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AI化 它將給你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

7月4日下午,百度高級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突然在朋友圈透露,“百度地圖流量暴漲,運維同學壓力巨大”。

百度地圖突然湧入爆炸式的流量,也許與王海峰對百度地圖的一場公開“小考”有關。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王海峰說出了一段繞口令式的複雜需求,百度地圖則完美展示了對於複雜需求的聽清、聽懂和滿足。當天百度地圖流量的暴漲,也說明了能夠真正理解並滿足用戶需求的百度地圖,對用戶的吸引力。

地圖AI化 它將給你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

據王海峰介紹,百度地圖的這些能力,除了地圖本身的技術,還有百度大腦的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支持。AI加持下的百度地圖,不僅能聽懂複雜的長語音,還能為用戶提供覆蓋出行前天氣信息、路線信息、出行中道況信息、出遊信息等多維度個性化出行場景信息的秘書化服務等等。

越來越智能化的服務,透露出百度地圖的變化風向:正在積極推進AI賦能深化,人工智能將成為百度地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籌碼。

今年3月22日。百度宣佈進行業務架構調整,原地圖事業部併入AIG(AI 技術平臺體系),向百度高級副總裁王海峰彙報。

外界猜測,併入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進一步深度整合NLP、KG、Speech、Big Data 等在內的百度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

百度地圖為何要人工智能化?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比較有共識的是,AI音箱鏈接起了家庭場景中的各項服務,作為人工智能家庭落地的入口有很大的優勢。那麼基於LBS的地圖鏈接著各類現實POI數據,理論來說它也可以成為一個復刻現實世界的人工智能入口場景;

2、地圖最核心的價值是數據沉澱。而人工智能最核心的需求是數據需求,地圖將持續為AI主航道發展持續輸血;

3、百度最近無人車動作頻頻,並且已經拿到了牌照,高精地圖也是無人駕駛的一個重要支撐,而AIG體系內本身有一個高精地圖部門,百度地圖併入AIG,顯然是百度高層是希望加強各部門間協同耦合效率,使人工智能技術能更好的落地融入到產品之中。

百度地圖從2005年上線至今,經歷了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時代,在以速食主義著稱的互聯網領域,十餘載的發展彰顯出了它強大的適應力和生命力。

PC時代它跨越了空間滿足了人對於現實世界的索引需求,移動互聯網時代它使得探索現實變得更加觸手可及,併成為百度鏈接線上線下各類產品服務的基礎陣地之一。可以說百度地圖之於百度,始終扮演的是一個急先鋒的角色,承載著百度在不同時期的戰略落地任務。

地圖AI化 它將給你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

圖來自東方頭條《中山小程序開發-百度劍指微信 準備開放小程序生態 全域推智能小程序》

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宣佈百度的重點將放在AI的商業化和產品化後,百度地圖也進一步加強了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帶來了更為智能化的產品體驗,展現出復刻現實世界的更多可能。

數據生產全流程AI化 夯實智能出行基礎

地圖安身立命的根本源於數據,所以數據的AI化是地圖AI化的根本。依託圖像識別、OCR等人工智能技術,百度地圖的外業數據採集實現了高精地圖全景採集車數據生產力的升級,導航信息全要素的同步識別,擁有了更為豐富的三維道路信息和釐米級精度的車輛定位能力,這將大大提升百度地圖POI的採集效率與質量,為高精地圖以及無人駕駛的發展打下堅持基礎。

在業內數據處理方面,利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百度地圖同樣打造出了數據處理圖像深度學習自動篩選功能、全景圖像自動識別技術、多源數據自動識別差分融合工藝“三大技術”。

數據處理圖像深度學習自動篩選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能從採集的原始影像中快速識別道路形狀,提取道路輪廓並自動化補充車採盲區位置形狀繪製工作;全景圖像自動識別技術基於大規模圖像訓練,能精準差異化識別目前道路圖形標牌、路面標識以及文字內容;多源數據自動識別差分融合工藝縮減了異源數據人工篩選整合工作,將外業實採的不同形式數據與合作數據等多源數據實現程序的自動識別差分、屬性自動融合,大幅提升數據處理效率。

功能層面AI化升級 推動智能出行體驗升級

有了最核心的數據層面AI賦能作支撐,在用戶可以直觀感受到的算法和功能層面上的AI化自然勢在必行。

以往依託車輛軌跡數據,僅能識別到車速快慢,並不能判定車輛多少,因道路流量過載而造成的擁堵狀況判定一直是個難點。而依託AI圖像識別技術則完美的解決了車輛密度識別問題,為判定真實路面情況智能導航推薦等功能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算法層面上,百度地圖基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還實現了千人千面的“智能避堵”規劃。路線推薦的需求說到底是提供一條最快最準確的路線,但基於海量用戶需求之上,可能會出現引導過量的用戶使用相同路線反而讓本來暢通的路線變得擁堵,所以,最優路線推薦其實是一個動態博弈的過程。百度地圖“智能避堵”功能將實時道路信息客觀刻畫與用戶軌跡相結合,統籌規劃,實現了每個用戶推薦與整體流量把控的動態協同。

地圖AI化 它將給你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

(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蘇坦介紹小度車載OS)

圖來自中國汽車消費網《百度發佈Apollo小度車載OS 不僅“能說會道”還會“察言觀色”》

功能層面上,基於百度語音的小度智能語音功能顛覆了以往人機交互模式,多輪語音交互對話能力的植入完成了用戶雙手的解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景均可以通過語音召喚“小度小度”,滿足對於百度地圖內信息查詢、導航設置、路線變更等產品功能的操作需求。為廣大用戶提升駕駛安全指數的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還能針對每個用戶的出行習慣進行記錄、總結和運用,使得小度語音功能更懂你。

結合AR技術的步行導航和室內地圖則是依託於圖像處理以及影像融合等人工智能技術,完美解決了用戶導航最後一公里以及室內導航的痛點;AR景區智能導遊功能實現了查找推薦內部景點、步行導航、景區信息語音講解、查看景區卡片等功能,跨越時空讓所見即所得。

AI賦能實現了百度地圖從技術、算法以及功能層面的智能化升級,而百度地圖除了作為百度AI技術的受益者以外,擁有復刻真實世界的特殊屬性也使得它擁有反哺百度AI發展的能力。

算法和數據作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層,百度地圖產生的海量語音、定位大數據以及多維應用場景,可以投入到百度AI相關數據篩選利用和機器訓練之中,這是它作為數據原料供給者身份的存在,同時海量用戶各種場景下的調取服務需求又使得它能成為百度AI最佳的“試驗田”,輔助修正各類AI應用的落地。因此就百度AI而言,百度地圖參與形成了完整的從基礎設施層到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閉環。

百度地圖的發展離不開百度AI技術,百度AI技術的騰飛也需要百度地圖的多維支撐。可預見的是,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髮展,AI技術與百度地圖賦能融合的不斷深入,百度地圖必將在技術和算法層面獲得持續的創新能力以及在功能層面的場景化服務能力。

更加多維的服務,更加智能化的體驗。伴隨百度地圖智能出行生態的不斷完善,期待百度地圖為我們帶來更加簡單且美好的出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