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以下的圖片能迅速看懂嗎?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看看課本上的這一頁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不看右邊提示,左邊的能看懂嗎?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命的“二簡字”

這些字看似缺胳膊少腿,酷似“火星文”,是曾經在報刊雜誌、教科書和民間書寫中常見《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漢字,簡稱“二簡字”,是漢字簡化用力過猛的結果。

為普及教育和方便書寫而對漢字進行簡化,自清末到民國,簡化漢字想法由來已久。大師錢玄同1920年在《新青年》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提出要給漢字瘦身。後來制定了八種簡化策略,胡適等人熱烈響應,稱“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是一件“驚人的革新事業”。

1956年,國務院公佈《漢字簡化方案》,在總結前人經驗、謹慎梳理古代俗體、簡體字形的基礎上出臺的。1964年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這個總表收錄了2235個簡化漢字,成為目前通行的規範漢字的來源。這批簡化字的來源主要是古代的俗體字,有的俗體字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特別在宋元以來的抄本、刻本和碑本中較為常見,具有相當的科學性。

在當時,文字簡化並非文字改革的最後目標。毛澤東在1951年就曾經說過“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許多文字專家深信這一點,而繼續簡化,有利於在過渡時期減少漢字在使用上的困難。

與那個年代其他的事物一樣,漢字簡化這個具有很強學術性的問題,被賦予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原因在於,簡化字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其來源也是人民群眾的智慧,代表著“工農階級先進文化的方向”,為此還上升到了路線鬥爭的高度。

編定第一套簡化字的時候,簡化字的來源主要是古代的俗體字,有的俗體字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特別在宋元以來的抄本、刻本和碑本中較為常見。再想找這種古代俗體字,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於是只好從“群眾的創造”中找流行的字。

1972年,郭沫若在《紅旗》刊文談如何尋找簡化字:“從事文改工作的人,應該經常注意民間的簡化漢字,吸取其可取者而隨時加以推廣。國務院所頒佈的簡化漢字,是應該隨時增加的。”“遵循毛主席教導,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於是,文字改革委員會出臺了制定“第二批簡化字”的原則——“廣大群眾對漢字進行的簡化,充分顯示了群眾的創造精神和豐富的智慧。從事漢字簡化工作,就是要總結群眾創造簡化字的規律,應用群眾簡化漢字的方法,在廣泛蒐集群眾中流行的簡化字的基礎上,對漢字進行整理和簡化”。收集的資料,主要來自文字改革委員會1972年各省、市、自治區徵集的新簡化字材料,推薦的新簡化字材料,以及群眾來信中提供的新簡化字材料。然而,這些所謂的新簡化字,很多隻是來自各地人們“大字報”裡的創作,為簡化而簡化,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約定俗成機會,不是成熟的俗體字。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及各省級行政區一級報紙發表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人民日報第二日起即開始試用,這就是所謂的“二簡字”。

“二簡”幾乎動用了所有的方法,想方設法減少筆畫、簡化結構。“二簡”突破了“以利目前使用”、針對常用字的原則,力圖全面的改進漢字的總體功能。因此,淘汰了一部分“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改為同音字;將一些複雜的偏旁和結構簡化或變換為新的寫法;合併了一部分偏旁。這種簡化實際上是對漢字進行了大的手術。

簡化結果是二簡字比原來的一簡字的筆畫幾乎減少了一半。在看似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引發了巨大的反彈。

胡愈之、王力、周有光等本是文字改革委員會的重要人物,認為二簡字有很大不妥之處,一些字根本就是生造。

對“二簡字”持批評態度的人認為,“二簡”方案放棄了原來取得成功的以“簡化偏旁”和“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為簡化的主要方式,而是缺乏規律地甚至是大量地簡化字形;一些字只在個別行業或某個地區使用,普遍性不強。有的為簡而簡,是人為新造的,缺乏約定俗成基礎,所以難以推行。而且方案擬訂和公佈過程十分倉促,事先既未召開文字改革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也未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不像“一簡”方案那樣慎重地事先廣泛徵求意見,專家反覆討論、徵求意見並修訂。

1978年4月到7月,教育部和中宣部分別發出內部通知,在中小學課本、教科書和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使用第一表簡化字。

“二簡字”停止使用,但是並沒有作廢。文字改革委員依據約定俗成和合理簡化的原則,又綜合之前各界對草案提出的意見,做了許多工作,反覆進行逐字審議。最終於1981年8月制定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修訂草案)》,這個草案共收簡化字111個,刪除了另外一百多個飽受各界批評的“二簡字”。

這個修訂草案再次面向群眾徵集意見,同意簡化的佔據了多數。有些群眾甚至還覺得簡化字收得少了些。但也有群眾提出不同的意見,也有中央領導認為需要對漢字簡化工作再進行通盤考慮,慎重進行。結果修訂草案又是一拖再拖,方案始終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隨著“左”的思想風氣一天天的糾正,久拖不決的修訂漢字簡化方案來了一個全盤改組。1985年1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簡稱國家語委),強調國家語委要“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這一通知表明拼音化道路已被放棄。

1986年6月,國務院轉批了國家語委廢除二簡字草案的請示,併發出通知說:“當前社會上濫用繁體字,亂造簡化字,隨便寫特別字,這種用字混亂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廢止1977年的二簡字草案,也等於將後來的修訂草案和增訂草案統統廢除。

國家語委重新發表了《簡化字總表》,共計2235個簡化字,只對1964年編印的《簡化字總表》中的6個字做了調整,沿用至今。這表明,“二簡字”這個從1972年就開始醞釀的特殊時代的產物,被徹底否定。

附:簡化過度對姓氏影響

一、“傅”姓與“付”姓

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傅姓而無付姓。而二簡字將“傅”簡化成“付”(在此前民間的碑刻當中對於“傅”就有這樣的簡化寫法),雖然對二簡字很快叫停,但是這次更改在社會影響很大。此後在大陸的許多文獻中兩字幾乎不分,比如:傅作義將軍的名字在二簡字後成了付作義,很多姓傅的更是在戶籍上大量改成為“付”,甚至有的一家人出現了兩個姓的寫法,實屬謬誤。

二、“蕭”姓與“肖”姓

歷史上確實出現過“肖”姓,但非常罕見。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卷103:“肖:漢,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陳留人,見《印藪》)。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肖姓為稀有姓氏,完全不見於香港臺灣或海外華人地區。這可以間接證明如今中國大陸絕大多數肖姓實際上是由於二簡字簡化的“蕭”姓。二簡字將“蕭”簡化成“肖”(此前民間對於“蕭”曾有這樣的簡化寫法),此後在大陸的許多文獻中兩字幾乎不分,比如:中國名將蕭勁光在二簡字後成了肖勁光,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於一篇文章中同時出現蕭勁光與肖勁光。

三、“閻”姓與“閆”姓

《康熙字典》:閻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後。

《說文解字》:有閻無閆,閆乃後世俗字,閆非姓氏。

閻氏家譜譜牒資料:

閆同閻,百姓們寫閻字麻煩,所以就有了閆字,出自民間。 閆讀鹽音,和閻字同音,古書上說是兩個字。在漢代有一本大辭典,叫《說文解字》,其中只有閻字,沒有閆字,而古人編《百家姓》時,因為看到許多人姓閆,就編進去了,同時閻姓也是另外一姓。閆姓人的家譜,和閻姓人的家譜,在寫堂號時都寫成太原。這樣就讓人去猜測,閆姓可能是閻姓的一支。古時常有這種事,同一姓氏的人,為了避仇,將姓改換或者改寫,是不是閻姓人也為了這原因,將姓改寫成閆呢?或者因為平民百姓,為了寫字省事,就簡寫成閆?因為古代史書上不記閆姓,所以閆姓人物應當在閻姓中去找。而閻姓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

“閻”與“閆”的歷史

“閆”曾作為“閻”的簡化字,但已停止使用。目前閻和閆已分成了兩個。

閆姓為閻姓的別支。《姓譜》分閆、閻二姓。《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因閆、閻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故閆姓和閻姓人家的堂號都是太原,古代他們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說閆姓望族居天水)。由於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百家姓》裡,兩姓並存。

“閻”與“閆”的現狀

《現代漢語規範字典》597頁:閆,姓。閆不是閻的簡化字,閆和閻是兩個不同的姓。598頁:閻,姓。閻不能簡化為閆。

類似的,還有戴姓簡化為代姓,辨姓、辯姓簡化為弁姓或卞姓等。

【部分資料來自紙質圖書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