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什麼會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讀劇慧眼

關注公眾號【宣謠別老閣】,更多值得你分享的好文章!

首先,這部片子是普羅大眾很難得一見的國產片題材,先跟總局的審核制度點個贊,以前覺得這種觀眾弱勢群體,為他們發聲的國產片幾乎難得看到,但這次徹底全面上映,無論片方經受了多大的折騰,刪掉了多少情節,改了多少次電影名,能上映被大眾看到就值得!

再來說說電影本身,很多人看過美國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我不是藥神》雖說結構和故事都相當神似,但也是基於有個真實事件,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優質電影。本片控制的節奏、轉折,以及角色的情緒和反應都相當的立體,甚至比美國那部更能符合國情,更能抓人心。本片導演文牧野是個電影新人,能把電影完成得如此之高水準也是相當有功力,當然監製甯浩與徐崢的慧眼也功不可沒。

每個演員的表演也相當的踏實穩健,雖然除了主角徐崢和王傳君,幾乎都不太知名,但真是每個演員的表演都讓角色十分立體,令人隨著他們的情緒跌宕起伏。

首先是徐崢,以喜劇片爆紅,能再鋌而走險以悲喜劇的方式重新演繹片中的男主,前半段的市儈與後半段的揪心反轉形成反差。同時讓愛看他演的喜劇片的觀眾走進電影院,看一部他演的悲劇,這是徐崢最聰明的做法,也再次證明他的票房號召力。

男二王傳君“毀容”式的演出讓他成為本片的另一大爆點,其實他從《羅曼蒂克消亡史》開始就在“卸掉偶像包袱”,重新尋找刻畫小人物的決心、耐心和細心。這是一個年輕演員的修為,跟那些積極參加綜藝的同期藝人相比,是條很長的路,但王傳君走得特別穩。他幾場戲下來,將個患病的爸爸之痛心、撕心、揪心的複雜感情表現得酣暢淋漓,好久沒看過這麼細緻入微的表演了。他接著會在陳沖導演的《英格力士》裡扮演重要角色,更是期待。

“藥神小分隊”另外的一女兩男也相當到位——譚卓的病友群主跟徐崢一場“以身相許未遂”的重要戲碼,從眼神到肢體語言都十分到位,富有層次,也讓彼此安了心——小人物原本生存就不易,更何況不被重視的病友群。

章宇演的黃毛最後一場就徐崢的戲,也是本片最大淚點。作為新人的章宇完全不顧形象帶殺馬特黃毛頭套儘可能邋遢地貼近小人物,這個小夥子未來前途無可限量。

以及講“願主保佑你”的牧師楊新銘,之前在《無人區》裡惡口惡面的黑店老闆,沒想到這回這麼慈眉善目的亮相。據說他之前一句英文都不會,片中的英文都是苦練的結果。

週一圍這回的戲份由於不在主線之內而顯得有點存在感不高,但幾場與上司對峙的戲,眼神中“情與法交戰”的複雜情緒已經“出賣”了他的演技。之前覺得他的臺詞太乾淨,不太能演好小人物,但這次他儘量把臺詞講得略糊略水,倒是有了不同的感覺,更接地了。

總之,如果國產片都能以這樣的水準亮相,曾經的佳作頻出、良性競爭的輝煌時代就馬上回來了。


宣謠別老閣

(無劇透)

2018年度國產電影,全民期待值最高的,是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而最大的黑馬,無疑是之前名不見各大通告的《我不是藥神》,它像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一時間搶佔了所有風頭。

這部由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週一圍等新生代實力派演員參演的影片,自6月30號點映以來,勢如破竹,口碑爆棚,豆瓣已經史無多例地給打出了9.0的超高分;而論票房,截止截止至6月4日中午,累計已經破億。《我不是藥神》有望成為2018年度中國電影最大贏家,它也有可能成為話題性的國產電影。

這部影片為什麼口碑會爆,朋友圈一片義務地刷屏安利,細節大家已經說的很多,我也不好意思再贅言。我想,從宏觀的一點的層面講,《我不是藥神》之所以能夠成功,根本原因在於:他基本做到了,讓偽現實滾蛋,還了我們一個熟悉的真實世界,讓觀眾看到了存在於你我他不欺不瞞的生活。


現實的電影,應該是滲透著、包圍著我們每個人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生活的這麼一個東西。

這是所有電影的命根子。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國產電影,從來不講真事,不說人話,東張西望,賊眉鼠眼,是扭扭捏捏的資本的婊子,是明目張膽的大眾的騙子。虛、假、偽、謊無處不在張藝謀、陳凱歌、郭敬明、畢志飛這些人身上。

新時期以來,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國產電影,但凡是有關中國現實的電影,從陳凱歌到馮小剛,從郭敬明到韓寒,幾句清一色很弔詭地和我們大多數人的現實生活沒有關係。

這個就像劉瑜所舉例的,比如吃早飯,在我們的生活中,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推開一個油膩膩的廚房,桌上疊著剩菜,然後你端起熱了一下,可能也挺不好吃,但是趕上班也就糊弄過去了。可是在馮小剛、郭敬明這些人賜予我們的電影銀幕上,你我看到的中國式早餐,是富麗堂皇的豪宅,是窗明几淨的餐廳,左手一個煎雞蛋,右邊一杯檸檬汁,然後一位帥哥或美女推開一扇門說,“我昨晚剛從法國巴黎回來”——中國現實中最重要的東西就這麼被完全放空,而遠離大眾的偽布爾喬亞情調被製造成為我們多數人的虛幻生活。

中國國產電影長期就是依靠這種騙術生存。這是一個屏蔽真實的影像世界,也是價值缺失或是扭曲的雷人空間。《我不是藥神》為什麼火了,最核心的,當然是他有真實溫度,有問題意識,有憤怒表達,他借抗癌藥的話題撥開層層偽現實的屏蔽,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式生活”。

真實的最大敵人,不是謊言,而是信念。有些人事、有些題材、有些表達,確實使我們現在還無能為力的,但是中國電影人,不應該再無下限隨波逐流地反智反經驗反生活反問題,苟得其機,也需要推一推清新之風,像《我不是藥神》這樣。

如此,中國電影才能復興,才有希望,才有力量感,才有生命力,而不是在紙醉金迷虛幻喧囂中走上絕路。真的,神油店老闆程勇手中的“格列寧”,中國的電影人,也需要人手一瓶。

2018,7,5,午間閒敲

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三兩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時政看法、影視評論等。感謝關注、點贊,還有留言——即便是批評,也感謝感謝!

劉愚愚

這個電影最讓人震撼之處,其實是背後真實故事-陸勇案。

從陸勇買藥,被抓,被取保,被起訴,沅江檢察院作出了不起訴決定,法院當天准許撤訴,整個過程,曲折,動人,無言,唯有默默祝福才能表達我內心的震撼。

本電影的原型,就是無錫人陸勇。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當時醫生推薦他服用瑞士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但這種藥的售價是2萬多元一盒,一名患者每個月需要服用一盒,加上各種治療費用,陸勇很快無力支付購藥費用。

仿製藥為何那麼便宜?

陸勇在網上查到,可以到印度買仿製藥,只要兩千到四千多元,效果可以做到和原產瑞士藥基本一樣,因為新藥的研發,成本大頭是研發,而仿製藥幾乎不要研發成本,很多藥就是山寨,把好質量關,功效幾乎一樣。

但是這種印度仿製藥沒有獲得原產公司的專利許可,在印度合法,但導致印度政府和藥企飽受西方藥企的指責和控訴。

因為,如果這種仿製藥大量佔領市場,將導致原產藥遭受巨大損失,新藥的研發無力進行,最終導致的結果,將導致新藥的研發受到阻礙,病人的利益更加得不到保障。

這就像國內90年代的音樂界,盜版橫行,導致原創音樂逐漸萎靡。所以一方面,是高昂的研發費用,另一方面,是病人生命權無法得到保障,兩方面的關係其實很難簡單用成本-收益的原則來思考。

在上世紀70年代,印度最開始對仿製藥產業也是嚴格禁止,遵守國際專利保護制度,但是由於其國內大量貧困病人根本無力支付專利藥品的高額費用,印度政府最終對仿製藥市場網開一面,雖然備受國際壓力,面臨各類貿易制裁。

所以近幾年,印度也開始逐漸仿製藥生產的管理。但是仿製藥在國際上屬於專利侵權藥品,在我國根本無法獲得銷售許可,也就是說,在國內買不到。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國不能對仿製藥網開一面呢?

其實我國1984年的《專利法》中就明確過,藥品不授予專利權,也就是說,在當時,對於國外的藥品,我國也可以仿製,但是此後由於我國進一步的對外開放,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貿易法規和專利法規,因此在此後的《專利法》修訂中,將藥品納入了專利保護範圍。

按照我國法律,這些印度的仿製抗癌藥哪怕的確有療效、是真藥,但由於無法取得中國進口藥品的銷售許可,均會被認定為“假藥”。

說回到陸勇這裡,他在購得印度仿製藥以後,趕緊把消息告訴了自己的病友,同時幫助很多不懂英文的病友與印度售藥方溝通,很多病友早前因為無力支付高價藥費,其實早就處於等死狀態,陸勇的出現可以說是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曙光。隨著藥品需求量的加大,陸勇直接和印度公司聯繫上,將仿製藥品的團購價格降到了每盒200元(此時國內的原版藥品售價依然是2萬多),因為他懂英語,和印度公司和病人都有接觸,同意採購藥品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他身上,他知道自己的行為走在了法律的邊緣,但是沒有辦法,在生命面前,任何東西都要靠後,他為了避免銀行卡大額資金進出被查,他購買了3張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藥品費用的支付。

可問題就出在了這3張別人的銀行卡上。

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辦一起銀行卡案時,將曾經購買信用卡的陸勇抓獲,同時發現其賬戶內的資金流動額度較大,從而查出了陸勇為白血病人購買假藥的事實。

2014年3月19日,陸勇被取保候審。

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

陸勇被抓後,病友圈發生譁然,病友們紛紛聯名要求釋放陸勇。

事件大反轉: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法院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准許裁定。2015年1月29日下午,陸勇獲釋。

關於為何撤訴,沅江市檢察院的理由是:

關於銷售假藥罪:不構成犯罪

理由:陸勇的購買和幫助他人購買未經批准進口的抗癌藥品的行為,雖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但不是銷售行為,不符合《刑法》規定,因此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關於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

陸勇通過淘寶網購買他人信用卡的行為,違反了金融管理法規,但其目的和用途完全是白血病患者支付自服藥品而購買抗癌藥品款項,且僅使用1張,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不認為是犯罪。

另外,針對本案,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還出具了《釋法說理書》,對為何撤訴進行了詳細的說理,

其主要內容中提到:

1. 陸勇的行為不是銷售行為。

首先,陸勇與白血病患者是印度賽諾公司抗癌藥品的買方。

其次,印度賽諾公司在我國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抗癌藥品,屬於銷售假藥的行為。本案中,陸勇先後提供3個賬號行為的實質是買方行為,而不能認為是共同銷售行為。

2. 陸勇的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根據本案證據,大量病人得到陸勇幫助的白血病患者購買、服用了這些藥品後,身體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有的還有治療效果,更有的出具證言,感謝陸勇幫助其延續了生命。

如果認定陸勇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

陸勇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觸及到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秩序和對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但其行為對這些方面的實際危害程度,相對於白血病群體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來講,是難以相提並論的。如果不顧白血病患者群體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對陸勇的上述行為運用刑法來評價並輕易動用刑事手段,是不符合轉變刑事司法理念要求的。


金融犯罪刑事辯護曾傑

昨晚剛看完,打動我的是片中充斥的細節和瀰漫的質量感

說真的,上面這段話就是整部片子的內心獨白。和電影海報上主演們搞怪的大笑不同,《我不是藥神》片中充滿了令人窒息的壓力和灰暗,以及靈光一閃的人性爆發。

尤其是當警察抄沒了印度仿製藥後,一位老年患者攔住辦案的警官(賈晨飛飾演)對他說:“領導,你說這是假藥,是不是假藥,我們這些患者能不清楚?四萬一瓶的正版要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吃垮了。現在有了便宜藥,只賣500塊一瓶,藥販子跟本賺錢。你把印度藥查了,我們只能等死!你就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這一長段臺詞,被一個長鏡頭記錄下來,老患者凌亂的白髮和眼中不曾滴落的淚水,重重的壓在每個觀眾心頭。

但一部電影,如果全是灰暗調子是不能成為一部偉大作品的,即便它再忠實的反映了社會的現狀。

雖然《我不是藥神》表現的是醫保制度不健全,導致的因病致窮、無錢看病的窘境,但依舊能夠看到小人物身上閃爍的光輝,哪怕這種閃爍只是短短的一瞬間。

主角程勇(徐崢飾演)心路歷程的轉變我就不說了,大家去電影院自己體會吧。

我說幾個配角身上容易忽略的細節。

嚴格來說,片子里程勇不應該算是賣假藥的,畢竟他倒賣的印度是患者的救命藥。片子裡賣假藥的是一個叫張萬林的,這傢伙才是整部片子裡的真小人。

但當他被警方抓獲後,警察追問他印度藥的來源。他向警察要了一根菸,深深吸了一口,所有人都以為他會供出程勇,以爭取自己減刑。

但沒想到這個曾對程勇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你救不了,也救不過來!”的真小人,戲謔的對警察笑著說:“我,就是我!”

這個細節是片子另一個內核,“小人也有小人的擔當”。這世界上,黑白之間有無數種灰,即便再灰暗人生,也會有瞬間亮色。

賣假藥的張萬林,當然知道程勇賣的是救命藥,反正自己已經被抓了,能多拖一天就拖一天,多拖一天就會有更多的藥送到患者手裡。

另外一個細節,當程勇被判刑後,刑車拉他去監獄。

車上的警官輕輕說了一句:“開慢點!”

這時,從車窗外一張張患者的臉映入畫面,所有的患者都摘下口罩,以便讓程勇看到他們的臉,就因為片子最開始時,程勇曾說過:“你們都帶著口罩,我都分不清你們誰是誰?!”

這段明顯在致敬《辛德勒名單》的橋段(辛德勒離開時,獲救的猶太人也列隊送別),用鏡頭語言表達了程勇在患者心中,救世主的身份。

另一個細節是在夜店。

片中得女主角劉思慧(譚卓飾演)是一個患兒的母親,為了籌措藥款不得不在夜店跳鋼管舞。

當他和程勇接觸後,在面對夜店領班要求她上臺表演時,程勇用一摞又一摞的人民幣砸的領班上臺跳舞。

這個曾經無助的母親重新獲得了尊嚴,當她看著領班跳舞時,眼中含淚的火焰,在無聲的控訴。

還有黃毛彭浩(章宇飾演),這個幾乎沒有臺詞的角色,來自雲南凱里,當他發現警察已經封鎖了貨場的道路,為了掩護程勇開著拉藥的皮卡車,衝撞警方的攔阻,最終死於車禍。

當程勇趕到醫院,咆哮著衝向警察(週一圍飾演),嘶吼著喊出:“他只有20歲,他就想活著,就想活著有罪嗎?!”

《我不是藥神》整部片子中,沒有一個主角是光鮮的。這些小人物們在嘈雜混亂的環境中掙扎求生,每個人都揹負著重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和算計,但在他們甚至有點猥瑣的形象背後,每個人都在灰暗中迸發亮色。

不論是呂受益(王傳君飾演)看兒子時眼中的希望、警官曹斌(週一圍飾演)辦案時心中的糾葛、劉牧師(楊新鳴)

在教堂向患者發藥時輕鬆,一段段細節將片子構建的更加真實,也更加殘酷、壓抑,而這才是我們面對的生活。

當電影描述的東西越來越離我們遠去,當香車豪宅、高樓白領充斥著銀幕,我們身邊那些赤裸裸的窘困不存在了嗎?我們身邊那些灰暗的、頑固的阻隔不存在了嗎?

我們應該感謝甯浩、徐崢,敢於如此深刻的切開現實給我們看,也應該感謝他們在灰暗濃重之餘,還能讓我們看到人性的亮色。

畢竟,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我們的人生是無數種灰色組成的,但再絕望的囧途也不能阻擋對希望的嚮往!

“在最困窘的時候,發出的也常常是笑聲”,這是我們生活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這大概就是電影海報要告訴我們的,“我們在努力的笑,在努力的笑著活下去!”


獨立思維、個人視角,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期待您的關注!


藏地讀行

2018年度國產電影最大的黑馬,無疑是《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點映加首日公映票房就已破3億,“有溫度、有淚點、有希望”等褒揚口碑經過發酵後,點映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分+和20億的預測票房都預示著他註定不平凡,為近十五年來少有。

《我不是藥神》影片的核心是反映“看病貴看病難”這個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切入點是印度高仿特效藥。取材自真實人物事件,喜劇成分只是影片的包裝,而故事的現實意義遠不止於笑料那麼輕鬆。

影片中程勇主角原型是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的陸勇。電影中程勇角色與原型最大的變動,是從白血病人改成了正常人。現實中的陸勇患有慢粒白血病,這樣他為白血病人代購印度藥其實就有兩個心理動機,不光是為了救病人,也是為了救自己。

影片講述了賣印度神油保健品的程勇為了獲取高額利潤為國內白血病患者代購印度仿製藥,他在真正瞭解到白血病群體之後,展開了一場關於人性的救贖。在沒看電影前,陸勇聽聞劇情後曾很生氣,他認為影片里程勇早期斂財的做法,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因此,他曾多次抗議這部影片的上映。去參加首映禮後他也認為“這部電影拍得還是不錯的,很感人。”對於劇情他又表示理解,“畢竟電影劇情需要”。

影片前後很明顯地呈現出不同的表現風格,前半段喜劇色彩較濃,滿足了普通受眾娛樂層面的需求,有很多幽默元素,而後半段就多些悲劇色彩,比較嚴肅沉重。

新生代導演不容小覷,影片的完成度很好,無論是哪方面都可謂達到了國產片難得的成熟度。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許多大導演都沒有的。“這是一部能推動社會進步的影片。”很多觀眾看完電影之後覺得非常震撼,有很多觀眾和我一樣看哭了。

打動人的地方挺多的。

勇哥—程勇。審判後程勇坐在警車上,押送的警察對開車的警察說“開慢一點”車窗外病友摘下口罩夾道相送,程勇,哭了,你捨生忘死去印度“幫人”帶藥到把渠道讓給“張院士”再到貼錢重新為病人買藥,病友們正夾道膜拜藥神……人性美和社會現實的矛盾引發對法律政策的的反思,中國一直在進步,大家所期待的美好社會在一步一步的實現。正如“藥神”臺詞“我承認我犯了法,無論怎麼判決,我沒有異議,我只希望,未來這個社會可以變得更好一點”。

大呂—呂受益。程勇來到了呂受益的家裡,聽著他講述自己的劫難,本來他是打算自殺的,兒子的出生讓他做出了比死還要難的決定——活著,為了兒子活著,等著他叫爸爸、等著他兒子叫爺爺!老呂妻子倒滿白酒,“勇哥,我敬你!”一飲而盡,她敬的不是勇哥,而是燃身供佛的藥神菩薩!後來,夜裡他悄悄起來,看看熟睡的妻子、兒子,大呂還是自殺了,走的是那樣的從容和義無反顧,為了不拖累老婆孩子……

黃毛--彭浩。與勇哥是不打不相識,為了勇哥不被抓,把車開的是那樣的瘋狂,本以為是逃過了警察的抓捕,怎奈面臨新的災難—車禍。勇哥去冰棺裡看他那一幕讓我瞬間淚奔,“為什麼要抓他?他只有20歲啊”,勇哥對曹警官反覆唸叨……

思慧—劉思慧。一個單親媽媽,為了女兒,每個強顏歡笑的身影背後承受多少苦痛,鋼管舞跳的真棒,一點也沒又讓人感到“下賤”,恰恰相反,你就是舞臺上的天使,更是女兒的天使之翼。拉著椅子砸“張院士”場子的氣勢遠超鬚眉。

劉牧師,衝入販賣假藥的現場,勇敢的拿起了話筒,冒著生命危險揭穿了騙子的真相,牧師太棒了,勇氣和力量有如神助,耶穌會保佑你的。

片尾字幕,“2018年,中國開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2002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約為30%,2018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約為85%”……這些字幕緩緩滾動,多少人淚流滿面。只是電影裡的呂受益、“黃毛”看不到也享受不到了。觀眾會很慶幸——人間有痛,但我們的社會、國家在一點一滴用善撫慰了痛,以人為本,社會在發展進步,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地去治療屬於我們的窮病。


褚漢辰

《我不是藥神》:十年最好國產電影,真實的揭露了癌症患者的痛苦



1、


生活有時候會出現很多不如意,也會有很多絕望的時候,總讓人覺得生命是一場灰色的演繹。然而這其中,最讓人感到絕望的無非是,生病。

或者你是自己生病,或者是你家中的某一人,成為疾病者。

這其中,又以癌症最讓人生無可戀。

我的兩個至親,也曾經以癌症的形式離開了我的生命,我如今已經記不起和他們相處時的許多點滴,唯一能想起來的,而且印象極為深刻的,是一個在臨終前瘦骨如柴,一個在臨終前全身浮腫。

很多年以後,醫療開始發達,家中的經濟也開始上升,我仍然會在很多個夜晚想起他們,如果當時的他們在我們現在這個條件下,是不是活下來的幾率,可以上升。

人在什麼時候會一夜長大?

就是當你明白,家人因為疾病,沒有任何辦法活下去的時候。

人對什麼事情會極度渴求?

是對生命。

但凡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多少對生命和對生活,都隱藏著敬畏之心。

疾病之下隱藏的,關於生命的灰暗,壓抑,沉重,以及人們拼死找尋的生生希望,在還未上映就已經火得一塌糊塗的《我不是藥神》裡,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一次,國產片終於將“醫療”“疾病”“走私”“貧窮”這樣敏感的詞彙,搬上了大熒幕,還未正式上映全國影院的《我不是藥神》,就已經有了9分的高分評價,許多人說,這是近年來的國產片最佳,沒有之一。


2、


《我不是藥神》裡,說的是我國慢粒白血病的群體,不幸得這個病的人,他們幾乎奄奄一息,這個病只有依靠吃“格列寧”這個藥物才能維持下去,然而這樣的一瓶藥,花費的金錢,是4萬。

有人因為這個藥,吃空了一套房子,吃掉了身邊人的生活希望。有人因為這個藥,絕望得自殺,或者在家中等死。

但是,印度有山寨版,同樣可以治癒這樣的疾病,只需要500元,但在國內法律卻規定,這是違禁藥。

因為急需錢為父親治病的程勇,因此走上了去印度走私山寨藥的路程,由此,他帶領著我們,看到了這個疾病下的暗無天日。

在這部片子裡,我們看到了國人的恐懼,貧窮,無奈與心酸。人最恐懼的事情,是知道自己就要死去。

王傳君演繹的白血病人,在得知自己生病的那一剎那,唯一想的事情,是不拖累家人,不拖累自己懷孕的老婆,他要去死。在嘗試了自殺之後,家人拼死看著他。直到聽到孩子的第一聲啼哭,他才有了活下去,看著孩子長大成人的渴望。

影片中還有一個剛剛滿20歲的小黃毛,得知生病後,為了不拖累家人,他離家出走,在屠宰場做工人。但就是這樣一個自己身負病痛的年輕人,在搶了印度山寨藥之後,他想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將藥分發給了和他一樣的其他病人。

在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裡,他仍然選擇讓自己照亮著別人。

這就是這部電影中,最值得觀看的點之一----無論在何時,愛是唯一可以生生不息永遠流傳的東西,越是艱難,越能明白去愛的意義。

飾演警察的曹斌,他辦案從來堅決果斷,卻在追查這件“假藥案件”中,無法剋制自己的良心。

當所有的病友對藥販子的來源絕口不提時,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滿眼淚花跟曹斌說,“別再查了,好麼。為了吃正版4萬塊的藥,我吃空了一套房子,吃垮了一家人的生活。這個藥才賣500一瓶,藥販子根本不賺錢,如果你把他抓了,我們就是等死了啊。”時,一個見過無數案件背後故事的警察,也忍不住紅了雙眼,最後,他跟領導說,對不起,我無法再接手這個案子。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都有著一顆惻隱之心,都對這個世界上的苦難無法視而不見。


3、


疾病,讓人絕望。疾病下的貧窮,更讓絕望加深。

可是,正如電影所言,人們救不了的,正是窮病。貧窮真的太可怕了,因為貧窮,有人可以磨滅良心,販賣兒女。因為貧窮,有人可以為了保險,從高樓一躍而下,因為貧窮,人們視生命如草芥。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下的貧窮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就是出名的“陸勇事件”。

主人公陸勇,在02年被查出白血病,每天靠23500的天價藥品維持生命。後來,陸勇在翻閱文獻時發現,印度一家廠商仿製的正是自己服用的抗癌藥。他通過每個療程換一粒藥的方法,不斷試驗,找到了服用仿製藥品的方法,並且在體檢時指標一切正常。

於是,上千個病友託他購買,最後,陸勇找了印度廠商議價購買,如此一來,病友們每月在藥品上的花費還不到200元。

然而最終,因買藥需要網購信用卡,陸勇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1002名患者簽名為他聲援,最終檢察院當時對此事的最終決定不予起訴。

著名的“陸勇事件”,直接推動了醫藥的改革,現在,格列衛已經納入了醫保報銷,我們國家的抗癌藥也已經零關稅,這是國家的進步。


4


人在擺脫生命困苦的時候,仍能保持一顆對愛和希望敬畏的心,是唯一的一種真正熱愛生活的方式。

《我不是藥神》,創造了國產電影的一個奇蹟,今天,電影方也臨時提前一天,在今日全國正式上映。

不得不說,儘管這部電影揭露了太多社會上殘酷的現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仍然是一部有溫度的電影,他詮釋了苦難之下,人們昂首往前尋找的希望,詮釋了困苦之下,人們藏在心底裡的真正的善良,詮釋了真正對眾生的愛意。

印度這幾年的電影,拍出了他們國家的敏感話題,女性地位之爭。韓國曾經拍出震驚的性侵電影。我們中國,終於也拍出了一部揭露社會現象的《我不是藥神》。

相信這部電影之後,會讓人們更加重視醫療,重視癌症之下的種種群體。

這部電影讓我們發現,人們的悲歡總不相同,但仍有愛生生不息。


騾子看電影

怒贊一波。老太太求警察別查了那會兒忍住,黃毛翻車那會兒是真的忍不住了。“他才二十歲,他就想活著,他有什麼錯?!”這句話其實不是替黃毛問的,也不是問曹斌,是在問這個有便宜藥卻犯法的現狀。替那一群白血病友問的。

————————分割線————————



上個月之前,不開玩笑,我自己不知道腫瘤就是癌症。之前也沒看那個《滾蛋吧腫瘤君》,直到知道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女孩,得了淋巴瘤,我查了百度感覺心都涼了。她兒子才三歲,我去看她的時候,人瘦的已經不像樣了,四肢包括身體都像馬上要沒了血肉,那麼單薄。29歲的大人,瘦的像個發育不良的孩子。其實窮不可怕,窮還生病可怕。


————————————————————————


其實看到一半很驚訝這部電影居然會過審!有人在影評裡激動地說,我們也有改變國家的電影了,一開始覺得有些誇張,因為畢竟國家對一些藥物實行零關稅和納入醫保,是在電影之前,就已經發生的改變,是被劇中人物的原型和那些患者們的力爭哀嚎所改變的。


不過,這樣的片子能過審,在大熒幕上播放,讓這樣的事情,一些群體被討論,這確實是一個改變!改變了我國電影行業的風氣!不要只有娛樂和客觀仙俠,我們的生活的社會里是的的確確有很多群體,在掙扎著的!社會關係,群體關係都需要被關注,被討論,被良性地討論,慢慢做出改變!有幸出生在和平的國家,希望這個國家的社會環境也越來和諧,對,是真正的朝著和諧去發展,明天會更好!


創意社

我買過印度靶向藥,我是肺癌,食管癌專科醫生。

感謝各位對惡性腫瘤病人靶向用藥的關注。

看了《我不是藥神》,真的是讓人淚奔!!

其中幾句話特別容易戳中淚點!

“他才二十歲,他想活,有罪嗎?”這是黃毛被撞死後,徐崢對警察說的話!

“這藥每個月四萬,我吃了三年,房子賣了,家吃垮了,我不想死啊!誰都會有個有病的時候,你敢保證你不會嗎?”這是警察在追查假藥來源時,一個白髮蒼蒼的白血病老人對警察說的話!

不要將遺憾留在得病之後!目前不論在全世界還是在中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中老年人是肺癌的高發人群!據華西醫院及廣醫一院抽樣統計,在40歲以上人群中,不論男女,肺癌的發病率達到了驚人的1.5%!早期肺癌多數沒有任何症狀,只有胸部CT才能發現早期肺癌!

所以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群,應該每年給肺部做腫瘤篩查——胸部CT。要想科學預防肺癌,除了要做到戒菸,拒絕被動吸菸、重視並積極治療肺部慢性疾病、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家庭裝修後保持通風換氣之外,也應每年進行定期體檢篩查,爭取做到早期發現,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早期肺癌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十年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而晚期肺癌經治療平均的生存期只有十個月左右!這是巨大的差異!

目前肺癌一發現70%以上都是晚期,凡是因為不舒服去照胸片發現的,基本上都不是早期肺癌!體檢胸透,胸片都發現不了早期肺癌,只有胸部ct才能發現早期肺癌。

作為肺癌的專科醫生。我提醒大家一些肺癌用藥的實際情況!

1.易瑞沙是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廠生產的針對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的靶向藥物。它的化學成份是吉非替尼,印度版的是叫印度版吉非替尼,也是治療晚期肺癌的。我們中國現在也有齊魯藥業生產的伊瑞可(中國版吉非替尼)。

2.特羅凱是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針對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的靶向用藥,化學成份是厄洛替尼,目前印度沒有仿製藥。

3.阿法替尼是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產的第二代EGFR靶向藥,商品名叫做吉泰瑞。它除了能用於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也可以用於肺鱗癌。可以用於一些少見突變的肺癌。

4.Avastin(安維汀)是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抗血管VEGF靶向藥物,它的成分是貝伐珠單抗。它主要用於胃腺癌,結直腸癌,以及肺腺癌的治療。

5.大牌要出場了!泰瑞沙是英國阿斯利康公司生產的第三代EGFR靶向藥物,成份是奧希替尼,每個月要5.1萬。目前沒有進入國家醫保。此藥是目前EGFR突變的最終的藥物,針對一二代靶向藥,服用後耐藥的T790m突變,或者是原發的T790m突變。

6.還有一個是我們國產明星藥物的凱美鈉,成分是埃克替尼。

7.我們國產的抗血管生成藥物,恆瑞生產的阿帕替尼可以治療晚期肺癌和晚期胃結腸腺癌,

8.賽可瑞(成分是克唑替尼),是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的,治療ALK和ROS1突變的肺癌晚期患者。

9......

其實靶向藥的使用很複雜的,在這裡就不一一羅列了。

靶向藥副作用好,療效好,病人痛苦小,相比化療,延長了患者的生存率,通過合理的使用,可以使部分晚期肺癌的病人,生存期達到四年到五年以上。這些藥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來使用。

另外針對抽菸的人,這些藥多數都不敏感。所以抽菸的人得的肺癌,都是最難治療的肺癌!

我也有很多病人購買印度靶向藥,也有病人自己跑去印度購買印度制靶向藥。

正品靶向藥的費用確實令人壓力山大。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瞭解更多疾病知識。歡迎評論,轉發[抱拳][抱拳][抱拳]



王繼勇醫生

前幾天打開豆瓣,發現搜索排名前三里,竟然有一部電影的熱度忽然爆炸,進了第二,它是《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正好排在《我不是藥神》的後面。

看完了點映才明白過來,這部13年的電影是怎麼重新被注意的。


《我不是藥神》從各種意義上,都很像《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當然,是好的那種像。

這兩部電影都是關於藥品的,而且是維持絕症患者的關鍵性藥品。

簡單來說,不吃會死。

關鍵性藥品普遍而言是受到國家法律控制的,病人也要依法獲得藥品。但也有時候,這種藥品會變得不易獲取,而人的求生欲就會突破法律的界限。

比如,走私違禁藥。

這是一個普世問題,當然很值得拍成電影。

不過就算是普世問題,也有具體場景的限制。

讓-馬克·瓦雷拍出來的是美國的情況,阿米爾汗拍就會拍出印度的情況,

而徐崢拍出了中國的情況。

有人可能馬上要糾正我,這部電影的導演不是徐崢。

導演確實不是,而是一個拿過First青年電影展獎項的年輕導演——文牧野。同時也是徐崢這幾年扶持的第N個年輕導演。

在《我不是藥神》裡,徐崢是作為製片人和主演而存在的。

這麼看,徐崢是越來越像中國的阿米爾·汗了。

不一定親自上陣指揮,但擁有對電影的絕對權威,再用自己的號召力,把人喊進電影院。

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顯露出了一種,要拍真正高價值電影的野心。

我本來以為,他跟很多從臺前轉幕後的明星一樣,只是上了年紀想換個更穩健的軌道。但現在看來,《港囧》和《泰囧》階段的他,也許只是在做資金和名氣鋪墊,為得是有一天,

可以不再備受資本的鉗制,拍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不是藥神》的卡司漂亮到,讓我在發現的那刻,差點發出鼴鼠尖叫。

沒有一個,沒有一個流量明星!

每一個,都是實打實的演員。

這樣的配置,在國產電影裡,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出現過了。

男二是王傳君,這一次我終於一眼認出他來了。

從《羅曼蒂克的消亡史》(影評戳:喜歡《長城》的就別來看這部片了,怕你看不懂)裡,驚喜地發現他令人驚詫的演技之後,終於得以再一次看到他的作品。

他飾演的呂受益,莫名地讓我聯想到《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裡的Rayon。

是的,兩個角色在性格外型上毫無相似之處。

但他們的演員卻奇蹟般的相似,傑瑞德·萊託和王傳君,都是典型的,長著愛情片男一號的臉,卻願意為了塑造一個角色,把顏值一腳踹出八丈遠並且懶得撿回來的人。

這一張,甚至還不是他在劇中最醜的照片。

這樣的王傳君,早已把表演看做成一種值得用一生去磨練的“技”,而他本身的目標也恐怕是成為匠人一般的存在。也就不奇怪,他會與當時的那群人,分道揚鑣(不再出演某電視劇的電影版)。

在這部神奇的電影裡,在其他電影裡都是演技擔當的週一圍,竟然成了最不出彩的人。【但他好帥

有了好的演員,還要有好的劇本。否則就會像某熱播劇一樣,全靠演員尬撐著。

《我不是藥神》的人物是骨血豐滿的。其實每個角色其實都值得深挖,我專注說一下劉牧師和張長林。

因為本身信仰基督教,所以劉牧師一出場,就成為了我給予最多關注的配角。

基督教牧師,在我國當下的文化語境下,是一個容易被譏諷的角色,有時候這種惡意甚至是無來由的。

但徐崢並沒有選擇這麼做,雖然是喜劇片,但並沒有粗暴地刻板化劉牧師這個角色,在塑造上實用了不少心。

他的一些典型化的言辭的確創造了不少笑點,一邊發藥一邊說“God bless you”堪稱經典。

他的性格有些過於隨和,導致看上去有幾分軟弱,平日裡也隨著這幫賣藥的三教九流和稀泥,拿工資的時候還不忘再來一句“God bless you”。

然而,當他目睹偽專家張長林公然賣假藥的時候,卻第一個衝上講臺,面對十幾個對方的人,毫不畏懼地說出真相,並警告張長林這樣害人是要“下地獄的”。

小老頭站在臺上一臉正經的樣子有些滑稽,最後還鬧進了警局弄得灰頭土臉。這一段惹得觀眾爆發出了陣陣笑聲,但我的內心卻感覺到了幾許溫暖。

不知道編劇是否瞭解基督教的內涵,但在劉牧師身上,我卻看到了一個基督徒的本分——不是在所有規條上錙銖必較,而是在關於人關於愛關於義的事情上真正行出上帝的道來。


再說第二個令我驚喜的配角是假藥販子張長林。

一眼認出王硯輝的人,多半是見識過他在《烈日灼心》裡飾演的那個殺人犯。

這一次,他依然沒躲開罪犯的形象。

出場的兩場戲,張長林都是標準的奸商加流氓,為了逐利無所不用其極。

但到了一年後的戲裡,他的角色就豐滿了起來。在與程勇見面的那場戲裡,他甚至說出了全劇最深刻的一句臺詞:這世界,只有一種病——窮。

看到沒,即使一個丑角,他的邏輯也是自恰的。

犯罪心理學被重複過無數次的觀點就是,沒有一個壞人會認為自己是壞人。

張長林會去做假藥違禁藥,是因為他知道永遠有人買不起正版藥,這個市場永遠都在那兒,不是自己賺錢,也有其他人要賺這個錢。有錢,幹嘛不賺。

但是,他拿了程勇的錢之後,卻沒有把他揭發出來。

這裡並不是給罪犯洗白,而是再一次強化了他的邏輯。自詡商人的他,只是要逐利,把程勇拉下水對他沒有益處。況且程勇給了錢,買賣已完成,他只是在遵守自己的信條而已。


電影的最後一段,也就是程勇一年後的迴歸,是爭議比較大的部分。

雖然也不能免俗地撒下了眼淚,但與影評人感受相同,我也認為這一段有些過於煽情。

如果說呂受益的死是一種合理的發展,那麼黃毛小哥的死則完全是為了“感動”觀眾而存在。

但我同樣認為,這種在影評人眼裡“稍微過頭”的阿米爾·汗式煽情,是十分有必要存在的。


我猜想,也是徐崢做出的一個取捨。

以這個劇組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出一個更加現實主義的故事,一個更“參賽”質感的電影。

片中唯一的隱喻,出現在程勇第二次前往印度買藥的時候,一片濃霧中,出現了兩個宗教意象,第一個是主宰宇宙的溼婆,而第二個是主宰生殺的迦梨女神。

似與程勇一開始為了忽悠牧師隨意說出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呼應,暗示他此刻人生境界的拔升,及以救他人生命為己任的“神性”產生。

故事到此其實已經說完,戛然而止也未嘗不可。

徐崢完全可以讓觀眾陷入一種不滿足的惆悵中,讓他們被慘痛的現實擊中、被消極的情感吞沒。但他不想這麼做。

你或許可以冷冰冰的說,這是為了票房。但我更願意將他、將阿米爾·汗的這點浪漫主義理解為一種善良:

他們不希望普通觀眾被徹底傷害,以至於不願意再看這些關乎現實的電影,以至於封閉他們的想象力、消減他們對現實的關心以及對他人的同情。


多少導演,拿冷澀當才華,多少導演,遇到看不懂的觀眾就大罵對方沒文化。而《我不是藥神》打的就是這幫人的臉。

因此儘管這也許不是“最漂亮最精緻”的選擇,但我是無比讚許的。因為真正的高價值電影,難道不該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看見嗎?

《我不是藥神》是毋庸置疑的佳作,配得上這個9分,也配得上所有讚美。


一臺戲

到目前為止,距離《我不是藥神》的上映還有3天(電影是準備7月6日上映),超前點映的票房已經突破4900萬。最重要還不是點映票房,而是爆棚的口碑。看了點映的人數肯定很少,但是憑藉朋友圈和口耳相傳,這電影點映3天,0差評。電影放完哽咽的,哭的,起立鼓掌的,各種消息不絕於耳。

口碑的發酵是很恐怖的,特別是國產電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春節檔的《紅海行動》,上映首日被《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虐得和《唐人街探案》遠遠被甩在身後。但是後來憑藉口碑逆襲,和《唐人街探案》雙雙稱霸春節檔,票房突破40億,排第一。

超前點映的方法採用的電影不多,因為有些問題容易出現,比如盜版,很可能電影還沒正式上映,網上就會有TC偷拍版。不過好在現在的盜版打擊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敢點映的電影,還是主創心裡非常有底,很自信的打法。

徐崢監製+主演,他和甯浩發起的“壞猴子七十二變計劃”,倆人就是傳說中的“兩彈一新”組合,明星+名導+新人導演。這是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去年暑期檔上映的《繡春刀2:修羅戰場》,票房和口碑也都很不錯。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通過點映就能把口碑傳播得這麼廣泛?0差評讓網友們齊刷刷把徐崢的超話送上熱搜一整天,徐崢也以山爭哥哥的名義C位出道,賺盡了眼球,也傳播了笑點和電影的口碑。

在會計看來,還是因為電影的質量好,而且題材特別戳人。雖然不會每個人都得白血病,但是藥費高企這個問題,連接著看病難,還是擊中了大家害怕得病,更害怕得了看不起的病這種群體性焦慮。

電影的原型就是真人真事,徐崢扮演的“程勇”是當年轟動一時的“陸勇事件”的主人公——34歲的陸勇,他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之後,吃了兩年瑞士抗癌藥格列衛,共花掉56.4萬元,這個數字幾乎是當年中小城市兩套房子。而印度的同類仿製藥的價格只要瑞士藥的1/20,解決問題的陸勇於是將印度仿製藥推薦給很多同類病友,他幫忙代購,被以涉嫌銷售假藥罪和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捕。但1002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向法庭上書陳情,最後,在看守所待了135天后,檢方宣佈撤訴,陸勇被釋放……

雖然電影對真實事件進行了大幅改編,但是這種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難題,無論你看電影不看電影,都會有擔憂。而新人導演文牧野雖然沒有執導經驗,但是很有個人風格,加上甯浩和徐崢的幫忙,最後把一個無比厚重的故事在116分鐘中精彩又完整地講完了,非常符合院線電影的風格。而且電影裡還有很多甯浩和徐崢的符號,保證電影的笑果和質量,各種元素一起,助推了電影的口碑。

不一定非要在大家都好奇的時候擠到電影院排隊,但是這種難得一見的高質量國產電影,的確值得一看。而且這個暑期檔,還有姜文的《邪不壓正》↓

彭于晏、姜文、廖凡、許晴、周韻 主演


韓延導演的《動物世界》 剛剛上映↓

李易峰主演


後面還有張藝謀的《影》排隊上映 ↓

鄧超、孫儷、關曉彤、鄭愷 等主演


這個夏天,這個暑假,喜歡看電影的觀眾真的有眼福。

你準備pick哪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