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問題外長會聯合聲明發布,伊核協議前景如何?美國會做出積極響應嗎?

今古達觀

這次伊核問題外長會是應伊朗方面的要求而舉行的,

由此可見伊朗政府目前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經濟制裁措施正承受很大的壓力,它急切需要來自於伊核問題其它五國的大力支持。當然,此次伊核問題外長會的結果並沒有讓伊朗太失望,各國外長經過談判最終還是達成了一份有利於伊朗的聯合聲明。

(伊核問題會議)

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員包括除美國之外的伊核問題其它五個國家的外長,另外還包括伊朗外長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經過一番深入的交談,各方最後達成的一致共識主要包括:伊核協議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關鍵要素,各方認為伊核協議對於全球核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各國還確定伊朗已經切實履行了伊核協議,他們對於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行為表示遺憾,同時承諾將會盡量為伊朗經濟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次會議的結果非常地簡單明瞭,它延續了各國之前支持伊核協議的態度,英法德俄中這五個國即便面對美國的壓力,但是他們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對於伊核問題的態度,各國都希望能夠挽留伊核協議。那麼聯委會的這次聯合聲明能不能改變伊核協議的前景,美國又是否會作出積極的回應呢?


(特朗普)

實際上伊核協議的前景到底怎麼樣,這並不取決於各國的聯合聲明,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各國的實際行動,他們能夠多大程度保護伊朗免遭美國的經濟制裁,或者說各國有多大的決心以實際行動對抗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令。如果各國只是在精神上為伊朗提供支持,那麼伊朗最後可能將被迫與美國攤牌。

從目前伊朗總統一系列頻繁的動作我們也可以看出,面對美國製裁的伊朗實際上內心已經慌得一比。畢竟特朗普這個人敢於耍狠招,他甚至試圖要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這對於伊朗經濟無疑是致命一擊。伊朗總統魯哈尼近日在與歐盟各國領導人會晤之後曾抱怨稱,英法等國缺乏支持伊核協議的誠意,他們只是對伊朗提出了一些應盡的義務,但是卻並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來幫助伊朗應對美國的經濟制裁。

從魯哈尼的講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實際上英法等國目前只是在給伊朗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然而這卻並不是伊朗所需要的。如果歐盟不能夠以實際行動幫助伊朗對抗美國的經濟制裁,那麼一切聲明都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伊朗總統魯哈尼)

至於美國對於這次聯委會聲明的態度,顯然特朗普政府不會對此作出積極的回應。以特朗普我行我素的政策風格,他根本不在意其它國家的立場如何,他只是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為此他可能會拿出所有他能夠使用的措施。因此美國政府更可能延續自己對於伊核協議的立場,也許他很快就會推出更加嚴厲的對伊制裁措施。而至於伊核協議的前景到底會如何,這就取決於歐盟以及伊核協議其它國家會不會以實際行動維護伊核協議,甚至要為此和美國發生對抗。


李姓先生

這個在維也納伊朗外長與“中俄德英法”五國外長,在上一次簽署《伊朗核協議》的同一個房間內簽署了會後《聯合聲明》,這個聲明一共八條,前七條對伊朗在執行《核協議》方面的認真態度和執行情況給予了肯定!並且“五國”與伊朗繼續保持聯繫,並繼續要求伊朗執行《核協議》涵蓋的內容。

而,第八條:對於美國威脅制裁伊朗和要制裁與伊朗有經貿、投資……往來外國和外國企業的“要挾”給予了回擊!第八條裡有十幾項對於當前伊朗經濟和外貿的安排。

比如:一,保持和深化(促進)與伊 朗的經濟和各領域的聯繫。

三,使伊朗能繼續出口石油及石油製品、衍生品。

七,鼓勵進一步對伊朗投資。

第八條最後一項,較明確的反對美國的“治外法權”。

這個《聯合聲明》至少在表面上維護了伊朗和與伊朗有深入經貿往來國家的利益,從國際政治上給伊朗“吃力定心丸”,更直白的說:就是告訴伊朗,“五國”不接受美國的威脅,將繼續與你做生意!而你自己也不要因為美國退出《核協議》後自己也退出……就把自己逼到牆角了。估計“五國”與伊朗的交談過程中會“明裡暗裡”的與伊朗說清楚了,否則伊朗不會簽署這份《聯合聲明》,

實質上,“五國”與伊朗簽署《聯合聲明》也是在抵制美國的霸權!五國在伊朗都有不小的利益,如果“懼怕”美國的威脅、斷絕了與伊朗的往來,那麼會吃虧很多的。

第一個:就是石油漲價,由於伊朗石油出口受阻,其他產油國雖然可以彌補空缺,但是引起的石油市場波動,將會使油價提高……在國內經濟狀況都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再受到高油價的打擊,那麼經濟復甦就更加乏力了!

第二個,就是美國目前的霸權已經是“目空一切”了!如果這次跟著他的“指揮棒”走…讓美國嚐到了甜頭,將來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美國“心滿意足”了,而吃虧損失的是自己!所以,這次需要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霸權和單邊主義!!只有反過來給美國立規矩才行,而“五國”的表態,也給印度、日本、韓國和其他“退堂鼓”的國家做出來表率,也是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大夥兒都有參與進來堅定的維護自己的利益,也許讓美國知難而退。

總之,這次五國與伊朗的《聯合聲明》,表面來看確實是一份應對當前美國–伊朗緊張的重要聲明,就是對兩方都保持壓力!要求一方保持克制繼續遵守《核協議》、也是告知另一方放棄“過於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否則其他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會讓你更加孤立!目前,“伊朗核問題”似乎正在朝更加激化的方向發展,這份《聯合聲明》能否緩和美–伊之間的嚴重對立情緒還未知,還要看美國的態度!


雛菊西瓜Peterpan

謝邀。7月6日,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與伊朗六國外交部長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了伊核問題外交部長會議。會後,六國外交部長重申了要堅定不移的維護伊核協議的決心。由此可見,中國、俄羅斯與歐盟各國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依舊堅持維護伊核協議、維護中東和平、維護世界正義。儘管伊核協議還將面臨著美國的重重刁難,聯合聲明發佈以後,必將確保伊核協議的繼續履行。不過,以美國總統的行事作風,必然不會給予積極響應,接下來,恐怕還會有層出不窮的手段針對伊核協議。

新華社維也納7月6日電(記者王騰飛 劉向)伊朗核問題外長會6日在維也納發佈聯合聲明,重申各方共同維護執行伊核全面協議不動搖,並致力於解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出現的問題。

伊核問題外交部長會議各方堅定了留在伊核協議的決心

7月6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伊核問題6國部長會議,除美國以外,相關各國的外交部長全部出席。這是繼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後,相關各國第一次集聚一堂,共同商議伊核問題。會後,六國外交部長髮表了聯合聲明,一致決定堅守伊核協議不動搖。在這一項聲明中,肯定了各國在美國退出以後,對維護伊核協議所做的貢獻。五國一致同意,在美國重新制裁、致使伊朗蒙受損失的情況下,各國將會對伊朗作出經濟補償,特別是會確保伊朗的石油出口、金融渠道暢通等。

六國外交部長聯合聲明表明,伊核協議相關各國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值得一提的是,6月底,美國發出對“封殺令”,要求所有國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進口伊朗石油。而六國外交部長的聯合聲明中,卻表示要確保伊朗石油的出口。這不亞於直接給了特朗普的一個漂亮的回擊,讓其清楚明白的看到,世界並不是美國說了算,還有國際秩序和正義存在!

伊朗總統魯哈尼

美國不會積極回應伊核協議,卻無法阻止六國維護伊核協議的決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不僅僅是針對伊朗核問題,根本目的是將伊朗打趴下,如埃及和伊拉克一樣,從中東強國變成弱國。一個強大的伊朗威脅著美國的中東戰略,也威脅著美國的盟友以色列與沙特。所以,即使六國部長聯合發佈維護伊核協議的聲明,只要伊朗不屈服美國的淫威,美國也不會有積極響應。

不過,即使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無法阻止六國維護伊核協議的決心。在政治上,伊核協議六國有4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影響力不亞於美國;在經濟上,六國的GDP總量超過22萬億美元,也比美國經濟總量高;在軍事上,有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四大有核國家在,美國也不可能動用武力威脅。所以,儘管美國還會不斷給伊核協議製造難題,只要六國齊心,伊核協議前景必將是光明的!

歡迎預測,特朗普下一步棋應該怎麼走?


美國觀察室

伊核協議目前來看仍然不會解散,這一次聯合聲明有內容,但是重要在於如何落實,美國絕對沒有什麼正面響應,該怎麼制裁還是怎麼制裁!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個簽名退出伊核協定後,其餘五國一直保持克制,希望能夠維持伊核協定穩定持續下去。出伊朗之外的四國,分別在地緣、中東博弈、石油來源、難民問題上的利益驅使,不希望伊朗退出伊核協定發展核武器引發更大規模衝突。伊朗則更加務實,其中多次聲明,只要伊朗認為可以從伊核協定中獲利,就願意一直就在伊核協定中。簡單來說就是,只要其餘四國願意提供幫助抗衡美國製裁,伊朗就願意繼續保證其他國家的需求。


而在美國退出伊核協定之後,這一次維也納伊核外長會議之前,現有伊核五國面對的問題主要是伊朗尋求更大力度的援助抗衡美國和各國幫助多少之間的矛盾,這一次達成的十一條共同目標則正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

這一次外長會議聯合公告一共八條,其中比較有價值的有:各方一致肯定伊核協議的意義,並願意繼續落實、各國繼續承擔伊朗和平用核的義務、認同伊朗放棄核武換來經濟紅利的行為,最後最有意義的就是聯合公報的十一項目標如下:



不難看出這十一條目標針對性極強,全部都是在對伊朗進行經濟扶持,目的就是為了抵消美國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帶來的經濟困境。

但是有了目標並不代表未來伊核問題一切光明!各國特別是歐洲三國並不願意大力幫助伊朗,英法德雖然不一樣伊朗大亂,但是同樣不一樣自家人打自家人,跟美國鬧翻臉成為伊朗的擋箭牌。

因此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在於兩點——具體如何落實、落實情況如何如果這只是一個目標,沒有人去實施,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果各方盡力去落實,那麼美國對抗的不止是伊朗,而是伊朗背後的世界上最強的幾個國家裡面的四個。(下圖為往年伊核會談圖片)

但是我們也要客觀冷靜

,以歐洲三國的現狀來看,他們是不可能真正按照計劃落實的,其中必然會摻雜水分。不過這一次外長會議也是伊朗的一個定心丸,在這個關鍵時期,只要各方的初衷(需要伊朗和平的目標)不改變,那麼多少各方都會幫助伊朗分擔制裁壓力。


虎賁軍huben

7月6日,伊朗與英法俄德中等5國外長,在奧地利維也納,就伊核協議舉行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應該說,這次會談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對於解決伊核問題,並沒有太多的作用。事實上,此前伊朗總統魯哈尼對這次外長會晤的結果已經有充分的預期,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在外長會談之前,魯哈尼已經向默克爾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解決伊核問題方向清楚,辦法卻沒有

六國的聯合聲明已經為解決伊核問題指明瞭方向,就是要保證伊朗不會因為美國的制裁而過多損害經濟利益,保證伊朗金融通道的暢通,保證伊朗石油產品的出口,保證繼續與伊朗開展貿易,保證繼續擴大在伊朗的投資。如果這五個保證能夠做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當然會毫無作用,伊核協議失去了美國的干擾,執行得會更加順暢

五大國雖然明確指出了接下來挽留伊核協議的工作重點,但是並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自從美國5月初退出伊核協議之後,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就明確表示了,繼續維持伊核協議的決心。最近兩個月,歐洲國家一直在尋找避免美國經濟制裁的方法,但是效果並不好。現在沒有一家歐洲商業銀行甚至連歐洲政府間金融機構——歐洲投資銀行,都不願意承接今後與伊朗的金融貿易結算業務。不少歐洲企業已經開始逐步從伊朗出資,規避接下來美國的制裁措施。

5月份是英法德三國聯合聲明,這次是六國聯合聲明,態度同樣堅決、方向依然清晰,但是始終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恐怕在接下來的4個月時間裡,只要相關國家不能夠勸特朗普修正自己對伊朗的態度,再多國家的聯合聲明都解決不了問題

解決伊核問題的鑰匙在特朗普手中

5月初,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提出了重返伊核協議的12項條件,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伊朗陸續答應了絕大多數條件。但是現在美國政府和特朗普卻不再提這12項條件了,恐怕是覺得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又起到了作用,美國還沒有使勁,伊朗已經認慫,美國似乎可以爭取更多的利益。

這種得寸進尺的做法系十分討厭,又十分危險。美國此前提出的12項條件,可以說對伊朗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都做出了嚴苛的規定,伊朗願意作出妥協,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還想要求更多,甚至直接顛覆伊朗現政權,恐怕伊朗人不可能再繼續讓步了。

事實上,特朗普目前手中的籌碼並不比當年奧巴馬多多少。由於伊朗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對國際能源市場影響極大,想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完全壓縮到零,可能性並不大。能夠壓縮到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之前,每天出口100萬桶的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是特朗普的胃口很明顯比奧巴馬大得多,在伊核協議的基礎上,再增加12項條件,都不能讓特朗普滿足,可謂貪得無厭

有多少錢做多大賭局,特朗普這種空手套白狼、無本下注的方法,當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不滿。但是在國際社會最終信奉的是實力法則,再多的不滿可以轉換為聲明,但是並不能轉換為幫助伊朗脫困的具體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