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日本設計|東方藝術研習營設計沙龍寧波站

近日,東方藝術研習營設計沙龍在寧波紅星美凱龍意大利IMOLA陶瓷店面順利舉行。沙龍邀請研習歸來的胡梁鋒老師和陳登銀老師,從不同角度對充滿設計的國度——日本進行精彩解讀。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道然空間創意機構創意總監 胡梁鋒

結界——宗教觀展現形式之一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此次東方研習營每一天都讓人感覺收穫頗豐,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天在東京藝術大學上課,教授們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講解和剖析日本設計的理念,提及的幾個日本的建築設計上都會有一些宗教觀的存在,其中鳥屋作為人與神結界的地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宗教觀展現形式。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以前雖然不明白結界背後的含義,但是我很早就已經在用這樣的設計形式了。例如我自己的辦公室,在正式進入辦公區域之前,會有一個長長的通道,很多人會覺得很舒服,但不明天背後的原因。這是因為通道上的燈光一般會設計成昏暗的,走到盡頭忽然感覺豁然開朗,它的作用其實就是結界的設計效果。我們可以將它比作一個過渡的區域,讓人一進入的時候,就能知道這個空間跟外面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整個心能瞬間寧靜下來。

不為風格而設計,做有靈魂的空間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安藤忠雄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現代建築大師,對於他的作品我們早已耳熟能詳,雖然某些看起來我們可以學到的很多,但是當真正地瞭解過後就能知道,他追崇的是人去適應環境,這樣的觀點與中國室內設計的觀點不太相同,前者最重要的是全方面地注重人性化,空間和設計都是為人服務的。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觀嵐國際GID設計院 • 陳登銀創意中心首席創意總監 陳登銀

藏在森林裡的建築:POLA美術館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POLA美術館由日本日建設計公司安田幸一先生設計,當時設計主題“自然與美共生,建築從入口就讓人感覺到非常神秘,隱隱約約能看見一點,但是看不清楚,讓我們在沒進入之前就有了一些期待。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安田幸一先生在設計的時候考慮了保護環境的問題,他盡一切可能減少對原始森林的破壞,高度控制在8米以內,並且讓建築藏在樹林之中,努力讓建築與周圍美麗的環境融合、共存。因為高度的控制,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間處於地下,但是運用巧妙的設計手法,讓自然光線進入內部而使得空間非常明亮通透,完全感受不到自己身處地下空間。

環境與建築的完美融合:美秀美術館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由貝聿銘設計而成,設計靈感源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通往美術館的隧道看不到盡頭,一走出來便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經過一座小橋來到美術館面前,建築本身並沒有特別的凸顯,藏於自然,融於自然。入口處採用了日本寺廟建築結合幾何形設計手法相結合,用淡黃色木製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內的壁面與地面的材料特別採用了法國產的淡土黃色的石灰岩,這與貝聿銘為設計盧浮宮美術館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樣,同時美術館大多采用自然光,隨著時間和太陽光線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透過光影的轉化,展現出建築和室內與自然的融合。

对话日本设计|东方艺术研习营设计沙龙宁波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