片在內地的推廣加分。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武林高手?數學天才?富豪?華人形象在好萊塢標籤化

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是出生於20世紀初期的黃柳霜,她在《唐人街繁華夢》《龍女》《上海快車》等影片中的表現絲毫不遜色於同時期的好萊塢電影女明星。但是,她終其一生的角色,都只是西方人眼中典型被扭曲的東方形象。當時西方人認為亞洲女性是溫順、柔弱的,這種刻板印象跟如今認為華人都是數學天才和社交障礙者是同等性質。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工業發展,漸成氣候的工業流水線,承接李小龍輸出了成龍、李連杰等功夫明星,基本都是因為在香港動作片裡表現得出色,從而在好萊塢電影裡佔據了一席之地。此後,以打戲見長的華人女性楊紫瓊、劉玉玲等,也都憑著自己的一身“硬功夫”生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而鞏俐、章子怡也在好萊塢動作電影中給觀眾留下了一抹印象深刻的東方倩影。

雖然這個階段華人演員在好萊塢戲份不重,並以動作戲為主,但這確實是中國市場與好萊塢接軌的重要時期,正是經過這一階段的雙向輸出,好萊塢和內地電影市場得以互相瞭解。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影評人Magasa盤點過華人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形象(他曾擔任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人週”評委,也是第一位擔任該單元評委的中國影評人),從李小龍講起,Magasa認為,李小龍用“功夫”打破華人刻板形象的同時,無意中也為華人樹立起一種新的刻板現象——那就是中國人很“能打”,這種形象又因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相繼進軍好萊塢得以強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西方電影中漸漸約定俗成——只要是華人出場,那一定是個武功高手。

好萊塢電影發展到今天,早已成為一門國際化程度極高的跨國生意,而好萊塢的片方對於如何在影片中處理外國及外國人形象,也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經驗。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除了中國,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演員也在好萊塢佔據著一席之地,尤其是韓裔和日裔演員。不過,有時人們會發現,不管是華裔、日裔還是韓裔,所有亞裔似乎都可以在電影中相互替換。例如《宿醉》系列中的韓裔演員肯·鄭,在片中扮演的周先生其實是華裔角色;在《21歲派對》《青龍復仇》中扮演華人角色的是韓裔演員全智泰;在《藝伎回憶錄》中章子怡飾演的角色則是日本女人;《殺死比爾》中的劉玉玲同樣扮演一位日本女大佬。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在好萊塢電影的年度票房收入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別是中國內地成為很多好萊塢大片(包括多部爛片)的海外最大票倉,在這種情勢下,好萊塢自然要慎重考慮該如何面對中國觀眾的眼光。

與此同時,隨著美特斯·邦威、伊利舒化奶、TCL等品牌在好萊塢大片中的豪氣植入,中國人在好萊塢大片裡的銀幕形象也在悄悄改變。例如在《華爾街2》中,現實中的房產大亨張欣客串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女商人,而Magasa將其稱之為“美國人的一種最新偏見——中國人都是大款”。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對於華人演員而言,海外演戲是否可以鍍金?

在美國,華裔只佔到總人口1.5%左右,以這樣一個比例,在銀幕、電視屏幕上觀眾看到華裔演員的比例低是正常的。至於在好萊塢大片中頻繁出現華人面孔,這些更多是商業策劃,顯然還是由於電影希望獲得更多中國市場的支持。而中國的製片公司現在每年也在跟好萊塢做許多合拍項目,因此安排中國演員參演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另外,很多內地演員也簽了好萊塢的經紀公司,所以公司從商業角度考慮當然會幫演員尋找一些機會。但以美國華裔占人口構成比例的1.5%來說,華裔演員在好萊塢影視作品中亮相的比例幾乎是合理的,如果在銀幕上華裔演員的數量遠超於這個比例,反而不正常了。因此,在好萊塢捧出一位華人巨星顯然可能性並不高,起碼目前是這樣。

好萊塢越來越青睞華人演員?海外演戲能否為中國演員鍍金?

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票房大國,但好萊塢電影設置華人演員目前更多的只是出於票房考量,希望能夠吸引中國觀眾從而提升海外票房。這也是中國“特供版”影片出現的原因——電影在北美地區上映會刻意刪掉華裔演員的戲份,例如《鋼鐵俠3》。

不過,隨著中國電影市場體量的不斷擴大,特效技術、創作理念的不斷完善,中國電影與好萊塢之間的差距正在慢慢縮短。而由於資本的不斷積累,很多以中國班底為主的合拍電影也會邀請好萊塢演員,例如《長城》。而在這類合拍片中,顯然中國演員的實力能得到比在好萊塢更好的展現。因此,對國內觀眾來說,好萊塢的鍍金效應正在慢慢減弱。

另外,好萊塢電影也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雖然中國演員參演好萊塢電影能夠吸引品牌方的注意從而有得到代言大牌的機會,但與其參演一部質量不及格的好萊塢電影,遠不如在國內綁定一位一線導演。

而對國內演員來說,希望他們能對那些既想在中國撈錢,又不尊重中國消費者的部分好萊塢影片,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