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系列——阿里山的姑娘

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繫列——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族是中國臺灣地區南島語系各族群的一個統稱。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高山族聚居地區主要在臺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高山族的手工工藝主要有紡織、竹編、藤編、刳木、雕刻、削竹和製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大體可分為泰雅、鄒、排灣三種語群。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居住在臺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繫列——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局部一

高山族各族男女喜用琳琅滿目的飾物。製作飾物的材料很多,主要有貝珠、貝片、琉璃球、獸牙、獸皮、羽毛、花卉以及銀銅首飾、錢幣、紐扣、竹管等等。裝飾的種類有冠飾、額飾、耳飾、頸飾、胸飾、腰飾、手飾、腳飾等等。特別是男子,幾乎從頭到腳都有裝飾,有些男子的頭冠以甚至比女子的頭冠更為複雜和多半個多姿多彩。

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繫列——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局部二

高山族女子的服飾式樣大體有三種類型。

1、泰雅、賽夏、曹、阿美地區的女子多穿對襟長袖上衣,配腰裙,戴護腿。泰雅、賽夏的女子穿單裙,朱歐女子穿左右雙合裙。排灣、阿美女子穿長裙。布衣、排灣、魯凱女子用黑、紅布纏頭,外箍彩繡頭帶,穿大襟衣,右衽,左右開衩都很高,配褲子。雅美女子穿背心,圍腰布,冬天用方布圍裹,並在左肩打結。大陸的高山族女子穿對襟衣,內有胸襯,配筒裙,頭戴紅或紫色軟布花環。喜慶日子裡高山族男女都穿盛裝,其衣裙褲帶五彩斑駁,腿部和衣物上佩戴貝珠、料珠、銀、骨、羽毛等飾品,有的還穿珠裙、貝衣等。

2、以布農、魯凱和排灣人為主的長衣下裳式:其特點為上身穿窄袖上衣,在袖與肩的部位有滾邊的刺繡,下穿圍裙膝褲,以黑布或紅布纏頭,跣足。

3、以雅美人為主的裸露式:其主要特點為上身常常只穿一個背心,下體只橫圍一塊腰布。冬季則用一塊方布自左肩圍裹其身,於左肩上打結,頭戴木片製成的八角頭盔,無履。

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繫列——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局部三

何雨春藝術主張: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繪畫的同時提出:"色墨並舉,色墨同輝"的藝術理念,讓傳統單一的筆墨語言發生變化。在繪畫創作中主張:"藝術無界限"。在中國彩墨畫的表現形式上,認為繪畫多元素的融合,中國彩墨畫已形成新立體主義傾向。

何雨春老師彩墨畫作品 II 民族情繫列——阿里山的姑娘

何雨春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書畫高研班副主任、創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創作基地副主任、國畫藝委會秘書長,

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藝委會秘書長,

東方彩墨畫院院長,

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