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爲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主城文化休閒旅遊灣區,凸顯山城、江城、綠城風貌特色。

長江繞過釣魚嘴,水流輒北,流入了大渡口的臂彎。自古以來,濱江板塊承載著大渡口的歷史和文化,在這裡,獨具的濱水景觀、交通條件、土地資源和人文遺存綿延匯聚了一塊福地。

據悉,大渡口濱江板塊包括,老重鋼片區、釣魚嘴半島和小南海片區,未來這三大片區將通過全長21公里的濱江路連為有機一體。根據規劃,濱江板塊將依託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馬桑溪古鎮、釣魚嘴半島,佈局引進重大功能性項目,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打造成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主城其它相對成熟的濱江板塊,大渡口濱江區域後發優勢比較明顯,這裡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漫長的江岸線,同時還具備發展文旅產業的先決條件,前景很被看好。近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大渡口調研時強調,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注重規劃先行,突出生態功能,把長江沿線寶貴資源保護好利用好。

這其實為大渡口濱江板塊的開發定好了調。

1

老重鋼片區

大渡口濱江板塊三大片區中,最被大家熟悉的當屬老重鋼片區。原因很簡單,重鋼這座西南地區赫赫有名的鋼企,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成了大渡口的代名詞。1965年,重慶市政府為了服務好重鋼,特意設立了大渡口區,從此以後,大渡口就深深打上了重鋼的烙印。

2011年,歷時三年的環保搬遷後,老重鋼片區也將迎來重生。作為重慶主城“兩江四岸”濱江地帶重點片區之一的老重鋼片區,未來將按照“工業記憶、創意水岸”的城市設計,打造生態優先的宜居之城,產業群集的創意之城,立體多維的暢通之城,時尚多彩的濱江之城。

老重鋼片區規劃總面積6.95平方公里,主要佈局了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以及濱江崖線公園項目。其中,前者還是大渡口濱江板塊文化創意的一大重點,具有戰略支撐作用。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是以大渡口區重鋼廠原址為基礎,依託其工業遺存打造而成的。項目佔地142畝,總規模14萬平方米,由重慶工業博物館、文創產業園和工業遺址公園三個部分構成

,對標北京798藝術區、上海8號橋創意園區、成都東郊記憶等國內知名的工業文化旅遊地標。據悉,整個博覽園預計有望於2019年上半年全面建成。

重慶作為中國的老工業重鎮,在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第一輛CQ260型軍用越野汽車……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看到的是濃縮的重慶百年工業史。這裡不僅有重鋼存留物,還有許多代表重慶工業的收藏品,目前已累計收集到1000餘件重慶各個發展時期的工業展品,除了“鎮館之寶”蒸汽機、原重慶特殊鋼廠的大型鍛壓設備5噸錘,還有長安系列汽車—麵包車、自主品牌轎車、合資企業轎車等。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是我們大渡口區未來打造文化休閒旅遊,發展文化休閒旅遊業的一個示範帶動性項目,也處在我們濱江文化休閒旅遊項目產業經濟帶。未來我們的濱江文化休閒旅遊產業經濟帶,就是以工博為重點,連起馬桑溪古鎮、濱江岸線、釣魚嘴,整體融入我們的‘十三五’文體旅產業規劃當中。”大渡口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稱。

值得一提的還有,隨著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的興建,該片區的交通也將得到全方位的改善。

根據規劃,一條隧道將激活整個重鋼片區的交通狀況,東接重鋼博物館,西端出口位於柏華街和袁茄路的交匯處,直接連通內環快速,成為連接工業文化博覽園和內環的主要通道,也將形成整個重鋼片區南部的重要幹道。未來,軌道12號線也會從工業博覽園一側通過。

此外,緊鄰長江,水路將成為進入博覽園的特色通道。據瞭解,過去的重鋼貨運碼頭將改造成為旅遊碼頭,打通水上通路。

而在工業文化博覽園上空,未來也許會架起一條索道。據介紹,業主單位計劃從大渡口思源公園的山頂建設一條景觀索道,把工業博覽園與大渡口核心區相連。屆時,人們可乘索道直接從空中進入,鳥瞰整個工業文化博覽園。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濱江崖線公園效果圖

除了工業博覽園外,與之毗鄰的濱江崖線公園也是很值得期待。崖線公園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重鋼片區與大渡口中心區域以一座懸崖劃開,這座崖體高度在50-100米左右,總長度約6.9公里,東側崖下為重鋼舊址即現在打造中的工業文化博覽園。

如何合理利用好這片“重鋼崖線”?相關部門一直在思考。幾年前,曾設計了一些方案,但過於側重商業開發,受限於地理條件很難實施。後來,大渡口區相關部門經過分析,基地內適宜建設用地很少,無法大規模建設,修建公園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崖線公園這一概念最終才浮出水面。

大渡口區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重慶美麗山水城市規劃》中,已將“重鋼崖線”確定為重要山體景觀、景觀眺望點,以及主城區的“綠色廊道”。同時,也是長江沿岸自然景觀展示面、城市特色山崖的重要承載地。

2018年大渡口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設崖線公園作為今年政府工作重點之一,這意味著崖線公園開工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崖線公園將與工業文化博覽園相得益彰,成為大渡口濱江板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

馬桑溪古鎮

與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還在建設不同,濱江板塊另一個文化旅遊示範項目,千年古鎮馬桑溪經過一年多的復建,已經於去年1月24日對外開放。馬桑溪古鎮,為典型的長江上游碼頭山地街鎮地貌。整個街區臨江而上,分為四級臺階,共有三街九巷。古鎮景區除了傳統建築,還有馬桑溪大橋、老成渝鐵路、老碼頭等景觀。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馬桑溪古鎮

據瞭解,古鎮因馬桑樹而得名,因鄉紳設義渡而揚名天下,明清鼎盛時期曾為重慶長江上最大的渡口,大渡口即源於馬桑溪。滔滔長江水見證了馬桑溪古鎮的輝煌、蒼桑與大義。市委書記陳敏爾在馬桑溪古鎮調研時表示,古鎮“義渡”文化內涵豐富,要彰顯厚重歷史和人文特色,留住美麗鄉愁。

3

釣魚嘴半島

如果說,在濱江板塊三大片區中,最讓大家熟悉的是老重鋼片區的話,那麼最令外界期待的當屬釣魚嘴半島。釣魚嘴位於大渡口區東南角,與巴南隔江相望,總面積7.92平方公里,江岸線長10.26公里,是主城區唯一未開發的半島。因其擁有稀缺的半島資源、超長的江岸線,以及不可多得的生態環境,而被譽為“下一個江北嘴”。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釣魚嘴半島效果圖

自開發伊始,大渡口區政府就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來打造釣魚嘴半島。近年來,軌道交通2號線延長線的開通以及釣魚嘴1號路、白居寺公園、白居寺長江大橋、陳家閣立交等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為釣魚嘴打造生態宜居半島埋下了伏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22日,因故而停工了一年多的白居寺長江大橋的重啟,為釣魚嘴半島下一階段提速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瞭解,白居寺長江大橋介於馬桑溪長江大橋與魚洞長江大橋之間,項目起於釣魚嘴陳家閣立交,止於巴南內環太陽崗組合立交,全長3.5公里,計劃2019年投入使用。白居寺長江大橋的建設將使主城十大片區的龍洲灣片區、釣魚嘴片區、重鋼片區連為一體,有利於統籌開發,協調推進,加速提升主城南部城市形象。

大渡口濱江板塊,將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灣區!

軌道交通5A線路圖

與此同時,起於渝中區富華路,貫穿九龍半島、李家沱、釣魚嘴半島止於大渡口跳磴的軌道交通5A線,也被列入今年重慶市級重點項目準備名單,這意味著釣魚嘴又將新增加一條軌道交通線,將極大地提升該片區對外通達性和聚集效應,從而加快形成生態宜居環境。

除了老重鋼片區、釣魚嘴半島,小南海的未來也是值得關注的。據悉,小南海片區將作為大渡口發展文化休閒旅遊業的主要載體之一,著力打造集文化宗教、休閒觀光、康體健身、商業居住等為一體的多功能都市旅遊目的地。

總而言之,大渡口濱江板塊壯美畫卷正一點點變為現實:這裡未來將成為主城文化休閒旅遊灣區,凸顯山城、江城、綠城風貌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