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鋰電池行業:蓄勢待發 前景可期!下一個猛獅科技在哪裡?

立足能量密度優勢,燃料電池驅動新能源汽車遠征

較長的續航里程是汽車實用化的關鍵參數,整車續航里程根本上取決於能量源的能量密度。相比於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以協同氫儲能為代表的燃料電池技術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少的能量加註時間且兼具使用過程中的清潔環保特徵,這使得業界持續進行燃料電池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研發和應用。

燃料鋰電池行業:蓄勢待發 前景可期!下一個猛獅科技在哪裡?

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初步成熟,特色獨樹一幟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本身的核心關鍵組件電堆、高壓儲氫瓶等技術初步成熟。整車的高能量密度、短能量加註時間優勢在新能源汽車中獨樹一幟,使用過程中清潔環保程度和動力電池汽車基本等同,綜合性能指標出色,尤其適用於長續航應用需求;作為除動力電池汽車外技術成熟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大趨勢契合度也較高。

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源鏈,“萬全之策”懸而未決

將汽車作為用能終端考慮,對應能源的生產、儲存、運輸和加註各個環節發展是整車技術路線是否適於推廣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傳統燃油車輛的燃油產業鏈發展成熟完善;純電動汽車所需電力生產、運輸成熟度較高,主要瓶頸在充電樁/站的負荷和經濟性;相比之下燃料電池汽車所需的制氫、儲氫、運氫和加氫站則均不同程度上有不利因素,氫能源鏈存在的問題較難完全迴避。

扶持政策頻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提速

當前,日、美、歐、韓等發達經濟體及相關整車企業均有燃料電池汽車/氫能產業相關發展規劃,我國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應用也出臺了多項國家和地方政策,相關技術不斷取得進展,產業發展持續處於提速過程中。

燃料電池VS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暫時領先,燃料電池蓄勢待發

綜合考慮新能源汽車技術本身和產業鏈配套基礎設施情況,我們認為,動力電池汽車技術暫時領先於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燃料電池在長續航、快充需求迫切的細分領域(商用車)或有望逐步突圍;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或是產業集中爆發期。

投資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推薦國內燃料電池乘用車龍頭企業上汽集團,著手進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商用車技術開發的企業濰柴動力。

燃料鋰電池行業:蓄勢待發 前景可期!下一個猛獅科技在哪裡?

風險提示:技術進步不及預期風險,整車安全性與事故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