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王千源成功的祕訣在哪裡:遇強能強,遇強更強

在電影《破·局》的首映會上,有觀眾要求導演連奕琦,為這部電影和它的韓國原版《走到盡頭》打分,連奕琦的回答非常得體,先說說“很難比較”,又說“因為是自己拍的,所以還是《破·局》好”。

兩部電影看下來,的確是《破·局》更好。情節緊張飽滿,黑色幽默非常到位,許多細節,顯然是經過非常認真的現場勘驗之後設計出來的,就地取材,因材生事,很能經得起推敲,幾個角色的處境,也更貼合現實,更能引起內地觀眾共鳴。

郭富城王千源成功的秘訣在哪裡:遇強能強,遇強更強

▲《破·局》導演連奕琦。

看到最後,我甚至看出點讓人會心的中年人的苦澀感:想要為所欲為,卻不得不為家人考慮,想要為非作歹,卻處處掣肘只能小打小鬧,而煩心事總是在某一天,像約好了一樣堆積到你眼前來,想耍個小聰明解決一下麻煩,沒準還會帶來更大的麻煩,想做個小壞事,卻引得魔鬼上門。一部犯罪/懸疑題材的電影,能引起這樣的感喟,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破·局》之所以好,故事好節奏好之外,還因為演員好,郭富城和王千源的組合,非常奢侈,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點上,導演倒也不謙虛: “我們的演員比他們的好”。

故事雖然錯綜複雜,不停逆轉,其實深究起來,還是單線發展,出場人物雖然眾多,但九成以上的情節,都集中在兩位主演身上,整個故事的結構,靠兩位主演搭建,故事的強度,也靠兩位主演的對抗強調出來。

猶如一首老歌的歌詞所說“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就是相互支撐”,這個故事全靠他們相互支撐,稍有懈怠,就難免垮塌。但那是郭富城和王千源,我們對他們大可以放心。的確,他們也靠兩個人的演出,演出了一個複雜的故事和複雜的背景。

郭富城王千源成功的秘訣在哪裡:遇強能強,遇強更強

▲王千源和郭富城的幾場重頭戲之一。

金庸在他的小說《倚天屠龍記》裡,創造了“九陽神功”,這門絕世武功的訣竅,是“遇強則強”,修煉了這門絕學,再有了足夠的內力和實戰經驗,就可以隨時激發最大潛力,隨時洞悉對手的功夫套路和秘訣。

張無忌對戰滅絕師太的時候,心中想起的,就是《九陽真經》裡的心法: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總之,對於有遇強則強能力的人來說,對手強一點,還是好事。

很多職業,都需要這種“遇強則強”“遇強能強”的能力,演員尤其如此。演員在舞臺上在鏡頭前演對手戲,不管再卿卿我我激情四射,其實也是在比武,要激發自己的最大潛力,要理清對手的套路,要懂得接招,要互相借力,互相支撐。

但遺憾的是,很多演員,其實是沒有這種能力的,尤其是年輕一點的偶像演員,他們有那麼多的機會和好演員搭檔,親身見證他們的絕學,吸收他們的心法,被他們的氣場籠罩,讓他們來帶動自己,加持自己,讓自己的演技躍升。

但他們最後還是輕輕放過了這樣的機會,完全體會不到那些老演員藏在臺詞、眼神、身姿裡的心法。這真的是很遺憾。

郭富城王千源成功的秘訣在哪裡:遇強能強,遇強更強

▲郭富城和劉濤扮演夫妻倆,他對家人的感情是他所有行動的動機。劉濤也為這部電影唱了主題曲《等著你回來》,這是一首老上海的時代曲,原唱是白光。

郭富城無疑是有“遇強能強”的能力的,從偶像歌手做起,一路走來,1990年代的那些偶像言情戲,他就已經能夠輕鬆駕馭了,2001年的《浪漫櫻花》,入情入理,2005年的《三岔口》之後,開始大爆發,《父子》《C+偵探》《白銀帝國》《最愛》《寒戰》《踏血尋梅》,一次金像影帝,連續兩次金馬影帝,都是“遇強能強”的最好證明。

王千源和郭富城,兩個“遇強能強”“遇強則強”的人湊在一起,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那就得是“遇強更強”,超水平發揮,超過他們以往的演出。

王千源扮演的陳昌民,有種不動聲色的惡,油腔滑調的壞,貌似穩重實的歇斯底里,他並沒有咬牙切齒,也沒有大聲叫喊,甚至還會溫柔地“喵喵喵”,但他的一舉一動,都像妖魔。

他就像《老無所依》裡的殺手,像克里夫·巴克的恐怖故事裡的屠夫,像《閃靈》(某場打鬥戲難道不像《閃靈》麼)裡瘋狂的父親,他不是為了什麼才去做壞事,他就是惡本身,是妖魔在人間的化身,所以打不死,消滅不掉,一次又一次,像異形一樣浴火重生。這種人物的合理性,不全靠劇作的邏輯,不全靠性格描寫的有前因後果和完整,完全要靠演員演出來,演員必須要像一個魔術師或者是巫師一樣,在不合理中讓觀眾覺得合理。而王千源做到了。

郭富城王千源成功的秘訣在哪裡:遇強能強,遇強更強

▲《閃靈》中的經典場面。

王千源演出了那種毫無來由的惡,把自己演成了惡的本身,張狂卻又渾厚,邪惡卻又漠然,他演的是惡人,卻有妖魔的叵測,他演的是妖魔,卻有人的形神,廁所裡的打鬥,垃圾場裡的見面,池塘邊的交接,一場比一場黑暗,一場比一場緊張,明年的各路電影獎,至少會有個最佳男配屬於他吧。

郭富城和王千源在這這個戲裡面,各有分工,他們的角色配置,一個是進攻性的,一個是被動性的,一個是破壞性的,一個是試圖重建的,一個是完全無理由的,另外一個是需要世俗的理由作為支撐的。王千源要攻,而郭富城要接,王千源要破壞,郭富城要重建。從最後的結果看,兩個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完美地完成了各自角色的分工。

看這種高手過招,高手互相支撐,高手激發對方的潛能,高手借力變強,是有一種巨大的美感的。那種美,依託於電影,卻又超出了電影。這是《破·局》給我的最美好的感受。

對於有資質的人來說,出去做事,去一個更大的世界裡經受磨鍊的意義,也正在這裡吧。你有三分的強,只悶在小地方,是沒法吸取能量的,甚至會慢慢磨折,慢慢損耗。

只有走出去,去遇到有五分八分強的人,和他們為伍,和他們為敵,吸取能量,在他們的帶動下,變強,變得更強,有一天,抵達“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的境地。

那才是人生的樂趣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