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詞,幫你突破自我,改變自己

舒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都儘量待在舒服的地方。

但是,現實卻告訴我們,如果一直待在舒服的地方,你就很難成長,很難突破自己,很難帶來新的變化。

所以,為了成長和突破自己,為了追求新的變化,有時候,我們就得走出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區域,去挑戰自己。

在心理學上,我們喜歡舒服待著的地方,叫做舒適區。我們走出來,挑戰自己的過程,叫走出舒適區。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的作者、組織行為學教授安迪·莫林斯基,在經過了1000例個案追蹤,20年分析研究後,寫了一本叫《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書,就是專門談這個話題的。

在《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書中,安迪·莫林斯基教授解釋了為什麼突破舒適區是一種挑戰,同事,也給出了突破舒適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我讀下來,覺得用三個關鍵詞,能相對比較準確概括安迪·莫林斯基教授的行動策略:信念、定製化、和清晰度。下面,我逐一介紹一下這三個關鍵詞。

1、信念

信念,就是要對自己的行為目標深信不疑。也就是說,只有找到合理的目標,且對達成它深信不疑,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承持續的壓力,忍受行動所帶來的各種不適合痛苦。

比如,運動員為了金牌刻苦訓練,基金經理為了為 業績與討厭的客戶一起工作,HR主管為了公司渡過難關去解僱職員,一個天生內向的人未了挑戰新環境主動與不熟悉的同事打招呼,等等。

這些都會不可避免挑戰到自己,有些是對真實性的挑戰,有些是對自己魅力和自信的挑戰,有些是對自己能力的挑戰,有些,甚至是對自己原來持有的道德底線的挑戰。

不管怎麼說,一成不變是什麼都不會改變的,如果想改變現狀,就的給自己一點挑戰,不管這種挑戰是哪方面的,都需要我們去堅持。

把信念具體化和明確化,讓自己有清晰的方向,在挑戰中,會給自己帶來有力的精神支持,能讓自己堅持得更久,因此更容易成功。

2、定製化

在突破舒適區的過程中,你不僅要有信念,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有才華但不善於表達的人與缺乏訓練而提不出意見和建議的人,所要採用的方法就不一樣,所以要定製化自己的工具。

定製化,我們可以理解為,是為了我們自己掌握主動權,這樣,我們就能在具體的行動中,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特長,適當調整自己,在合理的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一些改變。這樣的過程,將會讓我們更加對所要做的事情保持興趣,能更持久保持動力。

因此,定製的範圍可以覆蓋的更加廣泛一些,比如,能發揮自己特長的語言,能讓自己更舒服表達的肢體動作,乃至自己覺得更能發揮自己特長的時機,乃至如演員一樣,讓自己覺得自如的道具(工具)、自己覺得能更加好發揮的情景等等。

3、清晰度

清晰度指的是,在挑戰自己的過程中,要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

比如,很多人其實就在舒適區裡,但他自己可能並不知道,他把每天加班、每天接孩子、每天忙忙碌碌,當做是自己並不舒適的證據。但實際上,就他的能力而言,這種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正好就是他在自己的舒適區裡的一種表現。

因此,在行動之前,清晰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誇出舒適區,以及自己處於哪個階段,就變得非常重要。清晰的認識自己,給自己準確定位和定製行動計劃,有助於減輕自己痛苦,能讓自己更加有效突破自己是舒適區域。

當然,清晰認知自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有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拉出情景,讓自己以置身事外的視角看自己,有時候,我們甚至還需要練習自我反省的能力,或者太高、降低自己是視角,從而更清晰地看到自己。

當然,除了這三個關鍵詞外,安迪·莫林斯基教授還提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項。比如,在努力改變時,我們可能會下意識產生逃避的心理,所以要矯正思想,糾正行動。

還比如,即便是突破了舒適區,也不代表著就一勞永逸地成功了,我們還應該嘗試擴大自己的舒適區,從而讓自己能持續突破。

書中的內容當然不只我將講的這麼多,要系統和豐富的多得多。特別是在書的最後,安迪·莫林斯基教授還提供了一些突破舒適區的實用工具和練習方法,建議你也看一看,練一練,可能對你突破舒適區會有更大、更直接的幫助。

三個關鍵詞,幫你突破自我,改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