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今天剛看完電影《我不是藥神》,電影結束,我抑制不住哭得稀里嘩啦,原因很複雜。剛剛回到家裡,從沒有像今晚一樣想安安靜靜的寫下這篇影評,以這種方式紀念一種痛。

迴歸正題,來聊聊這部電影吧。(很抱歉可能會有劇透,不喜歡的讀者請繞道。)

總的來說,我想這是一部人性與現實的抗爭,法與生命的權衡。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做人的底線 vs 現實的殘酷

故事剛開頭,影片給觀眾展示了程勇已經到了窮困潦倒邊緣的一個底層人物的形象——賣印度神油的程勇:他交不起房租,老婆也不要他,連孩子也養不起,甚至老爸住養老院還交不起錢。

本來,人物就這樣一個背景底下,很多人性最珍貴的東西可能會慢慢動搖,甚至慢慢被磨滅。但程勇(徐崢)堅持他一點點最後的底線,就是不犯法。這個小小的原則,在呂受益第一次上門找到程勇,讓程勇幫他從印度走私假藥給他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了。程勇毫無商量餘地的拒絕了,但呂受益,一個在生死邊緣的人,總會抱著一點生的期望的,(很契合英語的電影名:Dying to survive - 向死而生),所以給程勇留了一個電話。

隨著時間推移,電影一層層的剝開人性,那是程勇從"No"到“Yes"的轉變——現實是他爸爸患上血管瘤,需要8萬元來做手術。你想,一個連房租都交不起的人,怎麼可能拿得出8萬元來給爸爸做手術??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他只有兩條路,要麼見死不救,要麼就是放棄底線?怎麼選?看似兩條路,實則走投無路,於是程勇走向Yes,開始了鋌而走險的走私印度仿製藥“格列寧”。一瓶正版需要賣到4萬元的假藥,在他這裡只要5000元,雖然也很貴,但已經成為病友們的希望了。

從窮困潦倒的loser到人生贏家

程勇開始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大把大把的鈔票往他身上塞,最重要的是,他終於有錢給他老爸做手術了。在程勇通向走私仿製藥,販賣仿製藥的過程中,有些小插曲展現了人性這種特別複雜的東西。

例如:商人的那種唯利是圖,當患有慢粒白血病的彭浩搶走了他幾瓶"格列寧", 即使明明知道彭浩是因為怕連累家裡人,從農村跑出來自生自滅沒錢治病的窮孩子,但程勇還是追了彭浩幾條街,最後,生生把彭浩分給病友的藥,一顆顆的要回來。電影的節奏在這刻慢下來,當病友把那顆格列寧的藥放進程勇的藥瓶子的時候,好像交出了一條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沉重的東西了吧?但程勇那刻的眼裡,藥就是錢,他不能白白的被人搶了去啊。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而人有了錢,就必然會膨脹,那種掌控世界的感覺,那種誰有錢誰就是大爺的畫面感,通過程勇與團隊在夜總會的“團建”也表現得特別滑稽。程勇往桌子上大把大把的摔了一打一打的鈔票,讓夜總會經理給他跳脫衣舞,有錢人的優越感,通過這種用錢來為所欲為,表現得特別到位,甚至後來希望跟思慧發生關係,也都赤裸裸展現,程勇他確實不是什麼神,要說他有多高尚,他並沒有比我們高尚到哪裡去。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故事在這裡,從一種刺激的走私大冒險,變身大富翁,轉向了危機重重的"貓捉老鼠"的遊戲。畢竟仿製藥侵犯了瑞士進口藥商的利益。瑞士醫藥代表找上警察局報案。。。警察開始行動起來。。。

還”矇在鼓裡”,仍沒有嗅到危機的程勇恰恰在這個時候和假藥販子張長林打群架被逮到了警察局。程勇心底的膽怯,通過他對警察販賣假藥的定刑詢問就明明白白的展現出來。恰好假藥販子張長林給了他一個機會:一筆錢買斷他的渠道。

顯然,這是一個安全的選擇。程勇選擇了這個安全的選擇,人性都是怯弱的,這種怯弱是個無底洞,但這種怯弱也很簡單,最簡單的生活不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嗎?上有老下有下的程勇,選擇了自己。他明明知道,把渠道給了一個假藥販子,跟推這群病友去死沒什麼分別。但他還是選擇自欺欺人的對大夥說:張長林只是賣得貴點,1萬一瓶,還振振有辭的告訴團伙們,他們幾個還是按照3000元一瓶。程勇的選擇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沒法違背良心,但我們也抵抗不了自私,那麼,心安理得的自私,總會讓良心不那麼疼。

於是,就這樣,程勇結束了自己走私仿製藥的生涯,這是一個安全著陸,一年後,他當上了製衣廠的老闆。電影通過開頭窮困潦倒的loser,搖身一變成為人生贏家。

性命性命,大底人性總是大於命,命運的命

如果沒有下面的故事,對程勇自己而言,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做壞事沒被抓,走了狗屎運啊!

呂受益老婆的出現,卻成為程勇的命運轉折點。當程勇再次看到呂受益的時候,呂受益已經沒有人形了,剛剛自殺未遂,在醫院治療鬼哭神嚎的聲音響徹醫院走廊,特別刺耳,那明明就是人間地獄的聲音。這種聲音,刺痛了程勇被現實摧殘的曾經麻木的神經,刺醒沉睡的人性。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回到家裡,在黑夜中,只有程勇那根菸,微弱地,但一種紅紅的亮光,閃耀著。在黑夜中,程勇決定再次走私假藥。

等程勇從印度回來,呂受益去世了,有了藥,也救不回他的命了。程勇走私的假藥,只賣給特定的病友,就是當年他賣的人,彷彿覺得欠了他們似的,程勇覺得自己只能為他們承擔風險,其他外省的病友,就不在他需要幫助的名單之列。其實,程勇是善良的,雖然那時那刻,這份善良經過了精準的計算,也就是這份善良,足夠買回他的心安理得的良心。他一個草根人物,從來沒想過,要做什麼英雄。跟自己過得去,日子也就湊合過去了吧。

影片中唯一出現,一掃陰霾與緊張的貓捉老鼠氣氛的,就是日出的陽光,帶著暖意,溫和的照在程勇與彭浩身上。這陽光,大概就是人性的光輝吧。程勇問彭浩:你是不是特瞧不起我?彭浩說:是,曾經是。連一個曾經瞧不起他的病友,也看得到程勇身上人性的光輝。一個企業小老闆,為了一群素無瓜葛的病友,鋌而走險,走私仿製藥,不是人性驅使,還能是什麼?

另一方面,警方的追查還沒停止,張長林在逃,找到程勇勒索20萬,結果程勇給了他30萬。張長林說了這樣一番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那一刻,和彭浩一樣,張長林從這個草根小人物,看見讓人心疼的人性。所以有了這番肺腑之言,他告訴程勇,“這種病,他治不了。”

無論是那刻對程勇的肺腑之言,還是被警察抓到後,唯利是圖的張長林,都沒有把程勇供出來,這大概也是一種人性吧。長久以來,性善論與性惡論爭持不小,但我只相信一點,人性有共性的一面。這種共性,在這部影片從張長林這位假藥販子沒有供出來開始蔓延開來。。。

到警察搜捕病友,沒收仿製藥,關押病友,沒有一位病友出賣程勇,直到彭浩跟程勇去碼頭運貨發現警察要來抓程勇,彭浩義無反顧開著不太熟練的火車橫衝直撞的往前衝引開警察,所有人都在拼命維護程勇。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甩開警察那刻,彭浩露出得意的僥倖的笑容,下一秒,被大貨車碾碎,碾碎的不僅僅是彭浩的生命,還有彭浩想回去看看父母的心願,他剪了頭髮,買好火車票,準備第一次以人模人樣,而不是影片剛開始那種不人不鬼的形象,出現在他父母面前,然而,所有的所有,都被碾碎了。

彭浩死了,程勇親眼見證彭浩的死亡,在醫院程勇發出了激動悲痛的質問:“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

故事從這一刻,開始把程勇這個人物推向“藥神”的位置,因為明明知道印度藥廠被迫關門,只能從零售藥店回購藥,而且回購價格一瓶還要2000元,程勇不僅照單全收,還只賣500元。不僅賣給本省的病友,還賣給外省的病友。程勇雲淡風輕的說,算是自己還給他們的。

從開頭到影片結束,程勇的思想經歷了幾次變化,現實,環境,法律,良心,人性,直到程勇站在法庭上說:“希望以後越來越好吧。” 他最終被判刑5年。

《我不是藥神》:再窮也擋不住人性的光芒萬丈

影片結束的時候,報道了我國社保醫療制度等改革的進程,程勇所說的這種希望在慢慢的實現。這個世界所有所有的美好,就是從一個個美好的希望開始的吧,相信人性光芒萬丈,相信制度總是朝著那光走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