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豬,豬價定多少才有利潤?

棒奔霸

在農村養豬,豬價多少才有利潤?這個可以如此去分析。有一個詞語叫豬糧比,通俗的講就是生豬價格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在國內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比值在6.0:1,那麼生豬養殖基本處於盈虧平衡點了。



所以,在農村養豬可以通過玉米價格來計算出生豬的價格。比如,今日的玉米價格是0.9元/斤,那麼通過豬糧比計算得出生豬價格是5.4元/斤,也就是說生豬價格在5.4元,養豬就沒有利潤,也不虧本,正好持平。如果超過這個價格,那麼養殖生豬就有利潤了,而且生豬價格越高,利潤越大。相反,如果生豬價格低於5.4元/斤,那麼養豬就虧本了。



當然了,由於玉米價格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豬價每天也在變化,所以以上提及的玉米價格0.9元/斤和計算出來的生豬價格5.4元/斤不是固定,也不是放之四海皆準。我們在分析計算的時候,最好是根據當地的玉米行情來計算即可。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在農村養豬,豬價多少才有利潤?》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其實這個不能說是都一樣的,根據地方的不同,自己技術的不同,還要規模的大小不一樣,糧食的價格等等因素來決定你是否有盈利。

地方的不同,糧食的價格不一樣,生豬的價格也不會不一樣。一般來說北方的糧食會比較便宜,還有可利用的資源比較多,那麼你的成本會小很多。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隔壁縣養豬的就很多,他們那邊的飼料普遍要比我們這邊便宜很多,我們這裡養豬的基本上看不到。只有一些小型養殖場。而且生豬的價格也會有差距,當然一般養豬大區的地方價格會便宜很多,比如我們這邊的生豬還在六七塊,他們那邊已將降到5塊多。那麼你的利潤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還有自己的技術,養豬雖然不是什麼技術性很強的行業,但是你的成活率,豬的育肥時間,糧食成本的控制等等這些都屬於技術的範疇,也直接影響到你的利潤。比如你養一百頭,別人成活98頭,你成活80頭,那麼平均下來的話,你的成本就會增大,你的利潤自然就降低了很多。

規模的大小也會影響你的利潤,規模越大,總的投資越多,但是你的單個成本會降低,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都要規模化發展才能有錢賺。你的單個成本降低了,那麼你的總體利潤就會增多。

如果你是在外面買豬仔的話,你的利潤又會降低。現在一頭三四十斤左右的豬仔大概在300左右,當然地方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廣西那邊就比我們這邊便宜的太多了。

綜合平均來看,豬價格大概在5塊左右能夠保本,超過五塊就會有利潤。這是總體來說的,當然不包括一些技術很好的,養殖條件也很好的地方。

養豬的風險還是蠻大的,今年上半年以來豬價格一路狂跌,很多地方四塊多都出現了,對於這樣的價格,養豬的一般都是虧的。所以想進入這行,還是要慎重的。


張家界小伍

養豬是否有的賺,豬價高低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比如近期豬價曾經跌到5元/斤,那就是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了,區別則是養殖水平高點的、規模優勢比較明顯的豬場可能一頭虧 200元左右,養殖水平比較低的養殖場尤其是外購仔豬育肥的可能一頭虧損400元以上的也有。而近期,豬價出現一定回升,部分地區已經回到6元/斤,有的養殖場可能已經開始扭虧,而有的豬場可能依然虧損比較嚴重。再比如2016年豬價高位的時候,有的豬場可能做到一頭賺1000元以上,很多人可能會懷疑這個盈利水平,但確實是真的 ,養殖效益好的豬場確實能達到這個水平。

可見,相同的豬價,不同的養殖場盈虧是不同的,關鍵在於養殖成本的不同。豬價定多少,你才有利潤,關鍵不在豬價。

你無法左右豬價,但可以控制你的養殖成本。而成本控制不僅僅是控制成本,關鍵在於提高養殖水平,提質增效才是有效降低成本的關鍵。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畜牧大集網

豬肉價格16年利潤還可以,賣一頭豬還有近三百元利潤,進入|17年豬肉價開始下跌,利潤空間不斷縮小,進入18年豬肉價格再次下降。我們這裡零售價是1O元/市斤。批發價就是8元/5oO克。而我們這裡的玉米價是1元3角/5OO克。就是按料肉比6比1計算,也要賣批發價8元。免強不亐損,零利潤。而有的地方豬肉還低於這個價,那就有可能他們到當地去買玉米,自己加工,省了中間商的差價。這樣還可以使豬肉還有點降價空間。但總體來看18年至今的豬肉價已經逼近零利潤。大部分養豬戶處於維持狀態,有的養豬戶開始虧損。但從銷售豬肉的價格漲跌規律來看。一般上半年豬肉銷售量和銷售價都處於低迷狀態,因為中國人有熏製臘肉的習慣。鄉村有部分人上半年吃臘肉。這樣造成豬肉上半年跌價。而下半年肉價和銷售量開始回升。因為下半年基本上沒有臘肉吃了,立冬後那些做熏製火腿的企業開始收大量豬肉做臘肉。這樣造成豬肉銷售量和價格上升。從養豬戶的全年業績利潤來看,一般上半年虧一點,下半年賺一點。養一年下來。總體來講還是賺點錢。我們有部分養豬戶,由於資金不足,一經虧損就收場不幹了,這也是有部分人說養豬不賺錢的原因。作為養豬戶,要學會分析市場規律。要動腦子,如上半年豬肉一般價格比較低,根據從小豬進欄到太豬出欄要4個月左右,那麼你從每年1O月份進小豬就要適當控制數量,而不要因為市場肉價回升,而你的小豬進攔量也跟著回升。這樣你就叫不動腦子,他進大量小豬四個月後正好肉價下跌。而7月價份可能肉價並不好。但這時你多進點小豬養4個月後正好肉價回升。你就賺點錢。其實7月份肉價低。小豬價也肯定低,這樣你就做到了低價進高價出。這叫兩頭賺。又有多少養豬戶利用了這個規律呢?


陳早華

謝邀請。作為農村人,發現現在已經不是你想養豬就能養豬的啦。現在講究人居環境,家庭式的養豬已經沒有了。要養豬就是那種專業養豬戶,規模要大,遠離人居地。

各地的豬肉零售價相差蠻大的,所以一言難盡。


修枝剪葉1

在農村裡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民朋友們掙錢的途經很少,要麼是進城裡去打工,要麼是在家裡種地生產,或者是養殖生產。其中,有很多的農民選擇從事養豬生產,可是,大多數農民朋友們的養殖技術差,甚至都不知道養豬到底掙錢了沒有,或者豬價多少錢保本?


那麼,如何知道養豬有沒有利潤呢?或者是養豬掙到錢了嗎?

養豬的利潤=總收入-總投入,每年總共有多少的投資收益,減掉總共投入資金,剩下的就是養豬利潤了。當然,農村裡的青綠資源豐富,只要農民朋友們勤快一點,每天收割一些青草,菜葉餵豬,可以有效降低養殖投入資金!

在養豬生產行業裡,一般按照豬糧比來計算盈虧平衡點,也就是說按玉米價格和生豬價格比例來計算,比如,通常情況之下6:1是生豬盈虧平衡點,那麼假設玉米價格為1元,生豬賣出6x1=6元是保本價。 當然,生豬價格賣6元以上就是盈利了,否則,生豬價格低於6元以下的就是虧本了。


然而,市場上的玉米價格不斷變化,生豬的保本價格也會有波動的! 總而言之,農民朋友們要多注意生豬市場變化,再根據玉米價格的行情發展規律,合理安排養殖生產計劃,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青綠資源。那麼,農民朋友們在養豬的路上肯定會越走越遠的!


豬農巴巴

首先都是在養的比較好不生病的情況下,玉米的價格保持在0.9元,如果是自繁自養豬基本上5元能保本,如果是外購小豬專門育肥的需要5.5元才能保本,目前的豬價一直在5.2元到5.8元來回震盪,大部分的養殖戶是處於虧損狀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