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深圳哪個城市發展前景好?

見解派

這幾天,頭條一大堆關於上海、深圳、廣州的各種比較的問題,個人覺得,要討論相關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立場和標準。

一個城市的發展相對於不同階層、不同範疇的人而言其判斷的出發點,考慮因素以及相應的標準是不相同甚而是迥異的。比如,我輩平民老百姓和機制內的要求和看法顯然很不一樣。

在機制而言,炫目的數據,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宏觀的經濟目標、管理和管理的結構性和效率等等才是重要和關鍵的。

在平民老百姓而言,個人的機會、前景以及發展空間,社會包括機制對於個人和個人的社會行為約束的自由度和態度或許才是關鍵的。

當然以上無論哪種社會形態和模式,民生服務、社會保障也是考慮因素,但顯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和部分。

因此要比較,首先要明確立場。有了立場才可以有相應的出發點和要求以及標準。

上海和深圳,從政治地位而言,從機制、體制內部的結構性和計劃性而言,從完善的社會規劃發展的角度而言,深圳難忘上海之項背。簡單舉個例子,上海證劵交易所與深圳證劵交易所無論在政治地位、計劃性規模、體制目標的側重方面都有著一個誰先誰後的基本前提。

這個例子也可以引申到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和定位等等方面。

一句話,上海更具機制和體制意義上的權威性和優先性,在這個角度看來,其無法撼動的政治地位、機制規劃的商業地位是深圳所無法比擬的。

也因此,社會各個層面的結構以及相對固化的特質也就更完善、更穩固。

然而,熵的最小化就是一潭死水——這意味著隨機變量的不確定性極小(裝逼一下)。結構越完善越固化,社會基本層面的活力或者說“投機性”就越缺乏生存和擴展的空間。

而相對而言,深圳由於其背景特色以及比鄰港澳的地緣因素,內部本質和外部衝擊的結果造就了這個地方“開放性特色”甚至是機制所不願意看見的“無序開放”的特色。注意,這種開放不是機制刻意的、有序的、約束下的推動而是從下而上的實際的、現實的需求。

簡單而言,上海某種意義上是一個閉環,而深圳是一個開環。

因此,在機制管治層面,深圳相對於上海而言顯得更無序,而在社會層面,深圳則更具活力或者說“更具投機性”。

其實,從近幾年的人才流動和流動性的特點可以看到這一點,深圳的人才流動性更充分,而且特點很明確,找份更體面的工作顯然應該去上海,但要創業搏一搏當然要到深圳。其實用“人才流動”這個概念或者不完全準確,應該用“人力資源的流動性”比較貼切一些。

從社會化人力資源的自然流動可以看出,非機制、非規劃的產業發展、隱性的、潛在的產業形態的豐富和活躍程度,上海要遠遠落後於深圳。

如今的商業化社會,創新型產業,非傳統產業將主導社會發展的未來,而期間,資本的活躍和活躍程度至關重要。

舉個例子,一百萬資金從上海流出境外轉折幾次回到上海,其時間和效率與同樣的資金規模從深圳流出再轉回,在渠道的多樣化形式以及運轉效率方面,深圳要遠超上海。

僅僅資本的國際流通性和流通渠道的有效性和活躍性而言,幾乎就可以說:足以奠定兩地未來商業發展的根基。

因而,在非機制條件下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和發展未來而言,能夠與港澳這類全球性資本流通的關鍵而重要的節點“無縫對接”的深圳,其商業活力、充分的機會保證使得深圳極具而且更具“投機性”特質。

與資本流通相對應的是商品流通以及其他形式和類型的社會流通性的活躍和效率。而這樣一些超越機制和計劃之外的產業形態、產業模式的存在,正是社會發展所必須也是極具必要性的方面。

因此,個人以為,在商業化發展未來以及社會發展未來的角度而言,一個指標性概念決定了兩地的未來,那就是社會化的“熵”。

上海的“熵”太小,而深圳的“熵”,則顯然是國內各省市中最大的。

有趣的是,在過去一百年,上海的輝煌正在於這一點,社會化的“熵”很大,商業化程度和投機性充分,而如今,他正日益失落這一“優勢”。

取而代之的,是後起的深圳。


用戶51817793979

深圳基本上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也造就一群背井離鄉、開荒拓土的弄潮兒。能留下來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在深圳的兄弟,哪怕是一個億萬富翁和一個物業保安在一起,大家見面都會聊彼此在深圳的經歷,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有喜有悲,有迷茫,有希望。大家彼此坦誠相待,惺惺相惜,沒有裝逼。所以彼此相互理解包容,我來深圳多年沒見過打架鬥毆的,吵架的少之又少。大家有的,只是謙虛待人,和務實的拼搏。


獨特的一幫人也造就了獨特的商業氛圍及特有的深圳文化。深圳人是全國有名的不夜城,晚上十點鐘深圳夜生活才剛剛開始,逐步熱鬧起來。酒桌上幾乎看不見勸酒的,大家討論重心永遠是合作,產品,商機,創新。

深圳是科技之都,創新是深圳的靈魂。大家沒了以前的投機取巧,雖然節奏快,更多了一份從容。知道腳踏實地,從革新創新尋找突破口和自己的價值。

最後談一下大家經常提到的~城市底蘊。我覺得人才是一個城市底蘊的載體,深圳的創業者有著超強的向心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有著寬闊的包容心。

我覺得底蘊來自於有條不紊的排隊;遇到矛盾,大家相互理解的一個微笑;來自對這座城市的信心,來自自己紮根這片熱土一顆奮鬥的心!


往生拾夢26221713

筆者認為兩個城市都有其優勢特點,深圳是外來城市,對外來人口更加的包容,更容易讓優秀的人才感受深圳的平等,而上海相對來說就比較的保守。

深圳可以說適合不同文化層面的人去闖蕩,而上海的門檻就比較高,是聚集了高文化高素質的人才城市,當然深圳的精英人士也非常的多,只是相對來說更包容一點。

我們都知道上海是金融城市,很多外資企業及金融機構的都在上海有分公司,而深圳可以說是一個互聯網科技公司,走出了騰訊華為等企業,是一座熱愛創新的城市。

其實這兩座城市各有特點,上海是一座擁有歷史的大城市,就像一個大叔,而深圳就像一個青年,大叔擁有著沉澱多年的資源,而青年卻擁有活力和創新。


樓盤網

毫無疑問,深圳比上海更有前景。

深圳超越上海是必然的趨勢。

使一個地方快速發展首先是人不是物。

上海與深圳相比,主要敗就敗在環境所造成的思想因素。

一、創新意識。

深圳自上世紀70年代未改革開放以來,開放、改革、創新意識一直領跑著整個中國,全國幾十年來,中國沒有一個城市能超越,無論那一個地方的人來了深圳,都被邊座城市一種巨大的魔力驅動,使你急速前行,然後敢為人先,敢吃頭啖湯。

因為來到這裡的人都被深圳洗腦了,洗得沒了懶惰,洗得脫胎換骨了。個個都好象打了雞血一樣,想創業,想不平凡、想淘金、想冒險、想出人頭地…

二、深圳特定的環境。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未起,深圳建立了全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到目前為止將近四十年,在這不夠四十年的時間裡,深圳特區從剛開始的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逐步擴展到全深圳轄區,由原四個區一下子擴大到目前的八個行政區和兩個新區,特區面積由原來的6平方公里擴大到1997.27平方公里。由幾個小漁村蝶變成了今天琳琅滿目的摩天大廈、中國改草開放的窗口、世界經濟最成功的唯一因素。

短短的幾十年間,中國封閉自守的思想在這裡打開,恰得其所!

在中國其它地方行嗎?也行,但敢說,當時在中國無一個地方能比深圳更恰當!鄧老先生畫深圳這個圈圈不是那麼容易畫的!

深圳處於珠江口東岸,南海之濱,與當時經濟號稱亞洲四小龍的香港大面積接壤,選址在深圳,簡直是油然天助矣!

那時香港己是世界金融和製造業中心、世界資訊的窗口,經濟極其發達,選址在深圳建特區,更容易吸引香港及通過香港來了解深圳、在深圳投資辦廠辦企業的淘金人士。

這批海外淘金人士不但帶來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也帶來了全新的優勝劣汰、激烈競爭的環境意識及象陀螺旋轉一樣飛快的世界經濟資訊。

廣東向來受海外文化影響就大,海外淘金人士蜂湧而至,敢吃天下頭啖湯的廣東人以至後來南下的國內有志人士、務工者、下海者、海龜(歸),等等,很多新知識新問題一點就會,一學即懂。他們對非大鍋飯的管理方式已駕輕就熟。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海國企多,受吃大鍋飯的傳統思想制約、束縛、影響,改革不徹底,很多人還留戀在昔日的夕陽產業中,思想不解放,因循守舊,固步不前。或自以為還是中國製造的“一哥",其它地方都是“鄉下人”。

三、本土企業、迅猛崛起

深圳這特定環境所形成的熱土,己培育出全中國,不,全世界一朵朵商業奇葩,光芒四射。培育出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無人機、平安保險、華大基因、萬科、招商、大族激光、正威科技、飛亞迪、長城電子、神舟電腦等等一大批本土企業。

經濟一路高歌猛進,過關斬將,GDP每年以8%以上高速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己排全國第三位。近年來,上海每年增長的速度均大大低於深圳。

深圳這種人文環境、特定的氛圍,不是那一個地方都可以複製的。而上海正是缺乏深圳這種內在的、特定的因素,要追要改要學,那都達不到深圳這種境界的,原因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四、粵港澳大灣區更肋深圳插上騰飛的翅膀。

最近中央出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方案,要把深圳打造成首爾、東京一樣國際化大都市,在經濟和技術發展上更具創新性更具靈活性。五年內超越東京大灣區,未來打造成世界一流大灣區。處於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深圳,發展前途上海是比不了的。

所以,要問上海與深圳那個前景遠大,那我肯定說是深圳。


關外刀客1

經過分析 作為一個外來人上海和深圳都去過 感覺上海和深圳都不屬於自己 深圳的粵語上海的吳語 這兩個城市的發達也是很多外來人的夢想 尋機的地方 甚至在這裡安居 上海和深圳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 上海也算是老城和現代化的結合 深圳完全現代化 上海的飲食不習慣 深圳的飲食不習慣 上海有外灘 深圳有海 上海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 深圳也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上海老年人比較多 深圳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大街小巷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年輕人 當然上海的美女沒有深圳多 但上海個把美女都比深圳要好看上海的環境好樹是綠的 深圳的綠化好樹是黑的上海的生活比較純樸古典 深圳的生活比較現代雖然深圳大部分都說普通話 但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坐地鐵還是聽到粵語比較多 因為畢竟深圳離香港一寸之遙 上海好像說普通話更多些 在上海工作和深圳工作的工資待遇都好 但上海工資待遇更高些。 在比較上海和深圳的地形 上海國際大都市 深圳一線城市 上海城市jdp比深圳高 是深圳城市jdp兩倍左右 上海人數比深圳人數多 上海兩千多萬人口 深圳一千多萬人口 上海周邊城市有蘇州杭州 深圳周邊城市有廣州香 港 上海是東沿海岸城市 深圳是南沿海岸城市 上海與日本九州島和韓國首爾相望 深圳與馬來西亞相望 提到這些就不得不提到機場了 個人認為上海機場和深圳機場比較 上海的機場更發達 雖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外觀很漂亮科技化 但深圳的國際航線沒上海發達 上海離日本韓國很近 如果去首爾東京 上海出發坐飛機更近時間更快 深圳就相反了 如果從深圳出發去東京時間就過得慢了 上海到東京兩三個小時 深圳到東京五六個小時 上海到東京美國以及其他航線都很多 深圳就相反了 如果深圳到東京美國坐飛機的話也就兩三個航線 而且有的是長途停站才到達不是直接到達目的地 忘了說了上海的外國人很多 深圳少 如果娛樂的話 雖然廣東有澳門 和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相比我更喜歡去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去玩 雖然澳門的娛樂行業勝過拉斯維加斯 從環境及出名度 拉斯維加斯更美 澳門和拉斯維加斯 澳門就像地獄 拉斯維加斯就像天堂 澳門街道骯髒 拉斯維加斯街道乾淨 澳門始終是廣東人的地盤 拉斯維加斯異神脫俗 去澳門感覺靈氣消失了 拉斯維加斯靈氣上來了去澳門看看荷官的臉色 感覺只能給澳門送金 去拉斯維加斯感覺娛樂中帶優雅感 。反正上海和深圳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上海發展過頭了 深圳還有未來 在上海和深圳之間做出選擇 想了很久依然想不出答案 到地哪個城市好 我想如果到這兩個城市發展而且心志更高更加具有野心更想到國外發展 貿易 投資經商定居 我想上海應該很合適 如果在國內定居養老深圳應該很合適。


TGV8

上海是有歷史底蘊的城市,深圳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興城市,差距太大了,非要比較,可能是50年以後?

深圳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人性的光輝在深圳充分的體現,中國人確實勤奮,深圳人,中國人楷模。

上海人素質教育優勢明顯,國家投入明顯大於一般城市,在美麗的城市氛圍下,更加吸引國際上更多的人才,上海保持優勢沒有困難。

就數據來看似乎深圳成長性更好,卻因為城市規劃設計一塌糊塗受制約。好在人可以彌補。深圳要追上海難度極大,又不是不可能。

如果國家粵港澳灣區戰略實施成功的話,深圳必將超上海。否則,深圳還是廣東一個漁村,大漁村,上海永遠是中國第一大都市。因為,深圳已經沒有地皮,也沒有城市建設的空間,也已經搞成這樣了(czc),就城市建設而言,深圳永遠不會超過上海。

經濟發展上,其實國家規劃會很快就能看的到了。


david62304560

深圳前景大。上海是舊貴族,深圳乃新貴。城市競爭力主要取決於企業競爭力,像華為、騰訊、平安、招商、大疆無人機、華大基因、比亞迪、萬科、華僑城等等優秀企業就是最強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深圳是中國的未來。


hnrwgh111

深圳與上海是競爭的少合作的多,每天吵深圳與上海誰強誰弱,沒有多大意義,基本上都是爭強好勝之流的面子之爭,感情之爭,地域之爭!

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恢復到古代時GDP佔據全球70%那個繁榮時代,必須建立象紐約,倫敦,東京那樣有全球影響力的大都市,中國人口是美國6倍,絕對不會僅允許在中國只出現一個國際大都市,中國必定發展多箇中心城市,簡單的說不會讓上海一家獨大,同樣也不會讓深圳一家獨大,環京,環滬,環廣深中央都會統壽兼顧,甚至必要發展東北瀋陽,西北西安,西南成都,重慶,中部武漢長沙,沒有10個國際大都市怎麼拉動10於日本人口的大國?6倍於美國人口有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根本拉不動中國經濟發展!

中央對那個發展滯後一點就政策傾斜誰,所以不可能讓北上廣深哪一家獨大的!


陳陳陳

深圳老是要和上海比,深圳有了點成績尾巴翹起來了,告訴深吹國家可以沒有深圳(可以再畫個圈),上海是國家的定海神針,沒有上海不可想象,國家重大的科技項目在上海,深圳是消費型科技,以山寨電子產品為主。


鷹撕猴子23435347

深吹總是拿GDP說事,GDP是什麼?不是創造財富的指標,是生產規模,在當今產能過剩的中國攀比GDP是天大的笑話!買了90美元的手機散件花5美元的人工成本再繳3美元的稅,賣100美元賺了2美元,都創造了100美元的GDP,有意思嗎?山東省今年上半年財政虧損,靠國家輸血才能維持,可GDP排名全國第三,東北的一些城市GDP都很高但都嚴重虧損! 只有稅收才是創造財富的指標,這個指標上海與深圳之比在2014年是2.71倍(7161/2642),以後逐年擴大到今年上半年的4.96倍(5930/1196),差距越來越大!深吹喜歡用所謂的“人均GDP”來與上海比較,真是可笑!深圳的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上海光退休人員就有近千萬,就業人口只佔總人口不到三分之一,有可比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