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兵:身在一線的「老環衛」

編者按: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今起推出“七一巡禮·榜樣”專欄,展示新時期我們身邊基層黨組織的精神風貌、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蹟,弘揚正氣、樹立標杆,激勵、感召廣大黨員幹部奮發有為、再立新功。

江大兵:身在一線的“老環衛”

城市環境是一座城市的“臉面”。在這顏值“擔當”的背後,是環衛部門日復一日的精工細作和不懈努力。“我們每天在城區清運出250噸生活垃圾,按一卡車8噸算,足足有30多卡車的量。”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江大兵算了一筆賬。

“每天清晨5點,我們開始上路清掃,如果這250噸垃圾不能及時清運走,尤其是現在這種高溫天氣,這對一個城市是難以想像的。”有著18年黨齡的江大兵是環衛部門的一名“老兵”,自1995年參加工作幾乎一直紮根在環衛一線。

“道路乾淨、小巷整潔、綠化和諧、居民滿意,就是我們環衛部門努力的方向。”今年4月份開始,我市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為了推進城市“顏值”更上一層樓,江大兵從細節入手,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環衛人手不夠,小廣告層出不窮,如何有效清理這些城市‘牛皮癬’?江大兵想出了辦法,“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聘請了專業保潔公司,對主城區的41條路段及1座廣場的“牛皮癬”清理工作實行市場化運作,使得城區小廣告‘牛皮癬’得到及時清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2015年擔任市環衛處主任後,江大兵更是積極發揮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帶領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奮戰在環衛一線,特別是句容開展文明城市建設以來,他更是身先士卒,事必躬親,有時甚至把辦公地點搬到了城區的各條街道、各個垃圾填埋場。

25日一大早,大自然花園居民景葉將玻璃瓶放入編織袋中,塑料瓶子則放進另一個紙箱中。整理好垃圾後,她到小區裡的可回收垃圾暫存處,按照文字圖片提示,將垃圾分門別類地進行投放。投放結束後,她將大紙箱直接拆開壓扁,投進可回收物紙類的箱子中。談起垃圾分類,景葉說:“以前垃圾不分類,小區的垃圾隨意投放,環境也不太好。”景葉告訴記者,“我們現在都已經習慣並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我上個月用垃圾分類的積分,兌換了50多元的東西,有垃圾桶和洗滌液等日常用品。”據江大兵介紹,去年,我市在大自然花園和葛仙新村2個小區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試點,今年將於全市47個居民小區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涉及263工作和文明城市建設。“這是我們環衛部門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江大兵介紹。

環衛工作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名黨員,江大兵在環衛一線已堅守了20多年,他說,“只要居民滿意,我們的工作就有意義。”

孫 杭 周雪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