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北漂們,你們爲什麼還留在北京?

看侃影娛

北京作為北漂二字的發源地,這幾十年吸引了無數的追夢者去追趕、拼搏與奮鬥,即便最終大浪淘沙,讓一部分人放棄了北漂的夢想與生活,但依然留下了800多萬北漂們。我相信這800萬的北漂們並不是沒有想過回到自己從前生活的二三線城市,選擇一種相對而言壓力更輕,節奏更緩慢的生活,包括我自己與身邊的朋友作為曾經北漂過現在繼續在上海漂著的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真的很能理解這種矛盾又無奈的感受與生活。

為什麼還留在北京繼續當北漂呢?

一、二三線城市快發展快速,但北上廣深依然是頂級的一線城市。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的家鄉城市這幾年也在高速發展,地鐵、高鐵、高樓、人文素質都在蹭蹭蹭向上飛躍,但是與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的發展距離,依然起碼是差距了十年甚至二十年。而這十多年的差距卻是很多北漂最值得去拼搏與奮鬥的時光。

二、適應了北京的節奏與生活,適應了那裡的京片與霧霾

提到霧霾並不是想抨擊北京的空氣質量。而是我想說幾遍有霧霾,即便沙塵暴影響的時候我在路邊啃著西瓜也會莫名吃到沙子。但北京毫無疑問是歷史人文氣息很濃郁的城市,是一座魅力十足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高房價,低人均密度、大壓力,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去適應北京的生活,適應這座城市。

三、斷不掉的人脈,放不開手上資源

人到了一個年齡,就會發現,工作可以換,住處可以換,但只要手上握著人脈,很多事情依然可以很輕鬆的重頭來過。很多北漂無法放棄北漂的身份,其實是無法放棄這麼多年在這個城市累積的人脈等資源,回到自己的城市,由於多年未鞏固經營,而這又不是一時半會能培養起來的,會讓很多人想起重新開始就頭疼。

四、二三線城市容不下你一線城市的靈魂

很多人在偶爾回家的時候,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與親朋好友的溝通交流,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那是因為你的內在已經慢慢被北京這座城市同化,就好像城市之間有地域界限,你的內在已經與自己原先生活的城市有了隔膜。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點擊右上角關注無憂精英頭條號,瞭解更多職場支招!


無憂精英網

當我剛剛實習來到北京的時候,我住的是1500,一個月的房子,那是一個60年代的房子,房子非常的小,我住在一個不足十平米的小私募當中,房子裡面甚至沒有洗手間,需要出門去上,而且沒有地方洗澡,因此我只能來到我的公司洗澡,但是,我依然堅持了下來,直到今天,我的生活也進行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月薪如果對我來說的話也是翻了十倍。之所以留在北京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就拿三個,最重要的原因跟大家說一說:

高品質生活

北京身為中國的首都,有著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文化底蘊,而且身為國際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她的現代化和華麗程度也不遑多說,當個大節氣,節日來臨的時候,北京就沉浸在一片節日氛圍當中,例如聖誕節的時候,放眼望去,整個北京城華麗一片,到處都有非常棒的燈光秀,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而這些東西在其他二線城市是看不到的,如果你想去唱歌,聽戲、看話劇、聽相聲、看演唱會,那麼你不需要出北京,這些需求都可以滿足你。

超級多的機會和人脈資源

在北京是一個政界和商界都有所聚集的地方,如果你需要什麼,你都可以在這個地方找到,當初我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成長起來,正是因為我可以在這座城市當中見到非常多的牛人,而且他們的心態非常的謙卑,可以,認真的,耐心的教我很多的東西,通過一些線上的平臺,我可以約見非常多的人,從他們身上學到非常多東西。而且你可以經常去參加一些線上線下舉辦的學習活動,看到這些你平常想見又見不到的牛人,並且抓抓住一切機會與他們進行交流,聽聽他們的思維模式,瞭解一下他們的想法和他們的世界。

互聯網公司聚集

最後由於我是一名互聯網的從業者,因此我必須要在北京這座互聯網公司聚集的地方持續的生活下去,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找到適合我的圖了,讓我的技能,發揮出最大的能力範圍。雖然現在很多的城市也在拼命的話發展互聯網氛圍,但是北京到今天為止還是全國第一名。

因此我想我至少還會在北京生活工作一段時間,因為這裡給予了我希望,給予了我機會,並且它能提供我想要的一切,雖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任何一個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必定會有舍有得,而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融入這座城市。


朱少鋒

“沒有一刻後悔過”

@Ryan Zhao |34歲 ,中加教育諮詢業務公司創始人
2015年離京,現居加拿大


我在北京生活了32年。出生上學工作都在北京,從未想過離開。


2011年,看到美使館空氣質量數據後,做了些調查,發現霧霾對呼吸系統有損傷,對小孩非常不好。開始隱隱惶恐。買口罩,空氣淨化器(2011年就買了第一臺),帶孩子出逃旅遊(三亞、日本、泰國45天)。花了十萬左右。


2012年12月底,孩子一歲,有次霧霾非常嚴重,本想帶孩子出門曬太陽,但看不見太陽,最後只能開著淨化器呆在家。想到未來家人孩子的生活都要這麼過,開始思考是不是要離開。


基於全家人的健康,做這個決定只花了一週。但很艱難,需要放棄很多。親戚朋友都在北京,圈子與事業也是苦心經營起來的,相當於要把自己的根拔起,完全移植到陌生環境,從頭再來。


由於申請移民要較高的雅思成績,一年半里,除了工作,除了吃飯時陪陪老婆孩子,其餘時間我都在閉關學英語。斷絕了所有社交活動,有一次拒絕了朋友的邀約電話,他們來到樓下喊,依舊忍住了沒有下去。最後,經過7次雅思考試,成績從5.5提高到7.5。

然後安撫親人跟朋友,畢竟感情那麼深。為了籌集更多資金開始新生活,北京的住房也賣掉了。


2015年10月25日,來到加拿大多倫多。這裡空氣很好,又習慣了藍天白雲,溼度合適。孩子已經進入公立學校上學,適應得很快,並且很喜歡這裡的生活,身體健康,很少咳嗽了。我有了很多朋友,自己也開始創業,業務就是中加教育相關,很多朋友主動來諮詢,想讓孩子們逃離。


到現在沒有一刻後悔過,尤其最近看了霧霾的刷屏,感覺空氣質量比幾年前甚至有所惡化,很為國內的家人朋友擔心。



“原本北京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想終老的城市”


@lazycalm|32歲,創意策劃
來京14年,打算去某國


來北京14年。原本北京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想終老的城市,現在不知道了。


我最喜歡北京的夜,夜空好像比任何地方都要深遠。其實回想起大學,04年左右,北京的冬天已經出現嚴重的"視覺障礙",以為是霧,但南方家鄉的霧從沒有那麼重的氣味。


買過兩臺空氣淨化器,在日本買過很多口罩以及清肺藥品,花了2萬塊吧。今天在亞馬遜狂找評分最高的日本口罩,都斷貨了。短短几個小時內,淘寶上的價格從單隻80多漲到130再漲到159,膽戰心驚地猶如當年陪母親住院,醫生拿著可以報銷的普通藥物,和不能報銷的進口藥物,問你:“要哪種”。你當然選最好的那種啊!即使沒錢,可沒命了更沒得選。


不好意思地說,我2016年9月花20多萬買了一輛車,當時最大的想法就是等到暖氣季節霧霾起來時,我就可以開自己的車,而不用在馬路邊等待吸霾了。


因為霧霾離開北京,我很支持。走了,就走了吧,想回來,隨時回來。別搞得跟壯士斷腕一樣就行。 霧霾不是我決定離開或回來的關鍵性原因,因為霧霾而產生的連鎖反應會影響我的去留。


做決定不難,做計劃才難,最難的是錢。我想去某國,那邊投資經營門檻很低,可能開一家自己的小公司,一邊賺錢一邊進修。直到拿綠卡。


“不想走”的原因也都很簡單,某天北京天氣特別好,工作順利,有新入賬和新戀情,就覺得北京未來就是世界的中心,再堅持一下,就能和它一起到巔峰了。


新世相

謝謝邀請。說真的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那句話,北京真的不排外。北京有浙江村,有新疆村,有牛街,還有以前亞運村那邊沒拆以前的東北村。當然了這些地方有的是政府同意的地方,比如牛街,就是回民同胞的聚集地。但是牛街的同胞和廣外的老百姓也沒什麼區別了,和周邊的老北京人也互相融入了。有幾個真的把他們當成外地人?還有像浙江村是在南三環往南一點,那裡都是做服裝生意的浙江人,當然了也有其他地方的人,說真的,零幾年我還在上學,角門,三營門那邊巨亂,第一是城鄉結合的地方,第二就是外來人口基本已經超過了當地人,平衡打破了,自然規矩就沒了,正真的北京人是講規矩講理講面兒的。再往遠點說,大興區,基本就是移民區,但是從山西一個縣移民過來的,現在不也一樣和北京和北京人容合的很好。不是誰歧視誰誰欺負誰,只有誰把不把你生活的地方當成家。說歸說鬧歸鬧,外來的朋友給北京好多幫助,幫忙建設,但是一樣增添了煩惱。還有我一直堅信在家門口都混不好就不要出去混了。出門沒人讓著你,只有在家父母讓著你。很多人看完可能覺得我跑題了,其實這個事情的關鍵就在於你把你生活生存的地方當成家嗎?如果你真的把這裡當做家,願意留在家裡,那麼北京就是你的家,如果你來北京吃北京喝北京罵北京,然後以弱勢群體的姿態製造輿論,那麼請滾回自己出生的地方。我身邊外阜的朋友很多,他們工作努力,有的已經在北京安居樂業了,有的還事業有成,這是為什麼?我告訴你,他們不是因為賺到錢了才留在北京,因為他們喜歡北京,把北京當做自己的家。自己不努力又急於求成的外地朋友,北京雖然有你想要的機遇,但是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腳踏實地。北京的房子貴租金貴,不是北京人造成的,北京本地人租房的也不少,而且你租房多少錢他們也一樣花這麼多錢,是因為你們的到來給北京人帶來的困擾,藉此問題希望大家把事情看明白,作為一個北京人,作為一個收入還不算太低的人,作為一個住房公積金有十幾萬的人,我很臉紅的說,我買不起家門口的房,我搖不上家鄉的車牌號,而且我工作一直很努力,對生活也很認真,我的問題是咱北京人造成的?其實也謝謝來北京打拼的外地朋友,給了北京年輕人動力。最後一句,大家捫心自問,尤其是那些在大興火災後製造輿論的人。既然你們那麼不喜歡北京,不喜歡北京人,為什麼還不走?北京為了你們的安全不讓你們住地下室,不讓你們住群租房,不讓你們住安全設施不齊全的公寓。這些不是為了你們好嗎?將心比心,自己想吧,在自己家鄉掙2000的就非跑到北京掙一萬?真的有能力在哪都一樣。


給你慣的6188

2001年8月來京,轉眼已經做了快17年北漂,對於這個話題,算是有點發言權吧。


先說說我為什麼來北京吧。

我的老家是東北知名的油田城市,大慶,一座安逸但閉塞的城市。因為喜歡新鮮事物,我大學報了計算機專業,在哈爾濱讀大學。畢業的時候,我面臨一個選擇,作為油田子弟,我可以回到家鄉國企,但對於我所學的專業,恐怕很難發揮所長;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到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闖一闖。

可能性格不適合安穩的日子吧,加上當年的女友父母,有些瞧不上我這個窮小子,她父親是一個實權幹部,而我爸媽都是普通工人,我也本著想出去闖闖混個樣子出來的天真,來到了北京……


一開始,當然不容易,找了一個多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1500元,這點錢不夠生活,只能住公司在走廊隔出來的小宿舍。這段時間,稱之為過著螻蟻一樣的日子,可能也不為過,但可能當時年輕吧,並沒有覺得苦。

苦中做樂的是,發小也來京,時時大家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彷彿日子過得也還可以。北京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無論你賺多少錢,都可以活下來。

第一份工作幹了快三年,我跳槽了,工資翻了幾倍,之後,從經理到總監,從總監到和朋友一起創業,一直走到今天,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算在北京紮下根來。


我不是一直無論什麼困難,都在咬牙堅持,在來京一年多後,大學女友迫於家庭壓力,我們分手了,老媽覺得我再外飄著,不是長久之計,天天催我回去考國企招工……

那段時間,我也有點心灰意冷,後來,給自己做了一個選擇,回去考招工!全力去考但不做複習,考上,就留在家鄉,不再回京;考不上,就回來以後,繼續拼搏。

最後,我差了幾分沒有考上,我覺得,命該如此,我,繼續做我的北漂。


後來,娶妻生子,現在小孩子已經八歲了,中間不是沒偶爾想過回老家,但是,回去能幹什麼呢,我是做計算機行業的,在老家基本就是一個廢人,做些生意?貌似也沒那麼容易。

而且,在北京,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便利,只要你有錢,可以消費的東西很多。孩子喜歡看兒童劇,有;老婆喜歡聽音樂會,有;老媽喜歡聽豫劇,有……

文化生活,在國內無出其右。

小孩子上學,教育資源優越。你想要創業,這是最好的地方,人才濟濟。你想吃什麼,天南地北各地美食,遍地都是。這座城市的便利,不可否認。

我愛這座城市,它留下了我的青春,也留下了我的人。

我還在這座城市,努力著,拼搏著,夢想著,前進著……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注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明哥聊求職

2016年年末,常住外來人口807.5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7.2%。在北京房租貴,物價高,有很多人逃離北上廣,但是也還是有很多人進入北上廣。我想這個問題是由此而來。

我來到北京,應該說是一件機緣巧合的事。早就下定了決心,考完研就找工作。考完研之後,一下沒有什麼事情做,也不想回到以前那樣每天除了追劇就是追劇的生活中,我非常迫切地想要開始工作。很幸運地來到霸王課,現在已經捨不得離開北京了

這些年,在烏魯木齊-武漢-恩施-北京這幾個地方待了幾年,好像是在到處漂泊。剛開始熟悉一個地方,有了感情,交了朋友,又離開了。感覺自己比較地沒有歸屬感,因為很多感情是不聯繫就沒有的。看見別人總是有很多朋友約著出去玩,我是有點羨慕的。

最讓我喜歡的一座城市是烏魯木齊,因為有很多的美食。北京吸引我的一點也是美食,北京果然是首都,可以吃到各個地方的特色食物,包括新疆特色。

我想很多人最開始來到北京一定是因為夢想,因為北京的機會非常多。有很多牛人聚集在這裡,你可以較容易地鏈接到他們。不知道看到這篇問答的人有沒有王源的粉絲,有個週末出去玩的時候我碰到了他在拍照片。

不管你是想要大展拳腳還是追星,北京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也許很多北漂們來到北京發現競爭太激烈,曾經的北漂夢破碎了。那麼為什麼沒有回家呢?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城市中的多數人都沒有關係,所以顯得大城市不是一個關係社會。小城市太小,今天不見明天見,人情味很重。而沒有關係的的人回到家鄉就會極其不適應小城的人情社會。

綜上所述,北漂們留在北京更多是因為機會多,發展潛力大,想回家鄉也回不去了。祝留在北京的北漂們能將北京變成自己的北京。


——END——

你知道北漂為什麼要留在北京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不請自來。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想哭。不知道是不是顯得特別沒出息。

我是浙江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習慣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南方文化,對溫潤的吳越之地感情深厚。

沒想到,出生成長學習都在南方的我,竟然會來帝都北京工作。說實話,我從未想過成為一名北漂,命運之手卻將我變成了一名北漂。

在杭州上學時,對北京的唯一印象便是汪峰的《北京 北京》,那時候覺得北京是特別高大上的城市,有高樓大廈五光十色的生活,也有普通人掙扎困頓的無奈。現在我也活在歌裡的北京了。

初來北京,租房是繞不過去的一件大事,合租群租這些名詞對剛畢業的我來說是第一次聽說,高昂的房租使得單獨居住成為奢望。

北京現在的房價早已經不是2008年奧運會前的房價了,現在的房價包括租房都是"天價"。

租房最後以合租收場,來北京的原因是工作。我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日夜顛倒的作息使得我的精神時常恍恍惚惚,經常在中午醒來,吃完飯又沉沉睡去。

輪到休息天,我常常會走一走北京的大街小巷,古色古香的建築在陽光下發光,悲傷的是,走得再多我還是覺得自己是一名遊客。寬大的現代街道顯得髒兮兮的,南方那成堆的綠化這裡都沒有。

說到飲食,北京的滷煮、麵食我倒是喜歡,北方人似乎很喜歡吃鹹,北京人最喜歡擼串,體驗之後對那種豪爽的氣氛有所體會。這裡的食物都很大份,著實讓我這個南方人眼前一亮。

北京的吃穿住行與南方相比就是眾人口中所說的南北差異,這些都無可厚非,我也不再贅述。在北京,最難熬的是情緒,這是我的真心話。

無依無靠可以奮鬥拼搏,無權無勢可以像蝸牛一樣往上爬,甚至沒有北京戶口的人可以通過工作或創業獲得,但是北京城骨子裡面的排外我是感覺得到的。

不管是衚衕口那些嘮嗑老人的眼神,還是公司那些北京本地人的話語,我都是外來者,融不進這座城市的血脈。沮喪過後是煩躁和無奈,北京畢竟不像紐約那樣是移民城市,北京是特別保守和傳統的。

馬雲曾經也在北京工作,最後他離開了,離開前他說過幾年北京就會知道他是幹什麼的。我自然做不到馬雲那般豪氣沖天和瀟灑離開。

最後回到題目本身,800萬北漂,你們為什麼還留在北京。我不想回答發展機遇更多,眼界更大這些空話。我只想說,在北京留著,逼自己一下,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當自己足夠強大,即使回到故鄉,不也是淡定從容的嗎!起碼現在我還沒有離開,共勉吧!加油!


管窺影視世界

我在北京呆過幾年了,我也在濟南,成都,天津呆過幾年。

所以,我可以跟大家做個對比。


1.北京,其實不熱。

和濟南和成都對比,雖然,看著北京的氣溫高,但是北京真心不熱。

因為是這樣的。


成都和濟南溼氣都比較重一點,夏天,汗就黏在你身上,而且,因為溼熱,就顯的非常悶,悶在身上是很難受的。

北京夏天氣溫確實看起來高一點,但是你打傘,或者就在陰涼處,就是非常涼快的。

成都的夏天,你室內是室外差別不大,北京的夏天,室內室外差別很大。

像我這種怕熱的人,還是適合北京。


2.機會和人才。

基本上,你找工作的機會,就會有非常多。

無論是各行各業的,新興行業和職業,這裡機會是最多的。

如果是IT,金融,藝術,科技,這裡崗位也多多。


你在這裡的發展,天花板也高很多。


那包括,人才就更不用說了。

到處都是優秀人才。

你包括,你在二線,三線城市接觸的同事。

那和北京的同事比起來,其實,差別還蠻大的。


這裡的同事,整體素質會更加優秀一點。

而且,你在北京,經常可以約見很多大咖。

容易就約見到一些大咖。

你和他們多交流,多學習,你就容易成長的很快。


3.各種活動,娛樂,藝術展。

就是這裡有聚集了,最好的各種音樂會,什麼娛樂活動。

還有什麼,各種各樣的活動。

比如,現在有各種線下的聚會,交流,學習,講座啥的。

你就能夠在這裡,獲取很多新鮮的信息和人脈。


以及,這裡玩的也很多,總之,各種活動資源很豐富,你想社交,想幹嘛,都能夠很容易的去實現。


總之,這裡是離夢想和豐富的生活最近的城市。

當然,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房價是這裡最大的壓力,所以,這個就要有所心裡準備。


貓黍說

1、重鄉戀土的鄉土情結

北漂、滬漂這種說法都是源於中國落葉歸根的老觀念。中國人重鄉戀土,這是傳統。所以才會有北漂的說法。這一點也反映到中國人的戶口觀念上。我不確定美國和歐洲人是否有戶口的概念,知道的朋友回答一下。

在哪裡生活有什麼需要解釋的?費孝通在《江村經濟》《鄉土中國》裡就論證了中國人的骨子裡的土性,總是向土裡找食吃,這點和海洋文化的歐美國家就不同。

現在是什麼社會?工業化商業化信息化的社會,難道還抱著老觀念,回到農村老家種幾畝田,養幾隻雞鴨鵝,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嗎?真回去你能過得了這種生活嗎?商業社會,錢是許多人努力的動力呀。哪裡收入高,北京唄。哪裡收入高,人們就會去哪裡。回到自己家鄉,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收入沒有北京高啊。

2、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規則的不同

費孝通博士很好的界定了這個概念,過去鄉土社會包括現在的很多二三四線縣城,大部分還是熟人社會,熟人圈子。來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他的特點就是陌生人生活,熟人社會講究關係、門路,同時也要被別人議論;陌生人社會講究法律、契約精神、信任,同時沒人會議論你家長裡短,也沒有那麼多人關心你的私生活。為什麼熟人社會會家長裡短,因為沒事幹。在陌生人社會里機會多,大家全力以赴還來不及,哪有時間去管別人家的事,操別人的心。

3、資源、機會的聚集

一個城市能吸引人口,必然是首先這裡的機會和資源。有個段子說,你為什麼留在北京,回答是因為北京醫療條件好,雖然這裡空氣質量差霧霾大,但是醫療條件好啊。呵呵。

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好的醫院,各個科室排名前三的協和醫院、301醫院;最好的專科醫院精神科醫院、兒童醫院、腫瘤醫院、骨科醫院。

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小學初中高中的好學校比各個省都多,教育這個事情跟資源投入有關係啊。集中在海淀區的全國知名高校最多。

北京集中了全國的政治資源。大國企大央企、事業單位、國家公務員。這是很多高校畢業的人留在北京的原因。


8小時外讀書

這個問題有個公用,通用,聽上去很漂亮的答案——為了夢想。而不怕被群嘲的說,大部分人在北京漂著漂著,遭遇的不是夢想,而是茫然。北京這座城市的門檻越來越高,對於北漂越來越不客氣。租住,吃飯,維持生活,足以讓大部分的北漂精疲力竭!

而留在北京,大多早已不是為了圓夢。而是因為在漂的過程當中,拉開了自己和家鄉,來處的距離。當感到疲憊,想要回去的時候,卻發現,家鄉也開始變的陌生。過去的人脈圈子,有些疏遠。家鄉能夠提供的工作與薪資,不那麼讓人滿意。當大家休假回家的時候,也會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自己越來越與這個曾經屬於自己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是不回家,而是回去了發現找不到太適合自己的位置。不是不想回家,而是發現回去了,發現自己變成了無處安放的人!

我所從事的媒體行業內就有許多的北漂。有些時候大家完成工作一起喝酒,酒到酣處說起來都有一肚子的辛酸。有資深編導說,早就想回去,但就一門做節目的手藝傍身。在中原地區的家鄉,卻提供不了對口的工作。也有新媒體網站的老技術維護員工,說過回家去,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

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顯然還是有不同的,無論從社會氛圍上,商業氛圍上。還是企業崗位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少數人,當然能夠克服差異,下定決心回家重新來過。但大部分人,卻不敢選擇放棄北京打拼出來的工作,對口的崗位,從頭再來!

對於混沒混的特別出頭的北漂來說,北京這座城就像一塊雞肋,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所以,他們在彷徨和茫然終選擇留下。不得不說,這是現實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